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仲麗
摘要:目前,農村區域為了實現教育資源優勢集中,很多學校實施了集中辦學措施,從而形成了一批農村寄宿制學校。然而,低年級的小學生剛剛開始求學生涯就開始離家住校,新環境的陌生感導致學生不能盡快的適應,在學習方面也難以快速的融入到集中式的學習中,尤其是對數學的學習上缺少興趣,難以保證課堂教學效率。對此,為了改善農村寄宿制學校數學教學現狀,文章中探索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優化的途徑。
關鍵詞:農村寄宿制學校;數學教學;優化途徑
農村地區的面積比較大,村落之間的學生數量不大相同,為了對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集中力量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建立了農村寄宿制學校。雖然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立為新時期教學模式的實施帶來了諸多的便利,在學生學科學習方面提供了較大的幫助,但是由于學習環境的變化,剛剛接觸系統性學習的低年級學生還沒有完全的適應,在數學學習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困難。所以,現階段必須探索出一條符合農村寄宿制學校的數學教學模式。
一、調整教學思路,培育學生自主預習的習慣
在農村寄宿制模式之下,學校必須完全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自學、互學、講學模式。在數學學科教學的時候,以學生自主預習、復習為主,以教師點撥為輔,但是學生若想獲得更多的知識還需要通過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因此,在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在自主預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習慣。由于低年級的小學生剛剛開始寄宿生活,還缺乏適應性,對于新的數學學習模式還不能適應,此時如何幫助學生真正的學會自主預習,則是教師當前需要考慮的問題。以《認識圖形(一)》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學可以為學生布置自主預習任務。因為寄宿制模式下,學生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在校園中度過的,低年級小學生的課余時間比較豐富,教師就可以利用好這段時間引導學生進行集體預習,指導小學生的預習方式,并告知學生學習內容的重難點,通過個人預習與集體預習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心理上有一個適應,在課堂學習的時候自然可以快速的融入到學習之中。
二、調整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數學課堂上,質疑提問則是學生發現問題的開始,也是學生創新的契機。寄宿制模式之下的學生接觸的事物比較少,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生活經驗比較少,在數學課堂上存在著很多的疑惑。所以,作為數學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好奇好問出發,引導學生敢于思考、敢于提問,在班級中營造良好的提問氛圍。同時,為了幫助學生在數學知識框架構建的過程中發現其中的規律及發展,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梳理,這樣就可以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同時,對于低年級小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還需要為學生傳授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在分析、綜合、假設、比較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解題方法。以《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課的教學為例,在課堂上教師將實驗探索的空間留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質疑,接著讓學生舉例進行答疑。面對加減法知識,學生會通過自己嘗試、實驗、交流,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既可以豐富低年級小學生的感性認知,還能夠使得學生體驗到成就感,更能夠幫助低年級小學生消除對寄宿生活的陌生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數學學習之中。
三、實施分層教學,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點
通過多年教學實驗探索證明,因材施教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的進步。因為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發展尚不夠健全,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差,在學習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為了幫助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組織數學教學工作。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教師需要通過課堂小測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分層,并為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這樣既可以使得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獲得成就感,還能夠使得學生能力強的學生得到提升與鞏固。以《表內乘法(一)》一課的教學為例,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學習任務,如: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需要認識乘號、會讀會寫乘法算式;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需要在此基礎上通過觀察、比較、分析、討論、歸納的方式推相同加數相加與乘法之間的關系,明白實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的道理。通過這樣的分層學習,既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點,還能夠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四、創設教學情境,豐富數學課堂教學的資源
目前,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立是為了實現教育資源的集中,但是同城市相比,農村學校的教育資源依舊不足。在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為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教師則需要從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著手。雖然農村學校缺乏優質的教學資源,但是農村有著豐富的鄉土資源,在數學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就要合理的運用這些想入資源,從小學生熟悉的生活著手,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幫助學生高效的學習數學知識,減少學習數學方面的難度。以“認識人民幣”一課的教學為例,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創設生活化情境,組織學生到農村的集市購買生活中常見的農作物,如青稞、玉米等,這樣既可以使得學生意識到農作物的價格,還能夠深化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這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十分的有利。因此,對于農村寄宿制低年級小學生的數學教學,教師需要善于運用生活中的教學資源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數學課堂的活動,改變農村寄宿制學校數學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現狀,全面提升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水平。
結束語
總而言之,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立,對于小學生的學習既有諸多的好處,但也因此引起了諸多的問題。數學作為小學教育最為重要的一門學科,低年級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存在著諸多的困惑,這就影響了農村寄宿制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意識到寄宿制學生的特點,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不斷的縮短學生之間的差距,以此來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從而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鐘小虎.農村寄宿制小學數學微課教學策略[J].天津教育,2020(12):38-39.
[2]張偉.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關愛農村小學寄宿制留守兒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