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閱讀教學承載著培養學生綜合語用能力、提升學科核心素養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任。文章基于新課程理念,結合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實例,具體說明如何從文本內容、寫作意圖和文體特征三個方面研讀語篇,實踐深度閱讀。
關鍵詞:研讀語篇;深度閱讀;高階思維;立德樹人;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09-0115-04
一、 語篇的內涵及閱讀意義
語篇是表達意義的語言單位,它有很多種形式,無論文字、句子、文章或書籍是如何構成的,無論它是用何種語言表達出來的,它們都在傳遞某種信息、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語篇研究是指對語篇進行深入解讀主題、內容、文體結構、語言特色及作者對文章的見解,高中教材的閱讀文本是編者精心挑選的文章,具有一定的主題意義,具體的文體結構和語言形態獨特,文化內涵深刻,價值取向鮮明。本研究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獲取文化信息,還可以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文本的思想意義,挖掘文本的核心價值與文化內涵,培養學生思維。與此同時,學生在語篇分析中形成的積極思維和方法對學生進一步的閱讀活動有積極影響。
二、 通過研讀語篇實現深度閱讀教學的實踐
文章以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必修四第二單元的閱讀課文“A Pioneer for All People”的教學為例,具體說明如何從文本內容(what問題)、寫作意圖(why問題)和文體特征(how問題)三個方面研讀語篇,實現深度閱讀。
(一)教材分析
全文分四段向我們詳細介紹了被我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的個人生平及事跡。第一段講述農業科學家袁隆平先生研制出了超級雜交水稻品種,他不覺自己有多了不起,他只是平民百姓中的一員,鄉土就是實現他科研夢想的殿堂。第二段講述袁隆平的家庭背景、學業、獻身水稻科研項目的原因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他研制的雜交水稻技術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溫飽問題而且已推廣到印度、越南等國家。第三段告訴我們袁隆平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他過著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而將自己的大部分積蓄用于學術科研。第四段講述袁隆平的工作追求和目標,以及他熱愛人民和為人民不斷進取的精神。
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一方面可以了解本土偉大科學家袁隆平的生平事跡和偉大成就,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研讀語篇學習袁隆平的科研精神和可貴品質,有效落實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二)深度研讀語篇的活動設計與設計意圖分析
1. 解讀標題,預測文本內容,開啟思維之路(回答what問題)
文章的標題是貫穿全文的文眼,通過解讀標題可以預測文本的主題和內容,分析語篇的文體特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預測和分析能力,有利于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形成。針對文章的標題“A Pioneer for All People”,教師設計了以下問題:
①Who is the pioneer?
②Why is he called a pioneer?
③Why not say that he is the pioneer of the Chinese people, but that he is the world’s?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回答以上問題可以知道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方面的創始人和領軍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這一研究不僅對中國農業而且對世界農業都做出了巨大貢獻。學生通過回答以上問題可以知道文章體裁是一篇人物傳記(a biography),然后教師追加一個問題:“When reading a biography,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characters?”并通過PPT展示一個餅狀圖(圖1),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及思考關于人物傳記他們最想了解的信息,比如:childhood, education, appearance, hobby, achievement, personality, birth and death等。然后教師再追加一個問題:“What can we know about Dr. Yuan from this passage?”學生經過短暫的思考后,很快就投入到了文本的閱讀之中。這里教師并沒有直接展示文章涉及的袁隆平的幾個方面,沒有設計封閉性問題來限制學生的思維,而是通過一些開放式的問題啟迪學生的思考,鼓勵學生借助于文本內容揣摩,由淺層思維步步深入。
2. 深度研讀,感知文本特征,體會寫作意圖(回答why和how問題)
學生簡單感知課文之后,可以很快梳理出文章的脈絡。為了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知,教師設置了以下問題:
①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 Yuan’s appearance?
(Keys: He has a dark face, even his arms are black, and he has a strong build. He looks more like a farmer than a scientist.)
②What great achievements did he have?
(Keys: He grows what is called super hybrid rice.)
③ What are his hobbies?
(Keys: He enjoys listening to violin music, playing mah-jong, swimming and reading.)
④ What are his dreams?
(Keys: The first dream: To produce a kind of rice that could feed more people. The second dream: To export his rice so that it can be grown all over the world.)
〔設計意圖〕
學生在回答上述問題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文本內容的理解,還可以品讀文章優美語句,體會more...than(與其說……不如說……)用法;what引導的名詞性從句的應用方法;enjoy doing sth.的用法以及不定式用法,培養學生的整體語用能力。學生在回答完第四個問題之后教師再追加一個問題:“What kind of person is Dr. Yuan according to his two dreams?”袁隆平的兩個夢想是他想培育一種可以高產的、養活更多人的超級雜交水稻并且把超級雜交水稻推廣到全世界,解決全世界人民的溫飽問題,據此我們可知他是一個善良的“kind-hearted, caring, ambitious”胸懷天下的人。學生總結完之后,教師繼續追加任務:“Please find more sentences from the text to describe his personality.”
①Yuan Longping considers himself a farmer, for he works the land to do his research.
(Keys: humble, hardworking and down-to-earth)
②Since then, finding ways to grow more rice has been his life goal.
(keys: determined, ambitious and agressive)
③Dr. Yuan is quite satisfied with his life.However, he doesn’t care about being famous.He enjoys listening to violin music playing mah-jong, swimming and reading.
(keys: simple in life but rich in spirit)
〔設計意圖〕
學生分析完袁隆平人物性格之后,教師做簡單總結:“These are the great personalities of Dr. Yuan and these good qualities make a great person, so Dr. Yuan sets a good example for us teenagers to follow.”學生通過深入研讀文本,與教材對話,與教師對話,與同伴對話,與作者對話,既學習了袁隆平的偉大品質,體會到優秀品質成就偉大的人物,又感悟到作者讓青少年向科學家致敬,向榜樣學習的良苦用心。
這一環節是對人物傳記文本特征和對作者寫作意圖的分析,人物傳記的寫作目的就是讓讀者了解該人物的生平事跡和學習該人物的可貴品質。文章通過對袁隆平兩個夢想的解讀,既培養了學生的責任與擔當意識和家國情懷(為中國人謀福利),又拓寬了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了學生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放眼世界,為人類謀福利)。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思維由淺入深,步步遞進,不僅識記、理解和運用文本知識,而且通過深度研讀文本,分析、綜合,歸納、推理、質疑、評價文章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信息,培養了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3. 讀寫結合,培養語用能力,解讀育人價值(回答why問題)
因為袁隆平的偉大成就和可貴品質,所以在2004年他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在引導學生分析完袁隆平的可貴品質之后,教師設計了以下寫作任務:
Please write some award words for Dr. Yuan.
1. Use at least 5 of the following words;
sunburnt, strule for, be satisfied with, therefore, equip, caring, rid...of, decades, export, thanks to
2. Please underline the words you use in your award words;
最后教師呈現幾個2018年度的感動中國人物圖片,然后總結:“These are ordinary people who have big Chinese dreams. Because of their hard work and sweat, they got the Chinese Dream!”教師告訴學生,這些普通人都有自己的不普通的夢想,就是這些普通人的夢想才匯聚成了強大的中國夢。
〔設計意圖〕
該環節教師仿照讀后續寫任務,讓學生從所給的10個提示詞中至少選用5個,為袁隆平寫一段英語頒獎辭,并在所寫的頒獎辭中標出所使用的詞匯。同學們以讀促寫、讀寫結合,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還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認知理解。最后通過展示“中國夢·我的夢”,激思啟疑,引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再次滲透情感教育,解讀文本的育人價值。
三、 教學反思
1. 在語篇閱讀教學中通過從解讀文章標題入手,讓學生預測文本內容,感知文本體裁,隨后結合人物傳記體裁特點設計問題鏈,有效整合課程內容,對文本內容的處理從“碎片化”,走向“整合化”,使“碎片化”知識結構化。
2. 語篇類型不同,它所體現的文體特征和結構就會有差異。教學設計緊緊圍繞人物傳記的文本特征,以袁隆平生平事跡為明線設計問題鏈,以人物性格分析為暗線,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多重對話,實現信息的重組與結構化知識的構建,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語篇所表達的主題意義,深度解讀文本。
3. 教學過程中沒有使用填空、選擇、連線、判斷對錯或填表格等簡單信息搬家的練習形式,而是借助問題鏈、思維導圖有效追問,設計形式多樣的分析性問題、推理性問題和評價性問題,在教師的引領下通過聽、說、讀、看、寫學習活動,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預測、分析、推理、歸納、質疑、綜合、評價,有利于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
4.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通過對文章的學習,學生在梳理文本信息,感知文本內容的過程中,深刻體會袁隆平謙遜務實、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偉大品格和胸懷天下的遠大夢想。通過“中國夢·我的夢”話題的探討,既引導了學生深入思考人生,又培養了他們的家國情懷,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該教學設計將閱讀教學與育人價值緊密結合,將情感教育滲透于課文理解,避免空洞的說教,有效落實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5. 教育部考試中心和教育工作者對閱讀教學發表了看法。每一篇閱讀文章都有其明確的寫作方向,或者是向人們闡述有關內容和信息,或是為了愉悅廣大讀者,或者講授某個真理。金俊學認為教育工作者們在閱讀教學中通常偏重對文本表層信息的獲知和理解,忽視對文本的深層次文字閱讀和體驗,沒有深入挖掘文本內容的背景、作者的寫作動機以及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等。
該教學關注人物傳記體裁類文章寫作意圖的分析,明確名人傳記的寫作目的就是讓讀者了解該人物的生平事跡、學習該人物的可貴品質。
6. 讀后續寫是新型的高考題型,怎樣科學有效利用教學大綱開展讀后續寫是教育工作者們需要重點關注和探討的核心話題。王初明提出,一門語言學習能力的優劣取決于其對語言和文字認知和輸出的密切結合度,以及它們產生的整合影響,聯系越密切,影響效應越高,學習成就越強。
本節課關注以讀促寫、讀寫結合,學生通過給袁隆平寫頒獎辭使語言理解和產出活動實現有效協同,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為讀后續寫做好有效鋪墊。
四、 結語
教師通過深度研讀語篇可以引領學生整合文本內容、聚焦主題意義、梳理文脈結構,感悟文本特征、把握寫作意圖、品味弦外之音、挖掘語篇內涵、探究育人價值、提升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總之,教師只有改變落后的課堂教學理念,更新不恰當的教材觀念,引領學生深入研讀語篇,才能適應當前課程改革的要求,進而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接班人。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考試中心.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S].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金俊學.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7,40(10):32-35.
[4]王初明.互動協同與外語教學[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42(4):297-299.
[5]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J].英語教師,2015,15(16):6-7.
作者簡介:黃杏怡(1983~),女,漢族,廣東韶關人,廣東省韶關市第一中學,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