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文本中提取信息、概括文本主旨并深層次地探究文本所反映的現實問題,提高和鍛煉學生審辯式思維,是新時代高中學生應具備的思考能力。政治學科的時政性意味著很多時事需要研讀圖表、統計圖、對比圖、,需要學生通過對圖文信息的了解來深入地探究其內在的原因。基于此,本文著重分析了高中政治課在提升學生文本閱讀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以期能提出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中政治;文本閱讀;能力提升;問題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優化推進,使得高中生思想政治課文本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出現了一些可喜的變化——學科閱讀興趣有所提升、學科閱讀來源較為多樣化、學科閱讀的應試反饋進一步提高。但同時也存在多方面問題。
一、進行學科閱讀的自主性不強
學生在初中階段或現實生活中己了解到部分知識,所以上課講解時會認為簡單沒有學習必要。但學生不清楚高中政治更強調知識的體系化和拓展性,強調內在的邏輯聯系和表述的專業性,要求學生在學習和掌握知識過程中掌握學科基本理論,提高學科專業能力,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還未正確認識到思想政治課的實用性。高中生學習政治很大程度上是為考試做準備,內心深處對于“政治與我密切相關”還持懷疑態度,加之高中政治理論化較強、記憶量較大,不少學生認為該復雜乏味,應用性不強。但高中政治作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的專門學科,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有利于培養高中生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素養,培養和提升高中生的哲學思維,并能為學生未來生活及工作等提供必要的理論指導。
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知識后缺乏反思性。我們強調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學科能力——包括閱讀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而這需及時反思和總結。但部分學生閱讀后缺乏反思,除非老師要求。這種長期行為會導致課堂上聽課輕松,但下來獨立在具體情境中運用知識時不知所措,如做題時無法從材料中讀出學科知知,更無法用專業術語闡釋材料思想。
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一定問題。一些教師教學過程過于強調灌輸知識,多采用說教形式,上課沉悶、效率低,且與現實生活關聯性不強。而后期的學習成果轉化與學生預期存在較大差距,無形中降低了學生的學科探索興趣。
二、對閱讀到的字料知識理解和應用程度不夠
知識的應試化應用層面。高中思想政治課中不同知識要求學生掌握的程度是不同的,分為“了解、理解、掌握、運用”四個層級,學生很容易將所有知識都歸結為“背得就用得”,導致學生對學科理論“一知半解”。所以在具體題目應用過程中,無法將知識與材料情景有效對接。
學生很少真正將所學知識進行實踐運用。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利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從而加深對知識的創新性理解和創造性轉化。思想政治課本身就是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的課程,但通過了解發現,學生對于學習學科知識大多停留在教材、課堂和考試,而忽視了知識的實踐性。
三、學科閱讀過程中欠缺融通性
忽略學科知識之間的系統性。思想政治課閱讀能力是在了解學科基礎知識基礎上逐步形成的,這種能力又為學生后期深入理解學科知識提供便利。現有高中政治己具有一定的課程體系,但由于知識講解的生活化,會讓學生無法明確知識間的關聯性。此外,學生自身在學習過程中也極少思考知識之間、模塊之間的層次性和聯系性,知識體系未能較好建立。
忽略不同學科之間的關聯性。高中政治涉及到經濟、政治、文化、哲學、法律等,這些不僅要求學生學好學科基礎知識,更要求學生能廣泛閱讀其他學科文本積累素材,為理解本學科提供新的思路。
四、學科閱讀能力培養意識淡薄
重考試技巧學習,輕學科閱讀能力培養。對高中生而言,關注成績本無可厚非,但更應強調要提升與成績相匹配的能力和素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是希望通過教師歸納解題技巧、答題模板等,以快速獲取分數,閱讀能力培養的意識表現得較為薄弱。
重現象性閱讀,輕本質化反思。閱讀僅止步于“閱”和“讀”兩個最為直接和淺顯的步驟,忽略了能力的提高不是泛化的文字的簡單堆砌,更應強調在此基礎上的讀后反思和總結。
重試題練習閱讀,輕閱讀能力的實踐應用。閱讀是一個動態的閱讀體系,既包括文本的閱讀過程,也包括日積月累地閱讀后形成一種學科能力,并用以解決學科實際問題。而通過觀察發現,學生在學習思想政治課時,多數限于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解題過程,并未在現實生活中得以體現應用。
總之,高中政治文本閱讀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要想提高學生文本閱讀能力,必須從學生自身的閱讀意識抓起,還要從教師的培養意識著手,將思想政治課的閱讀教授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田甜.高中生思想政治課閱讀能力提升研究——以重慶市第八中學校為例[D].西南大學.2021:38-40.
[2]呂蔚.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政治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文理導航, 2020.06:73.
[3]陳再發.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研究[J].高考—教學探索.2020.06:89-91.
本文系呂梁市教科研規劃課題《新課標評價建議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提升學生文本閱讀能力的研究 》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LK-19096).
作者簡介:張曉(1989.06——),女,漢族,山西呂梁文水,文水縣第二高級中學,中小學一級教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