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宇
摘要:初中教學方法的改革創(chuàng)新,是適應當前數學課程改革的關鍵一步,同時也是提升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必要途徑。因此,基于新課改背景,數學教師應立足素質教育教學視角,潛心鉆研課程教學方法,積極創(chuàng)新,為學生構建更為鮮活生動的數學課堂,不斷優(yōu)化改革教學內容,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文章聯系實際,簡要就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策略進行分析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教學方法
引言:
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扮演的角色已由課堂的主導者變?yōu)檎n堂中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反思和總結,同學生一起發(fā)展進步,在實際教學中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打造更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數學課堂,提高數學教學的針對性,開展更具個性化的教學活動。在教學中不斷嘗試創(chuàng)新和改革,總結教學經驗,優(yōu)化教學過程,實現學生全方位成長與進步。
一、運用微課教學
教師可以運用微課教學。借助教學視頻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預習,通過由淺入深的預習活動的開展,加強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熟悉程度,同時也能保證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優(yōu)質的線上教學視頻資源引導學生總結知識點,從課堂的教學重難點出發(fā),結合名師的視頻講解,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吸收。基于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從探究活動的開展入手,促進數學教學方法的有效改革以及創(chuàng)新。
以《圖形的旋轉》課程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從不同的旋轉對稱圖案入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分析,從而自主發(fā)現中心對稱與軸對稱圖形的區(qū)別,歸納整理兩種旋轉方式的異同點,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數學教師應重視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有效應用,合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來優(yōu)化數學課堂的教學方法,將抽象化的理論知識轉變?yōu)榻虒W情景,使學生在沉浸式的體驗教學中有效地進行學習和思考,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投影》時,教師可以提前收集生活中物體影子的圖像,并且整理成數學教學課件,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其播放出來,構建投影的教學情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物體與影子的關系,引導學生認識和掌握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和正投影,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指導學生如何掌握不同時刻物體在太陽光下形成影子的大小和方向的方法,將課堂學習的理論知識及時有效地運用到實踐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還能引導學生在情景中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三、借助問題驅動,主動探究學習
初中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應立足初中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合理地設置具有邏輯結構且科學合理的數學問題,充分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地將問題驅動教學方式運用在課堂教學中,從整體上提升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以教學《勾股定理》為例,教師可以基于本節(jié)課的主要知識內容,提出問題來引發(fā)學生思考,發(fā)揮問題驅動的導向性,促使學生主動圍繞問題展開探究式學習。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先對已知內容進行總結:“兩直角邊上圖形面積的和等于斜邊上圖形的面積。”逐步引導學生進入未知的知識去探索:“如何根據勾股定理求出面積”,在問題的驅動下,使學生掌握勾股定理的計算方式,強化初中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運用。巧用問題驅動,將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轉變?yōu)樽灾魈骄康慕虒W方式,教師針對本節(jié)課的數學知識有目的地提出問題,利用問題來引導初中生主動進行探究學習,使學生能夠全面、系統(tǒng)地學習數學知識。
四、利用生活素材,提高學習效率
隨著新課程教育的不斷深入改革,教師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運用的綜合性能力,要堅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為開展教學的基本原則,積極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要緊緊抓住生活化教學的實效性,將數學課程內容和生活情景做到同步融合,深入挖掘生活素材,有效滲透在課堂教學中,營造出良好的生活化教學氛圍,發(fā)揮提升教學質量的實際作用。
比如,在教學《平均數》時,教師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作為教學切入點,如學生周末學習時間的情況、一周的氣溫情況等,將調查結果統(tǒng)計出來再通過條形統(tǒng)計圖的方式表現出來,并逐步引導學生根據條形統(tǒng)計圖分析數據,體會數學知識與生活素材的內在關聯,幫助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提升學習能力。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課堂中深挖生活素材,將抽象化的理論知識轉變?yōu)樯罨恼Z言,能夠舉一反三地將數學理論知識理解運用在生活實踐中,使學生在學習基礎性知識的同時,逐漸形成獨立的思維分析能力。
五、采用多元評價機制開展個性化數學教學
在傳統(tǒng)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師生間交流的機會較少,教師指導學生的機會就更少了。學生理解吸收數學知識基本還是要依靠自身的學習能力,難免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或是找不到自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了踐行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立足素質教育觀視角,數學教師應在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積極改革,從而促進每位學生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數據的收集與整理》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以多人合作小組的形式自行解決統(tǒng)計調查問題。課上由小組代表進行匯報講演,教師在進行點評前先讓學生進行組內自評和組間互評。通過得到不同內容的評價啟發(fā)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從組內自評中反思自身是否吃透了統(tǒng)計相關知識,從組間互評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從教師的點評了解自己目前出現的學習問題和未來需要改善的問題。通過采用多元評價機制使學生可以真正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當中,新穎的評價內容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其學習自信,提高數學教學指導的針對性,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結束語
總之,注重初中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是保證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是提升數學教學水平的保障。基于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從教學氛圍的營造以及多樣教學方法的采用入手保證教學改革的質量,借助這種創(chuàng)新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樊愛華.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數學高效教學策略[J].智力,2020(31):113-114.
[2]朱克梅.新課標背景下的初中數學創(chuàng)新性教學策略分析[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