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言燕
摘要:小學是學生自我價值意識與道德意識形成的關鍵階段。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當充分結合小學生的個性發展特點,將德育與班級管理工作進行深度融合,逐漸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價值與道德意識,將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充分貫徹至日常班級管理工作當中,為學生創設積極的學習生活環境,為其日后的良性發展奠定基石。文章為小學階段,班主任如何實行德育教育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
小學階段的學生因受其個性發展的影響,自我約束意識與學習意識還未完全形成,正是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思品教育主要是指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個人行為意識、愛國主義情懷等多個方面進行全方位培養,為學生未來的良性發展培養優秀的個人素養以及良好的社會品質。
一、開展主題班會,促進學生提升道德修養
主題班會活動作為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活動項目之一,更是班主任開展德育的重要載體。想要切實加強對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不應當僅將德育停留在理論教育階段,還應當為學生開展豐富的德育實踐活動,借助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團結意識、責任意識等優秀的個人修養以及社會品質,為學生未來的良性發展奠定基石。
例如,在班會活動中,班主任首先應當合理選擇班會主題,并且秉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將現階段社會中、網絡中影響比較廣泛的熱點道德問題作為班會主題。如“當地的環境污染現狀調查”“本校學生文明禮貌用語應用調查”等。并能夠充分發揮在活動中的主導作用,讓學生能夠結合主題,自行借助網絡資源、課外資源、當地的實際社會現狀等多個方面搜集相關資料,對所調查的問題進行全面剖析,通過學生的實踐引發學生對問題的深思,將德育教育深化至學生的意識中,并能夠充分體現在其日常行為中,進而提升德育教育之效。
二、基于日常教學,關注學生情緒健康
在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應當加強對學生家庭教育的重視,加強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以及情緒上的階段波動,充分借助微信群、家校通等溝通方式與學生家長進行有效溝通,詳細了解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與學生家長共同分析導致學生情緒變化的原因,并及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心理引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例如,在階段性考核結束之后,班主任應當結合學生的考核成績,重點關注成績浮動較大的學生近階段的學習狀態與情緒狀態,并及時與其家長取得有效溝通,共同尋找導致學生情緒波動的主要因素,并與家長共同探討幫助學生自我調節的有效措施,并指導家長與學生逐漸建立有效溝通,通過家校溝通努力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三、尊重學生個性,發揮德育化人功能
小學生受其個性發展的影響,自我約束意識與學習意識還未完全形成,在日常生活、學習中遇到感興趣的事情難免會忘乎所以。作為班主任,在面對比較頑劣的學生時應當保有足夠的耐心,給予其正確的心理疏導,充分考慮小學生的成長特點,為學生制定完善的班級管理制度,充分發揮班干部的榜樣作用,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榜樣,營造良好的德育環境。從班主任教師層面來講,要起到模范表率的作用,尤其在師德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因為小學生年齡小,他們對教師有一種先天崇拜心理,這就要求教師做好示范榜樣,在學生面前樹立為人師表的形象,成為學生做人的榜樣。
例如,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首先應當充分做好表率,主動遵守班級相關管理規定,并建立互相監督制度,借助班會活動對學生與教師近期的表現進行評價,班主任結合評價結果,與學生一起制定下一階段的德育活動主題目標,如保護環境、以禮待人等,通過師生共同努力,一起完成活動目標。這樣的活動方式,不僅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環境,同時能夠有效地提升班級的凝聚力,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與責任意識,同時能夠將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進而提升德育質效。
四、利用角色扮演游戲,引發學生道德共鳴
在德育過程中,如果單純地采用講述式的教學方法或案例教學方法很難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德育思想的內涵。在情境教育過程中,班主任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幫助學生實現虛擬角色的代入,有效增強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的實際體驗,更加真實地體驗情境內涵并引發學生的道德共鳴。這種角色扮演體驗式情境教學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知,通過扮演幫助學生達到一種身臨其境的狀態,在創設虛擬情境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借助多種角色,站在不同人物角度對同一件事情獲得不同的體驗,要深刻體會到不同角色需要承擔的相同或不同的道德要求,切實領悟德育的內涵和意義。
五、借助多媒體,創設不同的德育情境
班主任必須深刻意識到德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針對農村小學生開展德育指導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信息時代的發展優勢來推動德育的改革發展,借助現代化技術創設豐富的德育情境。在不同學科和不同階段的教育活動中擁有大量的德育素材,班主任要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借助多媒體創設不同的德育情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如針對低段學生,主要是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視頻播放趣味性的德育內容,借助兒歌的形式展示洗手穿衣的正確步驟,這種趣味性的學習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在培養學生公德意識的過程中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對高段學生來講,道德與法治課程教育主要是引導學生形成開闊的視野,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強化學生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等。小學班主任要借助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內容,如各種工業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場景將會給學生帶來較大的視覺沖擊力,這對學生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借助生動形象的情境教學,學生也將對傳統文化產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全面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進一步提高德育工作的開展效率。
六、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班主任作為學生成長與學習道路上的指引者,在開展思品教育過程中,應當轉變以往的思品教育形式,將班級管理工作與思品教育進行有機融合,引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價值觀,培養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意識,進而實現對學生德育與智育質效的雙重提升。
參考文獻:
[1]郭麗敏.助學生全方位成長:核心素養下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路徑[J].讀與寫(教師),2020(3):1-2.
[2]陳秋花.核心素養下全面關注學生的成長: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J].小品文選刊(下),20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