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乃濤
摘要: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是具有一定難度的科目,但是數學作為基礎性的科目,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和思維能力,為他們以后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當前的數學教學中,想要讓學生能做好數學題,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審題,只有理清了題目的意思,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因此,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應用題審題意識的培養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審題意識
引言:
目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的是解決方法,這樣學生的審題能力就會被忽略,導致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題目的意思,進而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在數學課上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題意識和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審題機會,使他們能夠準確的理解題目的核心,準確解答數學題目。
一、小學生應用題審題現狀
(一)學生的閱讀能力較差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學業壓力相比較而言并不是那么的大,因此他們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娛樂,再加上他們平時閱讀量也不大,導致他們的閱讀能力較差,在做數學應用題時,不能很好的把握住題目的核心,從而產生錯誤的解題方式。
(二)學生做題容易粗心大意
粗心大意的問題,是小學生在做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小學作為學生思維發展的基礎性階段,這個時期的他們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所以,他們在閱讀題目時,容易浮躁不能靜下心來做題,導致他們的數學成績下降。
(三)教師教學方式的單一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采用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更注重的是學生的解題思路,忽略了學生的審題能力,甚至認為學生在審題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歸為粗心問題,更嚴重的還會對學生進行批評,致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消極的情緒。
二、應用題審題意識培養策略
(一)做應用題的狀態
學生在做應用題的狀態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審題能力,如果學生用浮躁的心理狀態進行解題,很容易導致他們解題出現答案錯誤的情況,因此,教師要加強學生解題時狀態的引導,讓學生在解題時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提高他們對題目的理解,使他們能夠更好的解決題目的問題。
(二)知識點的掌握
想要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解決應用題,知識點是他們解題的關鍵,當他們全面的掌握了知識點,再加上他們的審題,會很容易的把應用題解答出來,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在新知識的基礎上關聯上舊知識,教會他們對知識點的分類,幫助他們更好的更全面的掌握知識點,另外,教師還要加強對知識點的重復,加深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使學生能夠更好的運用知識點進行應用題的解答。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設計一系列的三角形知識的題目,讓學生通過做題,逐漸加深他們對三角形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課上教師要反復的對學生強調三角形的知識點,加深他們的記憶,使他們能夠更好的掌握數學知識。
(三)反復閱讀題目
閱讀題目是學生解答應用題的前提,只有把握住了題目中的重點內容,才能更好的解答問題。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在做應用題的時候,一般都是看一眼題目就開始進行解答,導致他們出現解答錯誤的情況,這種現象是不對的,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閱讀題目的訓練,對題目進行反復的閱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讀題習慣,使他們能夠準確的掌握題目中的重點,進而幫助他們更好的解決問題。
例如,在學習《數學廣角—找次品》時,里面有這樣一個問題:有3瓶鈣片,其中1瓶少了3片。你能設法把它找出來嗎?如果有5瓶鈣片,其中一瓶是次品,輕一些,你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如果有8瓶鈣片,其中一瓶是次品,輕一些,你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你們認為到底怎么分,才能既保證找到次品,又能使稱的次數盡可能少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次閱讀題目,了解題目中的重點內容,進而尋找解題思路。
(四)理解題目的意思
在做小學數學應用題時,光靠閱讀題目是不夠的,還要對題目有著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應用題進行解答,學生要學會對題目中一些重要的字詞句的理解,理解偏差就會出現解題錯誤的情況,所以,教師還注重培養學生理解題目的能力,讓學生在閱讀題目時,能夠理解透徹題目的含義,促使他們能更好的解決應用題中的問題。
(五)使用草稿紙動手實操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思維能力還不夠完善,當他們在閱讀題目時,可能不能完全理解題目的內容,這時可以讓學生在草稿紙上打草稿,把題目中的內容在草稿紙上畫出來,進而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題目內容。教師可以有選擇性的對學生進行訓練,逐步培養他們的審題意識和能力,幫助他們更好的解決數學題目。
例如,在學習《數學廣角—雞兔同籠》時,會有這樣一個問題: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條腿。雞和兔各有幾只?在解答這種問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草稿紙上解題,把題目中的已知信息在草稿紙上畫出來,能夠幫助學生清晰的認知題目,從而獲得解題思路。
(六)變換題目訓練學生
當學生學會了一種題目的審題方式時,在遇到相似的問題,他們可能不能很好的理解題目的意思,再加上做題時間有限,學生閱讀題目的速度過快,更加容易使他們混淆題目的內容,因此,教師要加強學生對相似題目的訓練,確保他們在遇到相似的問題能夠輕松的解答,還可以增加題目的難度,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這種方式的運用在培養學生審題意識和能力的同時,還能有效的拓展他們的思維能力,使他們遇到相似問題時能夠很快的解答出來。
(七)利用知識和經驗解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應用題,有的可能很快的解答出來,有的可能長時間做不出來。小學數學的知識是比較簡單的,但是一個知識點可能會在多種應用題中出現,所以,教師要針對性的對學進行應用題的訓練,讓學生通過訓練找到一定的做題規律和方法,當他們遇到沒有見過的類型時,可以根據他們掌握的數學知識和做題經驗去解題,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還能有效的提高他們的審題意識和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良好的審題意識和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解答應用題。想要提升小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必須要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審題方法,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針對性的對他們開展應用題訓練,讓他們通過對各種各樣的應用題的解答,培養他們的審題意識和能力,促進他們思維、判斷和推理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杰.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如何提升學生審題解題能力[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5):133-134.
[2]陳鵬.試論培養學生數學應用題審題能力的策略[J].成才之路,2020(0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