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江城
摘要:物理作為初中學科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和思想素質具有重要作用。但長期以來,在高考政策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使用最多的精力解釋物理相關的知識點,而忽視了學生的有效學習能力,使學生沒有時間表達自己的觀點,最終導致學生產生定向思維習慣,影響和阻礙學生良好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物理;存在問題;應對策略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洶涌浪潮中,有效的教學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素質,這已成為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目標和基本要求。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新嘗試,可以使新時期的物理教師成長為研究型復合型教師。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簡要論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開展有效教學活動的方法和措施。
一、中學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教師缺乏課堂管理,課堂秩序混亂。在課堂教學中,基于討論式教學法不僅要求學生獨立探索,而且要求學生交流自己的探索成果。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輕松中獲得正確的知識。學生之間的溝通過程大部分是在教室里進行的,有些老師在此過程中缺乏監(jiān)督,這使得一些學生有機會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擾亂教室秩序,使教學效率低下。
二、淺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生活素材的方法
1.充分發(fā)揮類比優(yōu)勢,突破抽象物理概念
初中物理課程中的一些物理概念過于抽象和簡潔,學生難以理解。例如,在“靜電場中的電勢”一節(jié)中,教科書將其描述為“電場中點電荷的電勢與電荷量之比”。電場的概念是抽象的,涉及電場強度和勢能模塊。在實際應用中,學生很難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也很難滿足教學要求。由此可見,教師通過類比將“地形”的概念引入重力場,使學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從而提高類比教學的效率。在物理課上,類比可以用于許多抽象概念。
2.加強學生探索性實驗,增加實驗數(shù)量
雖然很多教師和學生都意識到了實驗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種原因,學生實驗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在課堂示范實驗中,為了讓學生的思維跟著老師走,應該積極配合老師,在課堂演示實驗完全結束后,通過再提問、合作交流、閱讀書籍等方式,將實驗結論清晰地總結出來,這對教學效果的實施起著重要的作用。示范實驗要做到實踐性強、趣味性強,但對原理的解釋總是模糊不清、細致入微,不能反映其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特別是在一般的實驗條件下很難實現(xiàn)實驗內容,雖然可以清楚地說“是”,但很難描述“為什么”,往往導致老師不能準確地表達,學生處于模糊的學習狀態(tài)不好的現(xiàn)象。
3.通過競爭激勵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以提高教學質量。當然,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我們還鼓勵通過競爭來學習。通過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比拼,既能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還能在班級內掀起競爭學習的浪潮。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知識學習競賽中表現(xiàn)出學習效果,使學生的學習效果與其他學生進行比較,幫助學生更清楚地掌握和了解自己在知識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和自信心,使學生在提高學習質量和效果的同時趕上其他人。例如,在電這一節(jié)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有一個測定小燈泡額定電功率的實驗。可以讓學生們來分組進行比拼,看看哪一個小組最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可以觀察兩條粗豎線的方向是否相同,然后注意豎線是否垂直于水平桌面和斜面的方向。這種完整的交互式啟發(fā)式教學過程,使學生能夠在啟發(fā)教學中積累知識,鍛煉能力,全面發(fā)展和提高綜合素質。
4.更新教學理念,回歸學生主體狀態(tài)
由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限制,無法有效發(fā)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此,教師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然后進行討論式教學。眾所周知,模型的一切變化都是從思維的變化中發(fā)展起來的。教師要有效發(fā)揮討論教學的作用,首先要轉變教學觀念,回歸學生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學進度應該基于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不是他們自己的主觀教學經驗。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維護師生關系,鼓勵學生,從而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在“物體的質量和密度”教學中,由于質量和密度的概念比較抽象,教師采用討論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引導學生獨立討論本課程的內容,并能運用生活常識進行教學。
結語
初中物理有效教學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它使物理教學效果更加理想,提高了學生的多方面能力。本研究闡述了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含義和特點,詳細闡述了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策略。希望本研究的內容能對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水平有所幫助。只有提高物理教學水平,學生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理解能力和實踐能力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湘輝.新課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5:48+71
[2]許鎮(zhèn).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3: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