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彤
摘要:我國正處于教育改革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高等教育教學管理人員需具備較強的綜合素養,才能助推教育創新成為素質教育改革的奠基者,助推高等教育發展。新時期了解高等教育教學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創新培養思路,拓展培養思路能構建中國化高等教育教學管理形式,又能在教學管理者綜合素養和綜合能力創新的基礎上構建雙一流院校,以此助推我國辦學實力增強,為華夏民族復興夢的實現奠定人才基礎。
關鍵詞:高等教育;教學管理;教學管理者;素質教育
引言
我國素質教育發展已有多年,但現階段素質教育中仍存在較多問題,迫切需要改革和優化,新時期高等教育教學管理者能力的增強,能助推素質教育發展和優化,又能在教學改革過程中確保黨對學校的全方位領導,。從高等教育教學管理者培養入手,助推高等教育優化和創新能助推我國教學力量增強,也能為終生學習型社會構建保駕護航,真正實現高等教育的創新發展。
一、新時期高等教育教學管理者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素質教育的改革和優化,對高等教育教學管理者提出更高要求,管理者需要具備較強的思想政治素養、職業道德素養、科學文化素養和較強的抗壓能力,才能為教學發展保駕護航。高等教育具有復雜性特點管理人員既要對教育教學進行管理,也要服務全體教職人員,因此其職能具備多樣性特征。堅持政治覺悟與思想方針,確保黨對學校的全方位領導,才能加強教學管理,為人才培養計劃發展和創新提供保障。與此同時,高等教育教學管理者還需具備較強的進取精神和開拓精神,不斷基于教育改革發展需要,助推教育模式創新才能為新時代人才構建和諧教育環境。這要求高等教育教學管理者需具備較強的事業心和使命感,既要熱愛自身工作,也要增強服務意識,才能基于國家宏觀法律法規提升管理的規范性和系統性。高等教育管理者作為高等教育發展的組織者,必須具備較強的文化素質才能為廣大師生樹立良好榜樣,完善教學結構,推動全體教職人員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二、新時期高等教育教學管理者基本素質培養思路
(一)完善人才結構,提升人才工作熱情
為加強對高等教育教學管理者的有序培養,學校應盡量完善人才結構及業主激勵性手段,提升人才工作熱情,才能使其為高等教育教學發展貢獻力量。首先,學校需構建一支思想過硬綜合能力較強的教學管理隊伍,教學管理隊伍構建時需完善相關管理制度,提升管理的規范性和系統性,才能確保管理工作的有序運行。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和優化,學生權利受到眾更多重視和關注,因此學校應提升管理條例的柔性化,確保剛性化管理與柔性化管理條例相結合。高等教育管理者要加強對相關管理規章制度的有效認知和了解,也要不斷加強學習,才能助推管理工作優化,在此基礎上學校也要對優秀教學管理人才進行激勵,并在薪酬結構和福利方面適當傾斜。基于教學管理者的工作表現,明確薪酬結構能激發其主觀能動性,使其在工作過程中積極主動貢獻自身力量。
(二)強化科學培訓,創造良好工作環境
強化對高等教育教學管理者的系統性培養,能助力其積極接受再教育,也能增強其管理能力和服務意識,更能使其在學習過程中提升信息技術掌握能力,以此推動高等教育智能化和現代化發展。例如,學校可構建一套智能化培訓體系,借助線上教育平臺增加管理者培養模塊,并基于管理者的工作崗位,對其進行技能培訓,以此增強其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為提升培訓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學校應適當構建良好工作條件,幫助教學管理人員正確認知自身責任。不同人員擔當的使命不同,為完善組織結構,學校可積極構建智慧校園,完善信息化辦公設備,以此為教學管理工作優化和創新奠定堅實基礎。現代化設備引進時可適當強化市場調研,也可基于管理者和學習者的意見與建議構建靈敏性較高的信息反饋系統,以此確保教學管理者及時了解教學質量,加強教學監控,從而助推高等教育發展。良好工作環境的構建,需要學校、社會、家庭共同努力,各方加強對高等教育教學管理者的尊重,才能使其真正感受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升責任意識積極為教學發展和優化貢獻力量,確保擔當人才培養的使命和重擔。
(三)健全評估方法,創新傳統職稱體系
為確保高等教育教學管理人員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學校可建立全方位評估方案,對教學管理人員進行系統性評估,行政部門和黨建部門等部門可積極加強合作,將難以量化的工作責任進行詳細劃分,以此系統性了解管理人員的工作狀態,并借助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了解高等教育教學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以此了解管理者存在的薄弱點,對其進行針對性培養。評估的最終目的是期望了解教學管理薄弱點,構建系列性培訓方案。目前高等教育教學管理的職稱評價機制存在一些問題,許多管理人員缺少職稱,這也導致其工作積極性不高,為穩定管理干部隊伍應完善其支撐體系,構建良性競爭機制,引導教學管理人員基于職稱進行良性競爭。例如,政府可為優秀教學管理人員提供配套政策,由學校進行政策傾斜,從而助力管理人員不斷加強對學習的重視和關注,激發其主觀能動性。學校需摸索一套切實可行的考核辦法,才能及時發現工作能力較強的管理人才并優先提拔,以此避免管理人才在默默工作中喪失工作熱情。
三、結語
素質教育改革階段,各類院校應積極受適應時代發展需要不斷培養創新性人才才能提升教育水平。高等教育教學管理者既要具備較強的管理能力,也要具備服務意識,才能在管理育人與服務育人的基礎上助推我國辦學實力增強。感受高等教育教學管理者培養的重要性,積極培養高素質復合型高等教育教學管理人才能推動我國高等教育創新,優化傳統高等教育格局,完善高等教育架構,為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做出卓越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方一,裴昌勝,夏艷珺,向浩,胡茂豐.新時代高校成人高等教育質量觀定位[J].開放教育研究,2021,27(06):108-118.
[2]常俊躍,李莉莉.增設國別區域學專業,服務國家對外戰略——我國高等教育本科階段設立國別區域學專業的思考[J].外語界,2020(03):29-35.
[3]蘭國帥,郭倩,張怡,孔雪柯,鐘秋菊.影響未來高等教育教學的宏觀趨勢、技術實踐和未來場景——《2020年EDUCAUSE地平線報告(教學版)》要點與思考[J].開放教育研究,2020,26(02):2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