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關鍵詞:情境教學;旅游地理;應用對策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職業教育的根本目標發生了巨大變化,中職旅游地理課程也應當圍繞全面育人、全程育人開展具體工作。中職旅游地理課程教師應當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手段,爭取構建出高效的地理課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和個性化的學習空間。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保證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從根本上優化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地理綜合水平,協同每一位學生全面進步、全面發展。
一、情境教學法的內涵闡述
(一)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導入或創設生動、形象、具體的場景,改變學生對相應課程的學習態度,進而達到不錯育人效果的教學方法。通過情境教學法,學生能夠感悟到不一樣的知識魅力,同時也能夠更好地理解教材、教輔資料等,其核心就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
(二)地理情境教學法
地理情境教學法是情境教學理論、旅游地理學科特點與旅游地理認知規律的整合,其運用具體的手段傳播實質性的知識,能夠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深層次探索,能夠為學生帶來滿足情感的學習體驗,能夠從理論教學鋪墊過渡到教學活動。
二、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旅游地理課程中的應用對策
(一)做好教學設計
關于課程教學目標,中職旅游地理教師可以進行預先設計,也可以結合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實際情況具體設計。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虛擬教學環境下體驗旅游活動中的地理知識,以“旅游地貌不同,產生不同的旅游活動”啟發學生,有效實現具體的知識、技能、情感與價值觀教育目標。
關于課程教學內容,中職旅游地理教師可以結合教材、教輔資料、網絡資源等進行授課,一方面,搭建一個生動、形象、趣味十足的具體場景,讓具象化的知識降低學生學習難度,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自主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實踐。
關于課程教學評價,中職旅游地理教師可以結合多種評價方式展開,具體包含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等。學生在情境中的感悟是評價的一部分,學生在情境活動中的參與程度是評價的一部分,學生的最終收獲也是評價的一部分,這樣一來,學生能夠通過教學評價自省、自查,自然能夠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二)協同學生參與
中職旅游地理教師應當轉變教育觀念,尊重學生的實際需求、實際情況、實際水平,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癥下藥,以此協同學生參與旅游地理知識學習。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展示旅游與地理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帶著旅游視角看待地理知識,一方面增強地理知識的親和性,另一方面降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難度。此外,教師還應當做到“松弛有度”,該約束學生聽課時采用情境教學法吸引學生注意力,該放權學生自主實踐時讓學生構建情境、讓學生置身于情境,一方面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情緒,另一方面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三)組織多元活動
實際授課過程中,中職旅游地理教師可以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為例,地理教師可以針對“東北旅游區”這一部分提出問題:如何設計屬于東北旅游區的精華旅游線路?引導學生在課堂中思考和探究,學生也將通過對該地區的知識整合、對該地區旅游景點的篩選得出最佳路線。以構建具體場景為例,地理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實施教學,在講解“西南旅游區”這一部分內容時,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不一樣的喀斯特地貌,進而對整個旅游區的資源和地貌進行總結論述,學生也將能夠了解和掌握西南旅游區的地理條件和旅游特色。此外,地理教師還可以布置情景化的課后作業,讓學生進行旅游地理事物的調查、觀察和實驗等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讓學生在更加豐富的地理知識中全方位觀察、深層次探索,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地理水平。
三、結語
總而言之,情境教學法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具有積極意義,中職教師應當借助情境教學法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用其還原真實的地理場景,用其吸引學生學習和感受。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多元化的教學活動,讓情景教學以多種形式出現,改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態度,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通過以上三個步驟,學生定能夠感受到地理知識的魅力,進而能夠養成良好的地理學習態度與習慣,久而久之,中職學生也能夠獲得專業上的進步與成長。
參考文獻:
[1]李龍梅.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中職旅游地理教學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J].南方農機,2020,51(07):198-200.
[2]劉志.職業學校創新教學模式分析與探討——以《旅游地理》課程為例[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22):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