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體育運動是學校體育運動的關鍵階段,如今社會對于大學生體育越來越重視,學校希望培養學生的是學生的意識、觀念以及人才的全面發展,一個健康的社會需要健康的人群。在這些年不斷的教育改革中也給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應該被新時代所補充與更新。因此,越來越多的需求表明高校應該通過改革建立更加全面與完善的教學模式,高校中的體育不應該被忽視,反而應該向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體育教學;互聯網技術;多媒體應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進入各行各業,在高校體育教學中也開始發揮重要作用,將互聯網技術與高校的體育教育相結合會推動高校體育的快速進步。想要發揮互聯網技術的巨大作用首先就是要有適配的,且高質量的相關技術環境為背景,只有打牢環境基礎,才能為實現信息技術與大學體育教學的有效整合提供保障。
高的要求意味著更高的投入,各大高校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引進高質量和多數量的軟件、硬件配套設施等,建立起相關平臺,為教師和學生同時提供可利用互聯網進行適合自身發展活動的學習機會,在滿足學生的需求的同時,更加突出體育教學的特點,即更兼具實用性、知識性、娛樂性等,不斷開展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學生更能被吸引而主動通過互聯網方式去獲取相關知識,彌補過去傳統教學的專一性,開闊學生更多更大的視野,在豐富的互聯網資源中找到更多相關體育訓練、管理等更加全面的知識以及注意事項等,這些都有助于創建更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高校體育的教學效率,這就是信息技術惠及體育教學非常好的寫證。
一、互聯網環境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優化策略
互聯網技術的出現,為高校體育的發展提供了一條更加科學更加系統的發展道路,通過融合互聯網技術,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升思維模式,創新教育,構建一個更加良好的學習平臺。
(一)保證足夠資金和技術支持
首先在思想層面上,高校一定要認識到互聯網在新時代體育教學的積極作用,學校一定要給予體育教學充分的重要性認識,提供人力、物力和財力等各方面全方位的支持,為體育教學結合互聯網的形式創造良好的條件。同其他學科一樣,人才和技術是現代化體育教學重要的兩個保障條件,高水平的人才外加充足可支配的資金才能幫助大學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教學平臺。
(二)改革傳統教學關系,構建新時代的教與學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總是更加占據主動地位,由他們來選擇為學生提供怎么樣的學習內容,學習模式,大多數學生只是處在被動接受知識的一面,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率無法得到保障,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性格及興趣或學習能力的區別。而互聯網的出現則為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帶來很好的解決方式,互聯網是資源豐富,包容性極強的社區,鼓勵利用互聯網為體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改革。首先,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及能力,豐富個人閱歷,還可引導和監督學生的網上學習。比如,在進行網球的學習時,同學可先行通過互聯網查閱網球的發展史,著名網球明星及其事件等,這都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下課后,學生和老師可以繼續保持線上交流,為同學答疑解惑,相比傳統模式,節省很多的時間。
(三)提高教師教學素養
作為教師,育人的前提是自我素質的提高,人才永遠是每個時代下最需要的社會儲備,建立完善的人才體系是基礎也是前提。教師是將互聯網技術和大學體育結合的重要媒介,因此體育教師一定要具備相當的互聯網技能。對此學??梢远ㄆ陂_展培訓講座等,第一是鼓勵教師在教學中更多的在教學中融入互聯網技術,第二是開展針對性培訓,幫助老師更加高效的將教學與互聯網結合。此外,學校還可以通過組織相關技術競賽來鼓勵更多的教師積極參與,對于表現優異的教師實行獎勵制度,這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教師們的熱情,鼓勵優秀教學教師開展經驗分享,相互學習,相互進步帶動整個行業的提升與發展。
(四)建立完善的互動式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今社會對于知識的攝取,采用互動式教學方法取代過去學生只有被動接受信息的方式,是互聯網給予教學平臺最大的改革特征。當知識的傳授不再局限于時間與地點,那么教學效率將會得到大幅度提升,當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變得更加頻繁與靈活,可以更大的刺激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學習排球等團隊體育時,更多的線上交流不僅可以幫助教師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還可以幫助組織更多的線下學習機會。有效的組織學生之間進行技術的探討,同學之間分享經驗,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
二、高校體育教學中互聯網技術的實際應用
(一)運用網絡技術制造出專項體育課配套軟件
比如,上跳遠課程的時候,當老師在講臺上專心教課,可是臺下的學生無法想象整個運動的過程,比如每個動作要領等,是很難通過學生個人通過消化理論知識來掌握要領的。如果此時教師擁有配套的演示工具,讓同學們通過電腦進行觀看,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跳遠運動技術和不同動作的印象與了解。具體操作形式可以是,第一,找到專業跳遠運動員的跳遠動作視頻,通過技術手段將整套動作進行分解與慢放,加強學生對于細節方面的把握;第二,可以將視頻收入電腦,便于后期學生隨時查看。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以自行將教師使用的視頻經過同意留有己存,方便個人隨時觀看學習并糾正自己的錯誤動作技術。
(二)運用數據庫建立學生檔案
體育活動中需要教師統計學生的出勤率、各項運動達標率等各個方面的問題,使用傳統的紙質記錄一來查看起來費時費力,需要人工二次加工很多信息,其次紙質記錄不易保存,容易丟失,這對于后面期末等教師進行總結時埋下隱患。使用網絡數據庫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減少了不必要的時間成本。
(三)運用互聯網技術,突破體育教學難點、重點
運用互聯網技術,通過結合教學內容,利用互聯網文字、圖畫、聲音、視頻等于一體的特點,突破教學里的難點。比如跨欄技術,通過分析110米欄奧運冠軍劉翔的視頻,分析各個階段的技術動作,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掌握動作要領,技術中的重難點自然會被有效克服。
結束語
在互聯網時代下,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時不可忽視的,教師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一定要提高自身素質,順應時代發展,在提高自身互聯網素質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采用開放的思想、先進的技術,提升自己的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為高校體育教學事業的改革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陳文佳.大數據時代下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模式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23):109.
[2] 劉向群.探討大數據時代下高校體育理論課教學模式[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9,(01):208-209.
[3] 王晶晶.互聯網時代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初探[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25(05):299-300.
作者簡介:劉治國(1977-4),男,山東泰安人,漢,碩士,山東農業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體育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