

摘要:自2017年以來,為創建世界一流且由雇主主導的高質量現代學徒制度,英國通過明確評估主體職責、制訂學徒制標準規范、創建終點評估制度等一系列創新舉措,不斷完善現代學徒制質量保障體系,為推動英國高職教育現代學徒制發展提供了保障。我國的高職教育現代學徒制已從先行試點階段進入全面推廣階段,應該從加強頂層設計明確各方職責、建立質量評估體系、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等方面著手創建現代學徒制質量保障體系,促進現代學徒制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英國;現代學徒制;高職教育;質量保障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9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22)03-0078-07
自1993年以來,英國現代學徒制為英國政府、雇主和諸多學徒帶來了可觀的回報,為推動英國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技能型人才,但在創建世界一流且由雇主主導的高質量現代學徒制度,對接英國“現代工業戰略”四大挑戰創新等國家戰略,振興“脫歐”后的英國經濟,為英國走在未來工業前列和提升國際競爭力提供人力支撐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1]。2017年開始,英國政府先后發布了《學徒制責任聲明》(Apprenticeship Accountability Statement)《學徒制標準規范》(Specification of apprenticeship standards for England)《學徒制終點評估規范》(Regulating Apprenticeship End Point Assessments)等項制度文件,以取代舊的學徒制框架體系,改變學徒制格局,為現代學徒制的推進提供了政策、制度和組織等方面的保障。
一、英國現代學徒制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的主要目標
2015年,英國政府發布《英國學徒制:2020年發展愿景》(English Apprenticeships: Our 2020 Vision),圍繞提高學徒制地位、學徒培養質量、雇主主導下學徒制管理等方面內容制定了五年發展規劃[2],構建現代學徒制質量保障體系是對2020年發展愿景的深化和推進,是現代學徒制改革中一項重要的持續改革方案,改革的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通過制訂一系列高質量的方案和高水平的指標,采用每年監測發布的技能指數、雇主調查等數據,評估、追蹤學徒制對個人、雇主和社會經濟帶來的價值變化,以便更好地提高學徒的價值,解決日益嚴重的技能人才短缺問題。第二,通過創建高質量的學徒制標準和課程,為學徒職業發展培養可遷移的技能,使學徒更好地勝任自己的職業,提高學徒收入,促進學徒年化收益及長期收益得到提高。第三,充分發揮學徒制社會流動的引擎作用,促進少數民族、學習障礙者等特定群體在學徒中的比例得到增加,擴大學徒的參與度和社會流動性,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平。第四,對學徒成績達標率、學徒留任率及主要利益攸關方滿意度等指標提出了目標要求,為推進英國政府提出的“現代工業戰略”等國家戰略也提出了預期目標,并監測改革的影響,適時發布相關數據,推進改革的貫徹落實[3]。
二、英國現代學徒制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的主要舉措
(一)明確評估主體職責
為深化現代學徒制改革,英國教育部(Department for Education)創建了現代學徒制質量保障聯盟(The Quality Alliance),發布了《學徒制責任聲明》,規定了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中各管理機構的職責;國家學徒服務中心(The National Apprenticeship Service)發布了《雇主學徒指南》(Employer Guide to Apprenticeships)等文件,對雇主的職責進一步予以突出。
1.質量保障聯盟各機構職責
質量保障聯盟由教育和技能資助局(The Education and Skills Funding Agency)、學徒制與技術教育局(Institute for Apprenticeships and Technical Education)、資格和考試管理局(The Office of Qualifications and Examinations Regulation)、高等教育質量保證局(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等機構組成,負責學徒制質量保障體系構建,促進成員間的協調與合作,共同處理學徒制改革中遇到的問題,并分享改革中的所有監管數據和信息,以便評估和監測學徒制發展趨勢并及時采取必要的干預行動。
《學徒制責任聲明》規定,教育部通過其執行機構——教育和技能資助局制訂學徒制評估總體政策和框架,全面負責學徒制政策的整體評估及實施質量的監督,具體職能包括:一是負責評估、資助與學徒制有關的相關機構,與各組織商定各自的框架文件;二是創建學徒培訓供應商政策框架,制訂學徒培訓供應商準入和退出機制,監督其遵守合同和規則,并適時干預;三是制訂終點評估政策、評估資金和市場進入/退出相關的政策,為高質量評估建立成本模型,監測和審查終點評估執行情況,對低質量的評估組織實施干預;四是制訂總體認證政策,在學徒學院標準框架下開發和運行高質量和穩健的認證系統,監測和審查由終點評估機構提交的證書簽發請求;五是制訂和評估所有籌資政策,設定總體資助等級結構和限制,并就學徒制框架和標準的資助等級分配做出最終評價認定。
學徒制與技術教育局①的職能包括監督評估學徒培訓的質量,并就未來學徒培訓撥款向政府提供意見,主要負責內容包括:第一,確定職業路線并發布職業地圖,依據職業地圖組建主要由雇主組成的團隊,制訂學徒制標準規范,規范應體現相關職業對技能、知識和態度的要求,審核、批準學徒制標準,并定期審查,確保標準與雇主相關且反映當前職業前沿。第二,制訂適用于學徒培訓機構進入的質量標準,對培訓質量進行調查和干預。第三,定期審查評估計劃,確保所有評估計劃在獲得批準前都有一個可行的外部質量保證框架;通過外部質量保證組織監督學徒評估組織的績效;接受各方意見并使用數據為標準制定和審查過程提供信息。確保所有終點評估均基于政府制定的高水平政策,并就政策向政府提供反饋和建議。第四,確保學徒培訓的質量保證認證符合標準,并就頒發證書制度的整體完整性和質量提出建議。第五,了解學徒培訓和評估成本、個人學徒制更廣泛的社會和經濟價值,向教育部提供關于個人學徒標準資助等級的建議;審查標準的現有資金分配情況,處理個人標準推薦資金級別相關的上訴等事宜。
教育、兒童服務和技能標準辦公室(The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 Children’s Services and Skills)負責為所有年齡段學習者提供教育和技能的服務,監督檢查2級至5級學徒培訓的質量,對新的學徒培訓提供者進行監督調查。
資格和考試管理局負責學徒資格、考試和評估的改革與監管,凡列在受監管資格登記冊上的資格均須受其監管,并對其認可的組織開展評估,通過對其監管組織的廣泛干預提高公眾信心。
學生辦公室(The Office for Students)是英國高等教育的獨立監管機構,旨在確保每一位接受高等教育的學徒享有高質量的學徒培訓和職業生涯教育,與教育、兒童服務和技能標準辦公室合作監管提供4級和5級學徒培訓的供應商,并在履行其質量和標準評估職能時向質量保證機構尋求建議。
高等教育質量保證局負責監督和建議高等教育的標準和質量,是英國指定的質量機構,承擔質量和標準評估職能,向學生辦公室提供注冊培訓商的質量和標準方面的建議[4]。
2.雇主責任
《雇主學徒指南》明確,雇主首先必須開發學徒培訓項目,能提供一種職業,并能簽訂足夠長的雇傭合同,保障學徒完成學徒生涯。其次,必須按要求主導完成學徒制標準規范、終點評估制度等學徒制相關規章制度的制訂工作,督促學徒獲得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態度。再次,保障學徒在培訓期間按年齡、工作時間等獲取學徒工資,并為學徒提供師資、場地、設備等教學資源及充足的培訓時間保障。最后,對支付學徒稅和使用學徒服務的雇主,需要與主要供應商簽訂服務合同,為學徒提供至少一年的學徒期,并將學徒培訓進程和周平均學時記錄在案,以備后期評估使用[5]。
(二)制訂學徒制標準規范
開發新的學徒制標準是英國政府推進現代學徒制的重要舉措,新的學徒制標準將取代之前各職業使用的學徒制框架。為此,2018年8月教育部頒發了《學徒制標準規范》,對制訂中級、高級和高等學徒制標準提出了統一要求,并規定了可接受的英語、數學和信息通信技術同等資格證書名單及認可的條件。下面以中級學徒制標準規范(見表1)為例,對學徒制標準規范內容進行介紹[6]。
同時,《學徒制標準規范》對新的學徒制標準開發步驟提出了下列要求:第一,組建標準開發小組。標準開發團隊成員必須是學徒制與技術教育局認可的雇主,并能代表擬制定學徒標準的職業。雇主一旦認可該職業,就應該雇用學徒且積極推廣學徒制標準。第二,制定學徒職業建議。開發小組認為某職業適合制定學徒標準,并得到學徒制與技術教育局同意,則應完成一份職業建議,待學徒制與技術教育局審批后實施。第三,制定學徒制標準及終點評估計劃。學徒制標準需要描述學徒勝任該職業職責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態度,詳細介紹必須通過的所有資格。與標準相契合,開發小組必須制訂終點評估計劃,詳細說明學徒在培訓后必須進行的獨立終點評估,以便確保其達到履行職業標準職責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態度。第四,分配資金范圍。標準開發小組提供至少三個培訓提供商報價和至少一個終點評估組織的報價等信息,學徒制與技術教育局向教育部提供資助建議,每個學徒資助將被置于30個等級的資助結構之一。第五,審批流程。開發小組提交職業建議書、學徒制標準和終點評估計劃,以及資金證明等支撐材料。學徒制與技術教育局評審小組對提交材料進行審核,小組成員由具有相關職業經驗的雇主、行業專家組成,評審小組審核通過后向終評和資助委員會(The Approvals and Funding Committee)提出建議,由委員會做出最終決定。在提交截止日期之后的八周內公布審批決定。第六,修訂和調整。根據需要,開發小組可以對照要求對已經批準交付的學徒制標準進行修訂或調整。審批后的學徒制標準完整列表將在學徒制與技術教育局網站公布,目前該網站公布了超過560項學徒制標準列表[7]。
(三)建立終點評估制度
2012年,英國發布的《理查德學徒制評論》(The Richard Review of Apprenticeships)指出,雇主認為持續的資格評估有效地認證了每一項技能,但不能體現學徒全面和整體的職業能力,許多學徒在沒有完全勝任其職業的情況下取得了學徒資格證書,說明學徒資格證書可信度不高。同時,調查發現持續評估也帶來了培訓提供者和評估人員高昂的成本,《理查德學徒制評論》建議采用終點評估方式。因此,建立終點評估制度也成為提升學徒制質量的核心要素。
2017年,學徒制局發布了《提高英國學徒制的質量》(Driving the Quality of Apprenticeships in England)文件;2018年,資格和考試管理局先后發布了《學徒制終點評估規范》《終點評估資格等級指南》(EPA Qualification Level Guidance)《學徒培訓終點評估指南》(Guide Apprenticeship End-Point Assessments)等文件,都對終點評估內涵、評估計劃制訂標準、評估流程、質量保證框架等問題進行了規范和闡釋。終點評估是每個接受新的學徒制標準的學徒必須參加的一次評估,以確保學徒在所需專業知識、技能和態度方面取得的成就,它由經過教育和技能資助局認定的終點評估組織實施,評估通過后將頒發學徒證書。終點評估的方式包括完成工作任務、訪談和多項選擇測試。開展終點評估,不僅可以確保合格的學徒具有工作場所需要具備的各種專業知識、技能和態度,提高學徒制的可信度,也可讓雇主更多地參與學徒評估過程,敦促供應商員工專注于培訓和學習,降低評估成本。
終點評估計劃規定了終點評估組織如何評估學徒以及參加評估的學徒將獲得什么樣的評估結果。為了確保每個評估計劃都是有效和高質量的,學徒制局制訂了終點評估標準,并要求所有評估計劃均需滿足此標準,具體內容見表2。
當前,學徒制終點評估工作建立了內部、外部相結合的評估保障制度,學徒制局對終點評估過程進行了規范,分別由學徒制局、教育和技能資助局和學徒評估組織注冊處(The Register of Apprentice Assessment Organisations)負責,其中開發過程分為六個步驟:第一,參照學徒制標準,制訂與目標相一致的、可靠、可交付的評估計劃,評估計劃應兼顧評估工作的成本效益和獨立性;第二,結合學徒職業和級別等實際情況,分配評估經費,組織簽訂相關協議,并在批準交付時對外予以公布;第三,終點評估由合適且獨立的注冊學徒評估機構提供,完全有能力開發和交付所需的評估工具,雇主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符合條件的評估機構,并全面落實學徒對終點評估的準備情況;第四,為終點評估開發有效的評估工具,確保對學徒標準和評估計劃中定義的職業能力進行全面、整體的評估;第五,終點評估由具有高度職業能力和評估技能的獨立評估員提供,啟動前應做好評估工具的調整和測試工作;第六,學徒評估組織注冊處根據擬定的評估方法,高效地進行獨立、全面、真實可信的評估。
保證學徒質量是第一位的,在如此眾多的職業中加以推廣和實施終點評估,對所有參與開發和交付實施的部門都是一個挑戰。為此,學徒制局的外部保障框架將監測評估的交付情況,以便為上述各個階段和領域評估工作的持續改進提供信息,還將每三年對每項標準進行復審;學徒評估組織注冊處必須按照相關評估計劃中規定的要求進行內部質量保證安排[8]。
三、英國現代學徒制質量保障體系的實施成效
2020年4月,英國教育部向議會提交了《現代學徒制度改革計劃進度報告》(Progress Report on the Apprenticeships Reform Programme)。2020年6月,英國社會流動委員會(The Social Mobility Commission)也發布最新學徒制研究報告——《學徒制與社會流動性:潛力實現》(Apprenticeships and Social Mobility: Fulfilling Potential)。兩份報告對英國現代學徒制質量保障體系構建舉措實施以來取得的成效進行了闡述。
(一)新的學徒制標準及終點評估計劃開發基本完成
根據學徒制標準和終點評估計劃開發規范要求,此次改革引入新的雇主主導的學徒制標準取代現有的學徒制框架,全國有3 000多名雇主參與制定新的學徒制標準,以確保開發的新標準反映雇主所需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能力要求。引入了終點評估制度,由獨立的終點評估組織提供終點評估計劃,并規定自2017年4月起,所有學徒培訓機構必須在培訓提供的認證注冊處(The Register of Approved Training Providers)注冊登記并遵守其嚴格的規定。此外,所有新的培訓機構都將在開始培訓的前兩年接受教育、兒童服務和技能標準辦公室的監督訪問,以確保學徒在完成培訓后達到新的學徒標準,能夠全面勝任其選擇的行業工作[9]。目前,已提交制訂新的學徒制標準的提案涉及教育與育兒、創意與設計、工程與制造、健康與科學、護理服務、商業與行政等15個職業類別,共有744項,其中已經批準交付使用的新的學徒制標準及評估計劃599項,正在開發中的標準有83項,正在撰寫新標準提案的有6項,撤銷的標準有13項,退出使用的標準有43項[10]。
(二)雇主和學徒滿意度穩步上升
教育部開發用來監測生產力影響的主要指標是繼續教育技能指數(The Further Education Skills Index),該指數涵蓋了受資助的19歲以上繼續教育學習者和所有年齡段的學徒,并考慮到資格證書的類型、級別等因素,基于獲得資格證書的學習者人數、學習者的預期就業率及獲得資格證書后的收入計算其附加值。統計顯示,2018—2019學年每名學徒學員的附加值比上一學年上升了10%,與中級學徒制相比,高級學徒制和高等學徒制學徒附加值更高。可見,學徒制對國家生產力和個人具有重要的積極影響。調查也顯示,86%的雇主認為學徒制有助于發展與其行業企業相關的專業技能和態度,85%的雇主對改革后推行的學徒制項目感到滿意,83%的雇主會向其他雇主推薦學徒制項目,雇主會主動向其他雇主推薦學徒制項目的比例較2017年穩步上升,且達到了43%,雇主的滿意度持續提高。
(三)學徒制的吸引力得到提高
隨著雇主和學徒滿意度的上升,各類人群參與學徒制的意愿日益高漲,學徒制的社會流動引擎作用得到了更好的發揮。2018—2019年間,公共部門雇傭學徒占新聘用總人數的12.7%,高于上一年的10.3%。在某些公共部門,由于推行更加規范的新學徒標準,學徒開始出現了擴張,消防局(The Fire Authority)學徒人數從2017—2018學年的0.7%增加到2018—2019年的2.1%;護理和助產理事會(The Nursing and Midwifery Council)引入新的學徒制標準后,所有護理助理都將通過學徒制獲得資格;到2020年底,所有警官入職者都將被要求擁有學位或通過學徒制獲得學位。同時,特定弱勢群體學徒制參與度也持續增加,2017—2018學年,這一群體的學徒比例為11.4%,2018—2019學年這一比例達到12.5%。2017—2018學年,來自學習困難、殘障的學徒比例為11.6%,2018—2019學年這一比例為12.0%。可見,特定人群參與學徒制的比例正在增加[11]。
四、對我國構建現代學徒制質量保障體系的啟示
2014年,教育部印發《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標志著我國現代學徒制開始進入試點階段,此后教育部開展了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共有562家單位參與試點。2018年10月,人社部、財政部印發《關于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提出建立培訓質量評估監管機制。2019年5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健全多方參與的質量評價機制,完善教學運行與質量監控體系,規范人才培養全過程[12]。相比之下,英國發展學徒制較早,多年來持續推進學徒制改革,日漸形成了較為健全的現代學徒制質量保障體系,其在質量保障體系構建過程中采取的舉措和取得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一)加強頂層設計,明確各方職責
現代學徒制的規劃與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體制機制建設、宣傳與招生、學徒培訓、資格認證、質量評估、經費資助等諸多環節,橫跨教育、行業企業、人力資源、稅收與經費資助等多個領域。為了理清學徒制相關機構之間的職責,改變各方職責不明、關系不清、效率低下及存在碎片化等問題,英國政府汲取了批評和建議,創建了學徒制與技術教育局,頒布了《學徒制責任聲明》,明確了學徒制與技術教育局、國家學徒服務中心、教育和技能資助局等各方職責,將其置于一個治理框架下,提高質量保障效率[13]。目前,我國尚未建立專門推進學徒制的獨立機構,人社部、財政部及教育部發布了全面推進學徒制的意見和通知,兩個文件分別對企業和教育部門提出了要求,但尚未形成全面推進學徒制合力,且一些內容不夠明確,如《關于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通知》在“加強組織領導”中提出“各地要加大投入力度”,但對由誰投入、如何投入與監管等問題沒有明確要求[14]。因此,有必要加強頂層設計,進一步明確各方職責,整合各方資源,提高政策文件的可操作性。
(二)建立現代學徒制質量評估體系
質量評估體系是推進現代學徒制長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英國現代學徒制質量評估體系構建過程中堅持“擴大參與、規范標準、嚴格評價”的原則,在擴大學徒參與規模的同時,先后發布了《提高英國學徒制的質量》《學徒制標準規范》《學徒制終點評估規范》等文件,以學徒制標準代替學徒制框架,引入更嚴格的終點評估制度,進一步完善了英國學徒制保障體系。我國《關于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中提出了“建立培訓質量評估監管機制”的規定,主要涉及目錄公開、備案審核、信息聯通共享等基礎內容[15],而對從學徒制標準開發、學徒培訓、學徒考核與評價、績效評估等學徒培養全過程的教學質量評估制度缺乏。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中也僅提出了“健全現代學徒制質量評價機制”的工作目標,但尚未構建現代學徒制質量保障體系,勢必影響現代學徒制的深度推進。
(三)發揮企業在質量保障體系中的主體作用
學徒培訓項目的設立、學徒制標準的開發、學徒的培養路徑、考核與評價與企業需求密切相關,故企業參與學徒制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對全面推進學徒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自《理查德學徒制評論》發布以來,英國持續推行以雇主為主導的學徒制,在現代學徒制質量保障體系構建過程中,英國發布了《雇主學徒指南》,將雇主置于學徒制的“駕駛席”上,賦予企業更多話語權,保障雇主參與學徒培養與評估全過程,取得了顯著效果。我國《關于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要求企業在學徒培養中承擔主體職責,健全企業對學徒培訓的投入機制,但對企業參與學徒培養與評價方面的政策缺失,與企業能獲得的權益不均衡。從對學徒制試點抽樣情況看,學徒培養期間,企業總體處于虧損狀態,學徒完成學業后,企業長期收益較低,參與企業平均留任率為46.5%,合作學校和政府政策供給收益均相對較低[16]。因此,將學徒培養與評價的主導權交給企業,重視并發揮企業在質量保障體系構建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才能更好地激發企業參與學徒制的熱情,全面推進學徒制發展。
注釋:
①2017年4月,英國成立了學徒制局(Institute for Apprenticeships),因職責擴大,2018年學徒制局更名為學徒制與技術教育局(Institute for Apprenticeships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參考文獻:
[1]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pprenticeship Reform Programme: Benefits Realisation[R]. London: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2017: 4-7.
[2]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 English Apprenticeships: Our 2020 Vision [R]. London: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and Skills, 2015: 3-5.
[3-4]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pprenticeship Accountability Statement[R]. London: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2018: 3-15.
[5]National Apprenticeship Service. Employer guide to Apprenticeships[R].London: National Apprenticeship Service, 2019: 1-2.
[6]National Apprenticeship Service. Specification of Apprenticeship Standards for England[R]. London: National Apprenticeship Service, 2018: 3-7.
[7]Institute for Apprenticeships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Specification of Apprenticeship Standards for England[EB/OL].(2018-08-17)[2021-07-16].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734414/Specification_of_apprenticeship_standards_for_England.pdf.
[8]Institute for Apprenticeships. Driving the Quality of Apprenticeships in England[R]. London: Institute for Apprenticeships, 2017: 18-20.
[9][11]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Progress Report on the Apprenticeships Reform Programme[R]. London: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2020: 8-10, 10-22.
[10]Institute for Apprenticeships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pprenticeship Standards [EB/OL]. (2021-01-12)[2021-08-15]. https://www.instituteforapprenticeships.org/ apprenticeship-standards/.
[12][14]教育部.關于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工作的通知[EB/OL].(2019-05-15)[2021-08-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201906/t20190603_384281.html.
[13]劉育鋒.英國政府學徒制訴求轉化為社會公共訴求路徑及對我國學徒制推廣啟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7):60-68.
[15]人社部,財政部.關于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的意見[EB/OL].(2018-10-27)[2021-07-18].http://www.gov.cn/xinwen/2018-10/27/content_5334950.htm
#allContent.
[16]冉云芳.企業參與現代學徒制的積極性如何調動[N].中國教育報,2019-12-24(09).
(責任編輯:劉東菊)
The Construction and Enlightenments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in England
XIAO Yi
(Beijing Youth Politics College,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reate a world-class, employer-led and high-quality modern apprenticeship system, since 2017, England has made a series of initiativ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modern apprenticeship, such as implementing assessor's responsibilities, developing apprenticeship standards, and establishing an end-point assessments system. China's modern apprenticeship has moved from a pilot to a full-scale promotion stage, therefore, it is recommended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apprenticeship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he top-level design, clarify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all parties, establish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England; Modern Apprenticeship;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作者簡介:肖毅(1975—),男,碩士,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比較職業教育。
基金項目:北京市學分銀行管理中心北京市學分銀行試點業務實踐項目“北京高職教育學分認定與轉換實踐探索”(項目編號:BJCB2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