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琳
摘要: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愛玩、活潑好動,他們無法安心下來認真地閱讀,再加上許多老師并沒有意識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導致許多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低下,因此無法更加地進行進一步的知識學習,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提高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數學老師要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來達到這個目標。數學教學是當前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學生需要掌握的一個學科,針對于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對于提高和增加其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每一個老師的努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閱讀習慣;養成與能力
引言
談論到小學數學這門學科,大多數人們認為,只需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即可。但是,小學數學這門學科,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能力,也要注重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隨著新課程的進一步改革與深化,對于學生的基礎能力和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求學生學會閱讀語文的文章,而且也要學會閱讀數學的一些文字,因此幫助小學生養成數學閱讀習慣,能夠促進他們的認知水平與語言水平的進一步發展,還能夠促進其核心素養的提升。
一、當前小學數學閱讀習慣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數學語言文字包含的內容比較多,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文字公式圖標和符號等相關內容。這些內容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但是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水平有限,他們不一定能夠快速地理解這些語言文字。此外,數學閱讀的文字內容也比較多,在有限時間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強。
(二)疏忽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目前,傳統數學教育主要是將數學知識的教學內容,主要放在公式的運用和解題方面,并沒有在閱讀方面進行深刻討論,也沒有給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作用。比如,根據相關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許多數學老師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當中,并沒有有意識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此外,受到應試教育的消極影響,學生一味地追求數學高分,也沒有有意識到需要鍛煉自己的閱讀能力,大多數在學習數學的有關知識規律時,通過死記硬背來達到提高分數的母的,也沒有積極主動地研究數學閱讀的相關技能與技巧。
二、小學數學閱讀習慣養成與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其最好的學習動力,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必須要建立在學生自由數學學習興趣的基礎之上,所以老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將學生的興趣培養,作為他們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出發點。如果想要學生對數學語言文字產生濃厚的興趣,就必須在數學教材內容的根本和基礎中,設計出一套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以及具有一定沖突性的情境,讓學生將遇到的問題帶到閱讀的過程當中,帶著問題進行思考與閱讀。通過這種有效的閱讀方式來提高他們的好奇心,以及想要進一步閱讀支持的欲望,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從而產生數學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要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情境。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的時候,應該注重教材知識與實際生活相匹配,為學生提供一個和諧有效的教學環境,進一步的增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實現閱讀興趣的提高。
例如,在小學五數學“容積”這一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前選擇兩個容積一樣,但是高低不同的杯子帶到課堂上,在授課的時候向學生展示兩個高低不同的杯子,并裝入一定的水讓學生觀察,哪個杯子能裝更多的水,讓學生在觀察之后,在課本內找到相關的知識點,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到教材的閱讀當中。之后請幾個同學親自到講臺上用小杯子向兩個高低不同的杯子中倒入水,并且記錄每次倒水的用量,用上述案例讓學生認識到容積是無法通過定義來獲取水的容量的,進而在幫助學生掌握相關容量的含義,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在這種教學方式當中,容易將課堂的主導權歸還給學生,從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并且也為他們準備了一個和諧的情境,從而有效地激發了學生閱讀興趣的拓展。
(二)開展小學合作,提高數學閱讀效率
伴隨著學生年紀不斷地增長,其所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也就提高了。學生也會清楚地意識到培養閱讀能力,對其理解數學的題目是有著很大重要性,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學生沒有一個較好的閱讀方法與技巧,只會將數學題干內容進行反復的閱讀,認為只要多讀幾遍題目,就能夠讀懂出題人的意思,豈不知這只是一種無效閱讀的現狀,他們很難通過這種反復閱讀題干的方法來真正理解數學題目。因此,教師可通過小組合作似的學習,指導學生掌握相關的技能,快速地找到出題人的目的,找準提干的關鍵詞,閱讀關鍵詞,來找出正確的解題思路,進而找到一個快速解決問題的辦法。
提高數學教學效率主要就是研究教師的教學問題,隨著社會的進步,學生對教師教學方式的需求也發生了相應變化。現在小學生不僅需要學習經典的知識,也需要拓展知識面。因此,老師在教學活動當中,不能夠太過于僵硬和死板,不要想著學生沒有不懂的問題,就不需要學習。同樣的,老師也應該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和專業技能。要讓數學課堂不要死氣沉沉,從而多開展課堂活動,通過互助式的學習方式和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課堂變得生動和活躍起來,讓學生學習變得靈活起來,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的交流,相互的學習。
此外,在數學教學當中,老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不斷地思考與探索,從而提高其好奇心與積極性,在這種合作式的學習氛圍當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數學的教學效率,也能進一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結語
總而言之,在核心素養的時代背景之下,教師在學習過程當中,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積極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開展當中,遵循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不斷地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與能力,教會學生相應的閱讀技巧,進而提高他們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動力,實現教學價值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翠霞.小學生數學閱讀習慣養成與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9(28):71-72.
[2]朱國娟.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剪紙藝術校本課程建設[J].華夏教師,2020(0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