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積勇
摘要:隨著國家現代化建設步伐的不斷邁進,社會對體育領域的發展愈發重視,尤其是足球領域方面。作為最受歡迎的體育項目之一,我國足球事業雖在不斷發展改革,但其實際展望仍未達到人們的預期,體育現狀不容樂觀。基于此,立足我國足球教育發展現狀,現就高中體育足球訓練項目的教學現狀和教學策略展開探究,希望提出可行方案,以期提升高中體育足球訓練效果,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建設。
關鍵詞:高中體育;足球訓練;教學策略
足球運動作為國際重要體育項目之一,以其獨特的運動形式和運動魅力深受國民青睞。為了培養學生足球能力和體育素養,足球訓練已經成為了高中體育教學的重點之一。但是基于傳統教學弊端,根深蒂固的應試思維影響,導致高中體育足球訓練問題層出,效率低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創新足球訓練策略,提升足球訓練效果成為了當下所有高中體育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
1高中體育足球訓練教學現狀
高中學生的體育足球訓練不同于職業足球隊訓練,無論是時間上還是體能上都不能達到職業運動員的標準,所以在當下高中體育足球訓練過程中,會出現各類各式的問題限制足球訓練效果。其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體能訓練重視不夠。在足球運動中,體能是一個運動員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支撐足球競技的關鍵因素,一般高中校園足球比賽,都是體能為主,技能為輔。但是調查發現,當下高中體育足球訓練中,教師對學生體能方面的訓練完全不達標,未能充分凸顯訓練價值。第二,足球訓練模式單一。受傳統應試思維波及,以文為主的教學思維是大多學校的特性,這也導致了體育教師和學生潛在忽略體育學科的育人價值,在足球訓練中更是映射嚴重。教師開展足球訓練活動往往是依參而教,基于自身教學能力有限、足球思維不高、學生參與度低等現狀,教師在訓練時往往沒有科學、專業的教學目標,采取的訓練模式也是傳統單一的,缺乏創新力。第三,未形成足球校園文化,獨特的體育文化是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動機,培養學生足球意識和能力要基于學生主觀能動性,只有在自我興趣和自我動力的前提下才能夠激發學生的訓練意識和訓練習慣,但是當下高中足球訓練,教師并未將之衍生為校園獨有的文化背景,足球競技和比賽未能向專業防線發展,存在一定“娛樂”性。
2高中體育足球訓練教學策略
2.1明確訓練目標,加強足球體能訓練
體能是支撐足球競技能力發揮、發展的先決條件,同樣是足球競技運動的“物理”支持。眾所周知,足球是一項運動量劇烈的活動,既要具備良好的技能素養又要具備充足的體力支撐,速度、爆發力、耐力等因素缺一不可。高中體育教學,若想強調足球競技的專業性和功能性,對學生展開體能訓練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教師首先要明確體能訓練的目標和標準,制定相應的訓練規劃和板塊。以力量訓練為例,力量訓練主要包括最大力量和瞬間力量(爆發力)兩方面。經調查研究,高中生的年齡符合最大力量的二次增長高峰,在這一階段對其展開訓練,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針對最大力量訓練,傳統的訓練方式一般為舉杠鈴、俯臥撐、負重跑等形式,此法雖然有效,但是缺乏了身體對抗因素。因此,在展開訓練的同時,還要結合身體對抗增設相應環節,并注重間歇性的訓練原則。針對爆發力訓練,教師則要明確訓練目標,爆發力的訓練不同于最大力量訓練,要求身體在最小符合情況完成潛能的激發。因此,教師要注重訓練次數和訓練質量,促使訓練效果的最大化。除此之外,體能訓練標準還包括速度訓練、耐力訓練等,要求教師都要基于學生實情制定符合發展需求的訓練規則和模式,促進體能訓練效果的最大化,提高學生足球能力。
2.2豐富訓練模式,培養學生訓練興趣
枯燥性和疲勞性是足球訓練的低效因素,再加上高中階段學生文化課學習壓力較大,導致在足球訓練過程中,很難將精力投放其中,容易造成敷衍化的訓練行為,這不利于訓練實質效果的提升。針對這一現狀,教師要從興趣和模式方面入手,通過豐富模式、調動興趣的手段刺激學生的訓練感官和訓練情感,基于趣味因素推動有效訓練活動的開展。例如,針對足球技能訓練,掌握高超的運球、停球、傳球、射門等技能,成為足球大神是每個高中生都渴望的實情,但是嫻熟的技能固然離不開相關訓練活動的加持,往往技能訓練還沒有進行一半,學生便半途而廢了。因此,體育教師要學會變通,不僅變通思路,還要變通模式。比如,在展開相關運球技能的訓練時,教師可以將傳統的運球行為融入游戲元素,把枯燥的訓練情境改為效能不變的游戲環境,具體布置可參考如下:首先設置游戲主題為“帶球奪旗”,基于組間同質原則劃分對抗小組,藍方和紅方。然后雙方小組分別選出突進隊員和攔阻隊員,以各方旗標為目標展開角逐,各隊狙擊成員可在規則允許內干擾對方突擊隊員,而突擊隊員丟球則需重新開始,最后以率先奪旗成功方判勝。這種豐富訓練模式,轉變訓練思維的方式,及加強了訓練的對抗心,又激發了學生訓練興趣,隊訓練效果的提升大有裨益。
2.3增設社團比賽,構建校園足球文化
足球的最終魅力展現于競技之中,高中足球訓練同樣如此,只有學以致用才是教學的最終愿景。想要吸引學生參與足球訓練、熱愛足球訓練,需要教師和學校的雙方協同,以足球社團的形式和組織競技比賽的方式構建校園足球文化,加大足球運動的影響力,形成校園魅力標桿。屆時,學生不僅會積極參與訓練還會主動參與訓練,這樣的訓練情境是所有人都想看到的。足球社團的建立需要學生在遵守學校規則和保證文化課成績的前提下建立,需要教師和校方的協助,促使社團規模正規、社團環境良好,對學生可以起到促學意義。在社團活動中,不僅僅能夠促進學生的訓練效率。還可以培養其交際能力、團結能力、處事能力等人格素養。另一方面,足球競技比賽可以基于校園內展開,也可以結合校際聯合模式,形成校間對抗,擴大足球運動影響力,以此促進足球文化的構建和發展,形成獨特校園旗幟,以文化影響力推動訓練效果的提升。
結束語
總之,新課改的實施促進了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化,在高中階段展開足球訓練并提高訓練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訓練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加強自身教學水平,還應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實情制定更為完善訓練策略,促進學生足球意識和能力的提升,打造獨特的校園體育文化。
參考文獻:
[1]郭健.高中足球教學訓練存在問題及其對策[J].高考,2021(09):163-164.
[2]孫渡僑,陳趙國.淺談高中體育足球體能訓練的策略[J].田徑,2021(0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