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婕
摘 要: 現階段,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為了加強學生綜合能力,教師要科學地開展教學設計,有效的導入設計能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利于構建更加高效的教學課堂?;诖?,在進行教學實踐與創新研究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實際,全面進行教學分析,總結出更加有效的教學方法,進一步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 初中音樂;課堂導入;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3.9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8918(2022)04-0163-04
隨著初中音樂教學水平的部分提高,在實踐教學過程,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分析,全面制定完善的教學體系,結合教學方法的運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通過具體分析,結合音樂導入教學設計內容,研究了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導入策略的重要性,總結了具體的導入方法,旨在通過有效探索能全面提高音樂教學質量。
一、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導入策略的重要性
初中生已經對音樂具有一定的敏感程度。因此,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學生便會表現出明顯的參與興趣。但在音樂知識的難度不斷加深的過程中,學生也會對音樂教學活動的參與興趣持續降低,難以將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教室的授課過程中,最終會降低教學活動的質量。從科學角度來講,音樂課程每次持續45分鐘,學生只有在前5分鐘的注意力相對集中。因此,教師便需高效利用這5分鐘的時間來促使學生產生了解學科知識的積極性,為此后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前提。學科教師可在課堂開展的前5分鐘內進行導入,目的是引導學生對即將講解的知識產生探索的積極性,保證導入方法能夠充分發揮出理想的作用。科學設計導入的方案,讓學生對學科知識產生探索的興趣,學習狀態由原本的被動變為主動,這樣一來,教師便能夠由原本帶動學生學習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以此來提高教學活動的實施質量。
以往學科教學主要圍繞教材內容展開,其弊端體現為難以突出音樂文化的內涵。學科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示范講解,學生模仿教師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模式難以凸顯音樂教學的內涵特征,學生也會在枯燥的教學模式下對學科知識的學習產生排斥心理,難以提升學科素養。如果一直延續上述教學模式,便無法實現理想的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科潛能和素質也無法實現根本上的提高。
而教師運用科學的課堂導入策略,便可激發學生形成更強的知識探索興趣,準確定位音樂藝術形式,對知識的內涵進行深度的探索,這樣便可以全面體現音樂的藝術價值,讓學生意識到學科教學是了解音樂文化的重要渠道,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素養和藝術氣質??梢?,科學的課堂導入策略能夠明顯提高學科教學的實施質量,讓學生快速調整學習的狀態,以積極和主動的態度參與學習活動中,準確把握知識內容,為形成學科能力和素養提供前提。
二、 初中音樂課堂導入設計的原則
科學設計音樂教學活動的導入環節,目的在于提高教學活動的實施效率和效果。通過適合的導入方法來促使學生形成更為強烈的學習熱情,提高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學生在體會音樂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放松心態,不斷提高自身的學科素養。在設計導入環節時,需以實際性、高效性等為指導原則,保證導入環節能夠具有實踐效果。學生在教師導入環節的啟發和引導下,能夠準確進入教師預設的學習氛圍中,形成相應的思維意識,從而指導后續的學習行為。
(一)實際性
初中音樂學科教師在設計導入環節時,需從實際入手,不能將刻板的導入設計方法應用到所有的年級中,導致設計效果千篇一律。在開展教學活動前,教師需全面把握不同年級和學生群體的特征,結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和教學內容,運用更有針對性的導入方法,靈活迎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實現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為學生奠定良好的知識和技能儲備。教師需保證教學導入環節具有較高的實際性,而不是流于形式,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啟發和引導的功能,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導入環節設置的意義。
(二)高效性
在初中音樂教學活動中運用科學的導入環節,目的是做好教學前的鋪墊,充分點燃學生的探索熱情,為后續的教學活動順利實施提供前提。教師仍需將講解和師生交流作為教學活動的核心內容,導入部分僅是課堂的前期內容,因此教師需合理規劃課堂導入環節的時間以及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占比,利用有限的時間最大限度提高導入環節的實施效率,在正式開展教學活動前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促使學生能夠以更高的學習效率完成學習任務,準確把握和運用知識內容,形成扎實的知識儲備。
(三)興趣性
學生不論學習哪門課程,只有形成濃厚的興趣,才能全面調動自身的學習潛能和學科思維,真正參與知識的探究中。在初中音樂教學活動中引入科學的導入環節,便可明顯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求知欲望,能夠促使其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與教師互動交流來獲取知識。因此,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的導入部分,也需從學生的興趣角度著手,以趣味性為設計原則,盡量調動學生接受學科知識的興趣,從而順利實施后續的教學環節。這樣一來,學生便可在內部動力的促使下,高質量和高效率地完成學習活動,實現自身學科素養的提高。
三、 初中音樂課堂導入設計的實踐
(一)運用故事導入,增強學生學習欲望
在對初中音樂教學活動進行導入環節的設計時,故事導入的方法較為實用。教師在運用各種方法設計導入環節時,便可結合具體的音樂作品,通過故事性的描述來讓學生掌握音樂的主題,這樣不但能夠借助故事促使學生準確把握音樂中的思想內涵,同時也可調動學生形成更高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發揮導入環節的實施效果。
例如,在《御風萬里》這課的《嘎達梅林》選段導入時,教師便可在導入環節結合相應的故事,讓學生了解這位蒙古族英雄保護草原的故事。通過視頻或教師講解等教學方法靈活展示生動的故事情節,實現導入環節的預期效果。學生在上述導入環節的影響下,便能夠對嘎達梅林人物形成初步的認知,了解其為具有高度正義感的英雄人物,同時也能夠掌握嘎達梅林在歷史上所形成的巨大影響。音樂作品《嘎達梅林》是其犧牲第二年,人們為了紀念英雄而以其名字創作的音樂作品。該歌曲表達了內蒙古人民對壓迫的反抗,也是具有經典性的藝術作品。學生可在教師故事情節的引導下深入把握歌曲的內涵和創作背景,為后續從藝術的角度把握歌曲提供了前提。同時也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主動調動積極性來內化知識。
教師在設計導入環節時運用故事導入的方法,能夠為學生展現更為生動的場面,讓學生直觀了解歌曲的思想內涵,從而激發學生探索學習內容的積極性,充分提高教學活動的實施效率與質量。上述故事導入的方法更能夠迎合學生的心理需求,有效調動學生產生高度的學習興趣,順利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采用游戲導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不同的導入方法中,游戲導入法是教師運用頻率較高的導入手段。由于游戲形式具有生動的特征,能夠良好地提高課堂的活躍度,因此教師便可結合具體的學習內容來設置恰當的游戲環節,借助游戲的趣味性來提高學習氛圍的靈活性,引導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放松身心,提高學習的熱情。
在初中音樂教學內容中,音的長短、音樂節奏的比較等內容均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科知識。因為節奏方面的知識理解難度較高,尤其對于未系統接受音樂教育的學生來講,其學習障礙較大,因此教師在講解該部分內容時,便可利用游戲的形式輔助學生進行理解。具體來說,教師可組織學生通過拍手或者拍身體的方法,讓學生按照音樂的節奏打拍,這樣一來,學生便可逐漸掌握音樂節奏的規律,能夠讓學生充分體驗到音樂學習的樂趣。
在互動游戲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自主感知音樂的節拍,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能力,將自己內心的感受在游戲中進行傳遞。不但體驗了自身的創造性,同時還能夠模仿,明顯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創編和模仿能力。此外,在游戲活動中學生還能夠增進彼此的情感,提高課堂的活躍度,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
教師在導入環節利用游戲的方法進行設計,便能夠明顯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有效發揮導入環節的促進作用。通過游戲的靈活性和愉悅性特征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活躍氣氛,為學生營造快樂的學習環境。
(三)巧用謎語導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為調動學生產生更高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可靈活運用謎語的方式作為課堂導入環節,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依據所要講授的音樂知識來進行設計,通過形象的謎語設置問題,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中,通過猜謎來提高思維能力。如在講解《桃花紅 杏花白》時,教師便可運用猜謎語的方式進行課堂導入,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可將歌曲的題目作為謎面,讓學生參與猜謎語。教師的謎面可為“年終分紅”來打一種花卉。這樣學生便能夠積極地參與猜謎過程中,熱情十分高漲。此時,學生可能會猜出不同的答案,最后教師公布結果。教師可對猜中的學生進行表揚,從而引出要學習的內容——經典的民族歌曲《桃花紅 杏花白》。在此模式下,學生便可形成更高的學習興趣,主動調動學習潛能完成知識的內化。
(四)啟用舞蹈導入,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
在不同的導入方法中,舞蹈導入方法的實施效果也較為理想。教師可通過舞蹈形式進行課堂導入,從而提高課堂的活躍度,激發學生產生更高的學習熱情。教師可通過肢體語言來設置豐富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能夠體驗到音樂內容的活力,營造不同的學習氛圍。因此,舞蹈導入也是學生較為喜愛的導入方式之一。
例如,在學習《青春舞曲》時,教師便可運用舞蹈形式作為課堂導入,以此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該首歌曲屬于新疆民歌,具有更為典型的民族樂曲的節奏感,適合運用舞蹈形式開展教學。對此,教師可依據具體的教學內容組織舞蹈表演。在實施導入環節時,教師可利用自身優美的舞姿來吸引學生,促使學生提高參與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為后續的內容教學提供良好的前提。
舞蹈導入方法的設計較為巧妙,不但能夠為學生帶來視覺方面的美感,同時還可輔助學生更為準確地把握音樂的節奏,實現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在舞蹈導入的促使下,能夠明顯提高掌握知識的欲望,被優美的舞姿所吸引,從而自主進入到音樂作品中,感受其中的美感。音樂教師依據具體的作品來實施舞蹈導入環節,能夠發揮舞蹈的視覺效果來促使學生提高學習熱情,為后續開展教學活動奠定基礎,可見導入的效果較為理想。
(五)創設和諧情境,激發活動欲望
1. 示范導入,激發欲望
創設示范導入教學,是指教師的合理引導。初中階段學生如果能合理接受教師的正面引導,對提升教學效果十分必要。示范導入是有效引導學生學習文化知識內容,帶入教學則是將學生引入完善的課堂氛圍,極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提升初中生學習動能,為初中音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要將示范導入和帶入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欲望。在實際教學課堂中,如果想激發初中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首先要不斷為學生傳遞和灌輸音樂魅力,在學習音樂作品的時候激發自身豐富的想象力,全面直觀感受音樂作品價值。例如,在學習《梁山伯與祝英臺》小提琴演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琴彈奏曲目,讓學生在聆聽中猜測曲目的名稱,以此充滿興趣的猜想題吸引學生注意力和好奇心,幫助學生有效投入音樂學習。當學生被動聽的音樂曲目吸引,就會跟隨音樂的律動搖擺,就會對曲目產生欣賞和青睞的情感,在激發情感的基礎上展開教學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需要及時引導學生,為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喚起做好鋪墊。
2. 巧用媒體,激發興趣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激發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愿意主動參與音樂教學活動中,對豐富多彩的內容更感興趣。實際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抽象化的音樂融入教學環節,將學生帶入一個充滿神秘感的教學環境,讓教學本身更具備魅力和吸引力,以便于有效克服學生容易產生的認知障礙。例如,教師在開展《春江花月夜》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景色圖片和視頻資料,吸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觀察江上碧波白帆、明月升起的欣賞環節,感受到曲目的優雅和傳遞的情感色彩,從而對音樂作品產生情感欲望,喚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應不斷提升思維意識,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學會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全面提升和發展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培養。初中階段的學生通常具備很強的思維跳躍能力和強烈的想象力,只要教師播放出相應音樂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因此教師要多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引入活躍課堂氣氛。
(六)以精彩的流行音樂導入,拉近學生距離
音樂課堂教學是為了拉近學生與音樂藝術之間的距離,為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利用學生生活中經常接觸的音樂幫助學生感知音樂的美。以精彩的流行音樂導入,拉近學生距離。當下,國內初中生平日生活普遍喜歡流行音樂,日常聆聽和演唱都比較適應和習慣,由于具備聆聽環境和氛圍,因此有些學生本身已經具備了較好的唱歌天賦和音樂基礎,對音樂也充滿了向往。但是往往對有激情和新穎的音樂曲目更感興趣,而對教材中涉及的曲目內容比較排斥。雖然他們也熱愛音樂,但由于受到年齡限制,對教材曲目中富含的復雜情感和藝術魅力無法深入了解。因此,需要音樂教師耐心指導幫助,可嘗試用流行音樂作為引導點,逐步將對音樂的興趣引入課堂教學中。雖然課堂教材的主流音樂與流行音樂還是存在較大差異,音樂教師也不需要回避流行音樂給學生帶來的影響,而是要理解流行音樂存在的普遍藝術價值,盡力找到兩者之間的聯系。教師還可以利用游戲方式展開教學,引導學生不斷進入情境教學,環節在課堂上容易產生的緊張失措感。組織學生開展歌曲接力游戲,以特定的主題創作帶領學生展開即興表演等相關活動,以精彩的流行音樂為切入角度,通過不斷拉近與學生之間距離的方式,開展音樂教學,最終提升初中學生的音樂素養。
四、 結語
綜上所述,結合音樂教學內容,研究課堂導入的有效對策,作為新時期音樂教師,要提高教學認識,應不斷總結高效的導入設計方法,全面結合學生學習實際,提高課堂導入設計質量,從而為學生音樂學習水平提高提供有效保證。
參考文獻:
[1]周莉萍.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音樂高效課堂的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6):205.
[2]汪苡平.談新課改下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藝術[J].黃河之聲,2020(9):131.
[3]張丹.初中音樂課堂的交往互動教學現狀與特點思考[J].黃河之聲,2020(9):142.
[4]孔群.淺談在初中音樂課堂中體態律動浸入式的教學設計[J].北方音樂,2020(8):173+175.
[5]馬冉冉.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合理應用[J].當代音樂,2020(4):41-42.
[6]徐亞男.創新初中音樂教學的策略探析[J].北方音樂,2019,39(11):2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