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祥
摘要:在農村的一些學校里,由于區域地理環境及教學資源的限制,導致許多傳統教育方式和手段都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導致小學生對于抽象的數學知識難以進行有效的理解,學生與知識“相距甚遠”,在這種情況下,體驗式教學法應運而生。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學習;體驗式教學;實驗探究
前言
在目前國內的農村小學中,由于缺乏足夠的教育資源,導致學生缺乏實際的學習感觸,其難以深層次的融合課堂氛圍之中,在此種情況下,通過體驗式教學可有效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教師可以采用體驗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使學生能夠通過教師設置的學習情境來體會其知識的根本功能及其用處,從而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關的原理,從而加深對相關的理論知識的認識和領悟。
一、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學生第一次接觸數學這門學科,這時學生對數學尚且還未形成一個完全的概念,這時候教師要注意培養孩子們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更加的充實自己,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豐富自身的學習體驗,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應把體驗式教學和數學教育相融合。教師把體驗式教學引入到了課堂上,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自主能動性,還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和抵觸情緒,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學數學,并為其今后更為深入與廣泛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另外,在小學數學課上,教師積極地把體驗式教學的教育理念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是為了讓孩子們學會獨立思考,讓學生在以后的數學生活中形成自己獨立完善的學習系統,并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數學思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體驗式教學手段,可讓學生們意識到小學數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又讓學生了解了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從而為其建立一個積極的學習動力源頭。
二、體驗式教學實踐策略
1.視頻體驗法
農村地區教育資源相對落后,但在信息技術全方位普及的今天,大部分學校都是可以使用網絡的。所以農村小學的數學教師在授課同時,還要在采集相關的影音資料的基礎上,將當堂所學內容相關的數學以視聽的方式融入到課堂之中,以一種“沉浸式”的數學體驗讓學生切身實地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生動性”,從而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熱情。
例如,教師在教授“認識鐘表”的同時,還可以給孩子們播放一段“認識鐘表”的FLASH動畫課件,讓孩子們在觀看動畫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意義,并加深對其理解。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可以通過自己的體驗來了解自己是否是否能夠遵守時間、自己是否能夠與時間賽跑,在這種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有效激發,從而更愿意自發地去進行學習。
2.圖片體驗法
由于農村教育資源相對匱乏,部分學校其信息化程度也相對較低,因此,最方便快捷的體驗教育模式就是通過圖像體驗來進行。教師獲取圖片的途徑多種多樣,例如:教師自己拍攝的圖片,報紙雜志以及報刊雜志中的剪貼圖片。拿到照片之后,教師要做的就是基于數學教材、聯系實際教學內容,將相關的文字和圖像結合起來,以圖片“激活”文字,作為第二教材。
3.游戲體驗法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將游戲與所學的數學內容相融合,從而加深對所學的數學的認識,從而達到一種“寓教于樂”的效果。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對“角”進行認識的同時,可以將平時所所喜愛的“彈珠”游戲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通過打彈珠的形式來了解相關角度知識。倘若僅僅知識教師單純片面地講解角度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其概念較為難以理解,部分學生便會因此覺得枯燥,而用其本身很喜愛并經常接觸的游戲進行“勸學”,則顯得要自然且有趣很多,這對于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及學習積極性是有很大作用的。
4.角色扮演體驗法
教師在進行課堂講授時,應創造一個相關的教學情境,使其能更好地了解所需的數學知識,并能使其參與其中。教師在創造情境的同時,也要盡可能地接近于真實的環境,既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又使學生將所學的東西和學生身邊的人的日常活動相結合,在學習的同時,也可以運用所學的東西來幫助學生處理現實中的問題。
例如:在進行“分數的初步認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出一個過生日的場景,讓學生們聚在一起扮演“蛋糕”,然后進行“分蛋糕”,給孩子們提出問題,分一半是怎樣聚集,四分之一是怎樣聚集,十分之一又是怎樣聚集。如此以來,學生們便可在親自“分蛋糕”的過程中,在教師所創造的教學情境中,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5.真實任務體驗法
通過對現實中的體驗式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的認識和體驗加深。在小學階段,體驗教育不僅要在教室里進行,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師要給學生安排一個真正的學習課題與任務,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相關的問題,通過對數理的研究,使其對相關的數學認識更加精確,同時也是對其進行培養和提高的一種途徑。
例如:在教師向同學們解釋了四邊形之后,請同學們測量房屋的長度和寬度,觀察房屋的形狀是否為四邊形。在家里做作業時,同學們也許會覺得房屋并不是標準的正方形和長方形,有些區域會很復雜,也很難進行運算。因為都是一些學生自己在現實中碰到的問題,如果自己無法解決,變可以將其寫在紙上,然后交給教師,然后由教師進行歸納總結,然后針對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答。教師不能直接給出答案,而應給出一個撥開迷霧的方向,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進行探究,同時也給了學生一個延伸式的學習機會,讓學生能夠積累更多的關于四邊形的東西。在這種以任務、問題為導向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所面對的問題都是生活很常見的,而且學生在思考中也產生了自己的人生體驗和感悟,這無疑是一種高效且實用的教學形式。
結語
總而言之,運用體驗式教學法進行小學數學教育,既是教育目的的中心體驗,又與小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相吻合。教師應通過多種方式與手段使學生與數學學習的關系更加密切,而這也是新時代學生學習發展所需要的。
參考文獻:
[1]劉汝馨.體驗式學習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21(26):139.
[2]鐘茂宗.體驗式教學于小學數學課堂的重要性分析[J].考試周刊,2021(31):47-48.
[3]張妙葵.體驗式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以”千克、克”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21(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