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萬云
摘要:培育學生樂感,深化學生的音樂體驗,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是初中音樂教學的基本目標,也是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音樂教學改革的重要方面。基于此,文章結合對樂感的理解,圍繞具體教學案例從營造環境、拓展資源、創新教法、注重實踐四大方面探究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樂感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音樂;樂感培養;音樂體驗;拓展資源
樂感,即音樂感知力,是音樂素養中的一大維度,指向學生在感性材料積累下形成的理性與個性化音樂認知。著名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指出,以音樂表情達意、訴說心聲是人類固有的本能。音樂作為一種高級的藝術語言,一種源于生活的原始藝術形式,每一個人都有著固有的音樂感知力。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樂感,實際上是在遵循音樂教育基本規律、遵從學生感知及認知發展原則的前提下強化學生感知、審美鑒賞音樂的固有本能。這就需要初中音樂教師從學生視角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體驗與內心感受,發掘學生的音樂潛能,以靈活機動的音樂活動、高效科學的教學方式、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思維、深化學生體驗、促成學生樂感的自主發展。
1構建學生樂感學習環境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優質的學習環境、寬松的學習氛圍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者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發掘學習者的內在潛能,使其以積極心態、良好狀態投入到學習活動內。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樂感,依賴于學生對音樂活動的主動參與,這就需要教師圍繞學生的興趣及需求為其構建樂感學習環境,讓學生更好地體悟音樂要素及語言,感受音樂內的情愫情感,繼而促進學生樂感的萌發。
以《新疆之春》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階段為學生播放展現新疆民俗風情、節日慶典場面、傳統音樂文化的視頻,為學生帶來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審美體驗,構建視聽一體化的樂感學習環境。請學生結合所見、所聽聆聽與欣賞《新疆之春》,體會其中富有新疆特色的節奏型與旋律線條,識別其中的新疆民族樂器,說一說自己頭腦中想象的畫面、感受到的音樂情緒以及情感的微妙變化,可以讓學生的音樂感知更為豐富,激活學生的靈動思維,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地欣賞音樂。
2積極拓展音樂教學資源
傳統初中音樂教學存在“依教材,說教材,講教材”的弊端。雖然音樂教材內每一部音樂作品都經過精挑細選而來,不管是在寫作手法、曲式結構,還是在情感內涵上都具有教化意義,但部分作品與學生的審美訴求脫節,且難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這就需要教師以教材曲目為核心為學生提供拓展性音樂素材,讓學生在對比分析、聯合鑒賞中發展自身的樂感。
以《走進西藏》為例,教師可以引入同樣以藏區音樂、民俗風情、自然風光等為題材的拓展性音樂素材,如《神秘的西藏》、《天路》、《青藏高原》等音樂作品的選段,請學生以《走進西藏》為核心,從縱向上體會音樂語言及音樂要素的作用;從橫向上串聯其音樂片段,對比分析其創作的事件、選擇的音樂素材、選取的題材以及音樂表達方式等,以此拓寬學生的音樂欣賞視野,讓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具有層次性,對于培養學生的樂感具有重要意義。
3創新創優音樂教學方法
傳統初中體育教學枯燥乏味,容易誘發學生抵觸心理,加之初中生學習與感知音樂的興趣普遍較弱,導致其課堂參與度不足。這也反映出初中音樂教學形式單一、流程固定、模式僵化,不能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與審美體驗,制約了學生樂感的形成與發展。為改善此種教學現狀,教師要創新創優音樂教法,以豐富多彩的的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樂感。
以《唱臉譜》為例,本首歌曲節奏感十足,適宜教師開展節奏游戲活動,教師可以請學生以跺腳、拍手等形式為音樂伴奏,自然而然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節奏感,讓學生在身體律動中主動參與音樂的表現與演繹。同時,教師可以請學生創編手勢舞,引入京劇表演藝術元素,感受此部作品所體現出的傳承與創新的辯證統一,以此促成學生正確的音樂觀念,幫助學生掌握審美判斷音樂作品、區分作品優劣的方法,繼而使學生抵御不良音樂文化思潮,加深學生對音樂的感知及理解。
4高度重視學生音樂實踐
音樂是一門技術性與藝術性、理論與實際相統一的學科。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既需要以靈活生動的形式激勵學生自主汲取與內化音樂理論知識,又需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音樂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創作、編演中接觸、感知并融入音樂,發揮自身的潛能、審美想象力以深層次體悟音樂的內涵。
例如教師可以請學生聆聽音樂,把握好音樂的內容與形象、曲式結構、音樂風格、旋律線條等,請學生自主選擇簡單的打擊樂對其進行伴奏,體現出即興創作能力的培養意圖,可以讓學生在伴奏中發現自己在樂感上的不足之處,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再如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將音樂作品改編為情景劇,不僅讓學生感知音樂的特點, 而且體會音樂的思想情感,使學生在創編與表演中創造性的感知音樂,獲得個性化的音樂體驗,對提升學生樂感大有裨益。
結束語
樂感是音樂素養的一大維度,也是初中生學習與理解音樂的必備能力。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樂感,需要教師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為學生構建樂感學習環境,引入拓展性資源以發散學生的思維,運用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音樂教學方式,并高度重視學生的音樂實踐,通過即興創作與音樂劇的編演讓學生深入感知與理解音樂,豐富學生的審美與情感體驗,逐步提升學生音樂感知力,促進學生全面且個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尹子梅.初中音樂教學中樂感及鑒賞能力的培養[J].漫畫月刊,2022(Z2):40-41.
[2]汪仙琴.培養音樂樂感,增強鑒賞能力——初中音樂鑒賞教學探討[J].知識窗(教師版),2021(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