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海
摘要:運用設計和技術將文化與產品進行融合,使文化以創意產品的形式進入人們的生活,既是傳承與弘揚優秀文化的創新性途徑,也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當下,對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研究主要強調文化的重要性,如何將文化有機融合于產品中是學術探討的熱門領域,主要集中在文化特征提取、用戶需求分析、設計理論與方法應用三個方面。但很少有人從技術應用視角對文化創意產品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文化創意產品;博物館文化創意;文化傳承;交互技術
引言
在新媒體時代下,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開發是文化創意產業鏈的重要環節,但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文化創意產品缺少藝術性與實用性,以及新媒體技術的融合開發。基于此,文章從新媒體的特征、文化創意產品的現狀、新媒體時代下文化創意產品的策略,以及新媒體時代下文化創意產品的實例分析幾個方面進行闡述,以期促進文化創意產品在新媒體時代下的發展。
1新媒體時代的特征
新媒體是通過互聯網以手機平板電腦、數字電視為媒介等向群眾提供信息或娛樂,且信息呈現傳播渠道多元化的現象,其憑借強大的技術手段,將海量化的信息以簡短精煉的形式存儲在互聯網平臺上,資源可以以一種不限時間地點的方式被群眾所了解。新媒體讓人們進入了信息化數字化時代,通過受眾自動檢索和大數據的精準化推送,受眾群體就可以參與到傳播系統中,使“人人都是傳播者”成為現實。新媒體的大眾化,引起了大眾群體的關注,激發了人們參與社會發展進程的訴求欲望,使其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
2數字經濟時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現狀及瓶頸
數字經濟時代文化創意產業的主要內涵是生產知識與信息,進而賦值于實體物產,這是數字化經濟的關鍵生產要素特征,同時也是數字技術為核心的文創產業主要驅動力。隨著社會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的信息水平不斷提高,數字經濟通過電磁空間的網絡載體,在產業形態上對文創產業的經濟發展與治理模式進行了結構改造,重構了平臺經濟、工業互聯網等諸多融合型產業新業態。其中,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數據價值化是數字經濟結構傳統文創產業的核心特征。近幾年,文創產業由于在創新源泉上沒有文化之根,很難對悠久的中華歷史文化進行文化發掘,導致市面上的產品多千篇一律,缺少特色,同質化現象極為嚴重。即便是投入大量的新技術,如VR(虛擬現實)、巨幕投影、AR(增強現實)等,也僅僅只能加快生產效率與提升消費者體驗,資本效益并不能得到有效超額回報。同時競爭模式的單一性使得文創產業的整體創意并不能持續推新,數字經濟時代由于信息的共享,創意思維在同質化的過程之中,個體產品往往難以依靠以往的價格競爭或者成本競爭的方式勝出。對于整個文創行業的新業態,同質化的創意競爭會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是促使行業整體創新進步;二是優勝劣汰,定位突出、文化發掘力強的文創企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領導者,取得行業超額收益。
3新媒體時代下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策略
3.1文化創意產品設計需注重文化傳承與發展
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設計最大的意義在于傳承、保護民族傳統文化,在帶動當地旅游業發展、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滿足當代大眾的生活需求。傳統文化是歷史的沉淀,是國人價值觀的體現,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數字技術高速發展,帶來了更多方式來呈現不同的創意,如三維動畫、虛擬技術、感應技術等,使得產品以立體化狀態呈現給受眾,受眾可以從不同的感官來接觸文化創意產品。在新媒體時代下,文化傳播更為迅速,更加具有感染力,傳統文化的發展和文化創意產品的發展相輔相成,所能表達的不僅是當地的建筑、風景、習俗,而是在這背后蘊藏的故事,是可以讓受眾深刻的感受和挖掘當地歷史文化精神,是視覺上的傳遞,更是心靈上的情感傳播。文化創意產品從傳統文化中提取元素,加以創新,傳統文化借助于文化創意產品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得以傳播和發揚。
3.2數字印刷技術的應用
數字印刷技術是采用數字技術對文字或圖像內容進行個性化處理,結合印前系統將處理的圖文信息成像于印刷載體上,是一種無需輸出菲林和人工拼曬版的全新印刷方式。其由數字水印、藝術微噴、立體印刷及印刷智能生產管理系統等技術構成,為具有個性化、快速生產、少量多樣等需求的文化創意產品生產提供技術支持。如美國國家美術館的“油畫復制品自助訂購機”利用數字印刷技術實現了油畫復制品個性化定制服務,并結合快速生產的技術特點實現了產品“零庫存”銷售模式,有效地降低了經營成本。
3.3數字化體系管理思維
文創企業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之中,依靠數據收集、數據分析、數據解決、數據跟蹤的方式進行量化管理,就是數字化體系管理。數字化管理在于數據背后的科學性,相對于經驗化管理,可以矯正管理者推斷的失誤概率。數字化管理在整理龐大數據資料的專業化分析和處理能力上,能夠形成規模分類優勢,云數據庫的建立也有利于對文化資源的傳承、創新和傳播。文化消費服務,在物質形態上消弭了版權歸屬屬性,網絡空間較為容易形成盜版文化資源。因此加大數據產權保護非常重要,對文創數據的保護,可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與5G技術,對作品的內容進行標記、存儲、查詢與追蹤,在文化創意資源形成數據資源的過程之中,讓文化數據以數據防護的形態,提高版權維護的證據提取度,保障數據提取的安全性、方便性與可信性。
結語
綜上所述,人們在新媒體環境文化創意產品設計發展研究中,要以弘揚優秀文化的傳統為立足點,堅持創新發展,結合新媒體時代的優勢,利用數據化和科技化將文化創意產品,以不同形式呈現給群眾。將具有歷史感,藝術感、生活感、時尚感的文化產品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中。
參考文獻:
[1]冉彬,杜月婷.新媒介為文創產品開發帶來的機遇研究[J].包裝工程,2018,39(12):176-179.
[2]王一琪.“互聯網+”背景下博物館文創產品的營銷策略[J].科技視界,2021(03):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