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振軍
摘要:初中體育課堂上,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化,能夠讓各個主題的體育訓練都很好地展開,學生的相關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都能得到鍛煉,多樣化的教學還能增添體育課程的趣味性,讓體育訓練的效果更好地達成,學生也會有更明顯的運動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多樣化
為了使各個主題的體育訓練都很好地展開,使學生的相關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都能得到鍛煉,增添體育課程的趣味性,初中體育教師要善于透過合作互助優化課堂,利用體育游戲增添學習樂趣,利用多媒體展示技術要點,利用比賽優化教學訓練過程,設計循序漸進的訓練模式。
一、透過合作互助優化課堂
有些運動項目讓學生覺得單一乏味,尤其是那些考驗學生耐力,對學生身體素質有較高要求的項目,學生對于這樣的學習內容往往容易缺乏參與興趣。對此,教師要透過教學方法的優化來轉變學生的固有印象,讓學生對于這些項目有新的認識,并且透過訓練模式的革新,提升學生對訓練過程的參與積極性,達到更好的綜合訓練效果。教師要善于將單一的訓練模式進行調整,可以將針對個體的體能訓練轉變為小組合作的競賽模式。有了這種轉變后,原本的訓練內容變得有趣很多,同時,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會受到激發,大家會更積極地參與到訓練中,學生普遍會有更好的運動表現,并且大家能夠更多地體會到運動的樂趣。各種田徑項目對于鍛煉學生的體能,提升學生的運動素質都很有幫助。但是,不少田徑項目運動量大,對學生的體能和身體素質都有較高要求。教師如果直接組織學生進行各種跑、跳訓練,或者進行耐力訓練,學生可能會產生抵觸情緒,難以充分融入到訓練過程中。對此,教師可以轉變訓練方法,比如將田徑常規的跑步運動拓展為接力賽的模式。在接力賽中,學生需要在短跑中快速將手中的接力棒傳送給下一個人,這能夠激發出學生的合作意識、參與意識、競爭意識、榮辱意識。在接力的過程中,由于每一段短跑的距離不遠,學生不容易感到疲累,反而很輕松地實現了自我突破,尤其是在自己所在的小組取得勝利后,學生會感受到極大的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這些正面感受會進一步激發學生對于運動的熱情,讓學生今后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訓練。透過合作互助轉變了體育訓練常規的模式,為原本單一的訓練過程注入了色彩,也讓學生有了更豐富的學習體驗。這才是多樣化教學對于體育課堂的優化效果。
二、利用體育游戲增添學習樂趣
在體育訓練中,引入一些輕松有趣的游戲,這同樣是實現教學模式多樣化,并且為學生構建高質量訓練過程的方法。單一的體育訓練,尤其是有一定強度的體育運動,這會讓學生有壓力,學生參與的熱情不高。但是,教師如果能夠在各類運動項目中增添輕松有趣的元素,比如,融入一些游戲環節,讓運動形式更加多元,學生的感受會有很大的改變,大家也會積極參與到這些訓練項目中。教師要善于做這種教學調整與優化,多為學生構建開放有趣的課堂,讓體育訓練變得更加輕松有趣。同時,在興趣的激發下,學生在各類項目的訓練中能夠有更好的表現,學生會發現自己的運動潛能,感受到體育訓練的樂趣,這會推動學生對于今后的體育運動都更加積極主動,是教學內在目標的一種達成。學生普遍會覺得田徑項目的訓練枯燥乏味,尤其是那些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的訓練項目,學生很難積極參與。對此,教師可以嘗試將一些游戲元素和訓練項目進行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加入折返跑、接力跑、帶球跑等體育游戲,不但能有效避免學生對單一運動產生的厭倦感,還能提高學生田徑運動的綜合能力。另外,對于初中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拉網捕魚、警察抓小偷、搶球占座等游戲都是他們非常樂于進行的體育游戲,這些游戲還能從多方面鍛煉學生的體能,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達到很好的訓練效果。
三、設計循序漸進的訓練模式
有些對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的訓練項目,教師需要讓訓練過程循序漸進地展開,讓學生逐漸適應訓練過程,以科學的方法慢慢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讓學生有更好的運動表現。教師在制訂訓練計劃前,首先需要全面了解學生的運動狀況,就學生在訓練中可能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行合理預設,并且做好相關預案,避免學生發生運動損傷。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由易到難的推進訓練過程,讓學生逐漸適應難度更大的訓練要求,在掌握正確運動方法和技術要點的前提下,逐漸提升自己的運動能力。教師還需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激勵學生,讓學生克服困難,迎接各種挑戰,不斷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以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以田徑訓練中長跑項目的教學為例。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長跑都有一定難度,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訓練要求,使學生的耐力和體能都得到積極改善,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首先,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確,所謂的長跑并不等于快跑,并不要求學生爭分奪秒,快速跑完限定的米數。反之,長跑是要求學生以勻速的速度狀態跑完全程,學生要把握這個基本要點,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整個距離。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跑四百米,感受一下這個過程。學生在跑步時,狀態不一,有的學生時快時慢,有的學生則把握得很好。跑完后,學生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氣息平穩,也不感覺有多累,而有的學生則呼吸急促,感覺胸口悶疼。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可以進一步鼓勵學生分享各自的運動心得和體驗,讓學生談一談自己整個跑步過程的感受。教師再來結合學生的分享,指出學生跑步時存在的一些典型問題,比如不當的呼吸方式,不正確的跑步姿勢等,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有了這個基礎后,當學生第二次嘗試跑四百米時,感受明顯會好很多,學生更能夠掌握合適的方法,運動起來也更加輕松。
四、結語
總之,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透過合作互助優化課堂,利用體育游戲增添學習樂趣,利用多媒體展示技術要點,利用比賽優化教學訓練過程,設計循序漸進的訓練模式,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成武,謝波,朱鵬程,黃若華.中學體育學科教師培養優秀學生的方法與措施[J].運動,2017(12).
[2]葉景祥.我國學校中學體育課程改革與建設的發展軌跡和趨向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01).
[3]陸頂浩.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多樣化的探析[J].華夏教師,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