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
摘要:小學生的思維開放,這對他們的寫作很有幫助,但思維和見識閱歷息息相關,所以他們的想象力主要來自于文化的熏陶。用通俗的話說,就是要多讀書,多讀書,多學習,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文學結合起來,才能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真實。小學生的作文大部分都是模仿的,要么就是按照簡單的題目去做,這里面肯定有很多的經驗和想象力,但這些都是建立在平時的基礎上的,所以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情況,做出相應的教學。每一種能力的培養都要從細節中滲透,花費時間和精力慢慢地提高,慢慢地提高。本文章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了討論,并就此問題給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寫作能力;路徑
前言:
語言文化講究的是積累和使用,也就是說,要從閱讀、文化修養、知識的培養、文化的培養等方面著手,只有這樣,文化才能真正的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之中。對于小學生來說,大部分的課程都是模仿,或者是表達自己的想法,需要一些約束,但并不會限制學生的發揮,利用自己的優勢來提升自己的實力。其實想要寫出一篇好的作品,必須要有邏輯思維和豐富的文學功底,這就需要每天的生活經驗,當然,在寫一些特定的話題的時候,也要給他們一些指導,讓他們學會思考。
一、視覺引導增強體驗,思維延伸寫作空間
小學生一般都不會拒絕那些有視覺沖擊力的東西,所以學生們更喜歡看電影和動畫,而不是看書,因為有了一些圖片,學生們才會有更多的興趣去嘗試,當然,在閱讀的時候,也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寫作,就是用一種巧妙的方式,將一幅畫融入到一幅畫中,讓人不由自主地被這幅畫所吸引,這與這幅畫的延展有很大的關系,教師可以通過視覺上的指導,讓學生在特定的場景中得到啟發,進而產生自己的寫作思路。
比如《習作:漫畫的啟示》,這種題材對學生來說就很有誘惑力,因為它的畫面感很強,而且它的結構也很新穎,很容易讓人產生興趣。一是因為圖片本身就是一個敘事性的東西,可以讓學生們的想象力得到極大的擴展,同時也能讓他們的想象力變得更加豐富,而且,就算他們不喜歡漫畫,也能讓他們產生聯想。因此,教師們可以利用網絡上的材料,進行索引和衍生,讓學生們可以利用視覺強化的方式來拓展自己的寫作空間,而且這也是符合小學生的特點,也是順應了這種趨勢。
二、提升語文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寫作靈感
寫作是一種全面的、高級的表現,也就是說,要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首先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從自己的興趣開始,想象一個人在談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會自然而然地說出自己喜歡的東西,甚至會絞盡腦汁地給對方推薦,這也是為什么寫作的時候要注意的問題。不過,如果創意足夠好,那么學生就可以修改措辭和表達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好的創靈感。教師要從學生的愛好興趣去理解你,讓學生的寫作欲望得到釋放,學生就會愛上寫作。
就拿《習作:推薦一本書》來說,雖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喜歡看,但也有很多有趣的東西,比如冒險小說、武俠小說,教師不需要限制他們的思考,而是讓他們發揮自己的特長,通過推薦的形式,來激發他們的潛能。另外,從主觀的觀點來看,教師還可以通過寫作范例向學生推薦課本,這樣不僅能展現文章的結構,而且還能對閱讀材料進行推薦和擴展,可以說是一箭雙雕。教師們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培養自己的文化素養,從很多文化綜藝和國風動畫中吸取經驗,進行潛移默化的學習。
三、引導學生感受認知,閱歷經驗豐富內涵
小學生的作文多是以敘述和抒情為主,也有一些關于人生的故事,比如描寫風景的文章,這也是因為他們受到了文本的啟發,在日常的教學中,他們的觀念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他們經常會用到這種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而且這種方式的質量也比較好,這就是所謂的“穩扎穩打”。而寫作能力的提升,則是從一開始就不會有任何的失誤,到了后面,就會變得更加優秀,這就要求學生不斷的閱讀,不斷的積累生活,不斷的學習,不斷地成長。特別是對風景的描述和情緒的表達,需要更高的閱歷,但實際上,這也是一種很好的培養方式,讓他們在接觸自然的同時,對外界的事物有更多的了解。
《習作:____即景》就是一個例子,教師要鼓勵學生們在放假的時候多出去走走,寫作雖然講究的是表現形式,但更重要的是一種簡單的感情,而這種感情的爆發,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通過對風景的描述來擴展,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親身經歷,這也是提高的文學修養的一種途徑。當然,教師們也可以利用現代技術,突破時空的局限,在網絡上進行虛擬旅游,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在網絡上進行擴展教學。學生的內涵是通過時間和經驗來提高的,而寫作也是一樣,兩者是互補的,教師可以把學生引向更大的世界,從而提高其綜合素質。
四、鼓勵學生課外閱讀,有效積累寫作素材
在小學語文的閱讀中,課外閱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而閱讀又是一個很好的積累材料的途徑。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能拘泥于課本,要將課本與課本相結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的鍛煉,同時也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師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而不是直接給學生選書,那樣的話,學生就會失去閱讀材料,從而影響到他們的閱讀興趣。所以,該怎么挑選材料?筆者認為,要根據課本內容,選取與教材有關的材料,并保證材料的難度與學生的實際狀況相符,不能太過復雜,也不能太難;二是要培養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材料的習慣,對學生材料積累的情況進行了解,提升學生素材積累的重視。
比如,在《宇宙生命之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自然界”這個話題作為自己的主題,并安排相應的主題,因此,本文選取了《看看我們的地球》作為文本閱讀教材,讓學生進行閱讀擴展。在朗讀中,作者首先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各位同學,您覺得這篇文章中有哪些好的詞語和句子?”通過對所選課文的分析,發現所選的好詞好句等。為了激發學生積累素材的興趣,作者還通過競賽的方式,讓同學們進行“素材積累”,對素材的積累、素材質量的提升、素材的取舍、素材的審美觀等綜合因素進行評選,并將優秀的摘抄作品進行表揚、展示和獎勵。
結束語:
寫作能力的訓練實際上是一門綜合性的文學技能,也就是說,如果重視文學知識的積累和滲透,那么學生的能力必然會得到提高,而提高的范圍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教師要抓住每天的滲透,從生活中汲取營養,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來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彭璇. 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策略分析[J]. 散文百家,2020(25):169.
[2] 胡珊. 提升學生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策略[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7):557.
[3] 劉晚靈. 小學語文寫作能力培養策略分析[J]. 語文課內外,2020(17):171.
[4] 黃明亮. 小學語文寫作能力的培養策略[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