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宏興
摘 要:實驗是化學學科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于整體的教學效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化學課程的改革過程中,生活化的實驗教學模式得到了初中化學教育者的關注和重視。基于此,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生活化的意義進行簡述,并從選擇生活化實驗主題、引進生活化實驗藥品、使用生活化實驗器材、建設生活化實驗場地、創設生活化實驗情境、設置生活化實驗問題、布置生活化實驗作業等方面探索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生活化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生活化;意義和路徑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4-002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4.007
在基礎教育改革進程逐漸深入的過程中,生活化教學理念成為促進化學教學發展的指導思想。而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生活化教學路徑進行探索和分析,是為了尋求化學實驗教學的創新發展之路,使得學生能夠在貼近生活現實的教學模式中鍛煉實驗技能、提升化學素養。接下來將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路徑進行分析,以此促進化學實驗教學的發展和進步。
一、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融入和滲透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對初中生的發展和化學教學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將抽象的化學概念和公式轉化成更加淺顯易懂的生活理論,讓學生在實驗中樹立起學習信心,有助于培養他們的積極思維。其次,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探索生活化教學路徑,也能夠活躍實驗教學的氛圍,讓學生與教師及其他同學和諧相處,從而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體會化學知識的奧妙。最后,在實驗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教育理念,也能夠提升初中生的綜合能力,讓他們在自主參與和實驗探究中不斷發展包括創新精神、理解能力、探究素養和實踐能力等在內的綜合素質,從而真正建設起有效的化學實驗教學模式[1]。
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生活化的路徑
(一)選擇生活化實驗主題,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
一般情況下,化學實驗都具有特定的主題,而在初中階段的實驗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夠制定生活化的實驗主題,那么初中生參與實驗過程的興趣就會極其濃厚,在這一觀念的影響下,教師選取教學內容、確立教學主題的角度也應發生轉變。在開展實驗教學活動時,為了激發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教師可以選擇生活化的實驗主題,根據初中生生活的環境、現有的知識儲備等元素確定實驗的主題,并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現象中提煉化學概念、解讀化學公式,將難理解的化學概念轉變為貼合現實的生活現象,以具象替代抽象。由此,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能被充分調動起來,隨著學生學習興趣的增強,實驗教學的效果也超越了預估的水平。不過,在應試制度的重壓下,大多數化學教師對于化學實驗的重視程度都不足,或是直接剔除實驗環節,或是以教材中的內容為開展實踐的唯一參考依據,而沒有對實驗教學進行精心的設計,也沒有從學生的實際生活提煉實驗主題,在這種機械式的化學教學模式中,學生很難提起興趣。因此,為了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實驗教學中、促進化學實驗教學的整體發展和可持續性進步,教師可以在明確實驗教學目標、全面解讀課內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從初中生的實際生活尋找實驗主題,借助線上問卷調查小程序等形式,了解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化學學習經驗,在此基礎上確定實驗主題、布置實驗任務,讓學生通過實驗研究,分析生活現象中蘊含的化學知識,使他們掌握分析生活化學現象的技巧,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初中化學的實驗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引進生活化實驗藥品,鍛煉學生的實操技巧
通常情況下,化學實驗的順利展開要依托于豐富的實驗藥品,同時化學實驗對于學生的實際操作技巧具有較高的要求,只有他們的實操技巧向著更加熟練的方向發展,化學實驗教學的效果才能不斷加強。因此,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中,為了鍛煉學生的實操技巧,教師可以引進生活化的實驗藥品,豐富實驗教學中的藥品資源,以生活中常見的藥品替代化學試劑,為學生的實際操作提供便利,讓他們在實驗中觀察生活藥品的化學現象,使他們在逐漸熟練的過程中全面了解生活藥品的化學屬性,這就有助于鍛煉他們的實際操作技巧和手法[2]。再者,教師也要盡量選取無明顯危害和安全風險的生活藥品,帶領學生分辨不同藥品的實際功效,以此增強他們辨別實驗素材、展開實際操作的能力。然而,在具體的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個人化學素養不強、實驗能力薄弱等原因,使教師形成了按部就班的固化心理,他們在實驗教學中會照抄照搬教材中的內容,既沒有對其進行合理的改進,也沒有找尋化學藥品的生活替代品,這樣不僅局限了實驗教學的發展,也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模式,不利于學生在實驗中進行實際操作。
針對初中生實操技巧不熟練、化學教學模式僵化的現實問題,教師可以在開展實驗教學活動之前,對實驗中所需藥品的成分進行分析,選擇與化學藥品具有同樣屬性的生活藥品,將其作為學生在實驗中的材料,為學生的人身安全建立防護墻,讓學生利用安全的生活藥品展開化學實驗,促進實驗的順利展開。同時,生活化藥品的種類繁多,教師引導學生在實驗中應用生活藥品,也能豐富學生的體驗,讓他們在不同藥品的融合和反映中,體會到實驗的樂趣,從而使他們在反復實驗和求證的過程中擁有愈發熟練的操作技巧。
(三)使用生活化實驗器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是一個人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前提條件,它不僅能夠增強人的生命力,還能夠為人的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將這一理念滲透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從實驗器材入手,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教師可以使用生活化的實驗器材,帶領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搜集材料和道具,幫助學生利用生活閑置物品制作實驗儀器,通過開展課堂手工制作活動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制作生活化器材的技能,使得他們能夠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探尋化學知識的真諦,讓他們在制作和使用生活化實驗儀器時源源不斷地迸發出創新靈感。
可是在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中,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教師未能在實驗教學中廣泛地引入生活儀器,他們既沒有直接引入生活中常見的器材,也沒有指導學生利用生活實物制作實驗儀器,這樣學生就失去了動手操作和實踐的機會,阻礙了學生創新發展的步伐,不利于學生實現全面進步的目標。
針對以上提到的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可以在尊重化學實驗教學具體要求和初中生實際需求的基礎上,組織生活化的動手操作活動,在實驗教學中引進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廢棄材料,結合具體的化學實驗課程教學要求,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制作符合規格和自主探究需求的實驗器材,從而為化學實驗提供多樣的儀器,強化實驗教學的多元性,以此培養和增強初中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操作能力。
(四)建設生活化實驗場地,拓展實驗的教學范圍
實驗場地對實驗教學的效果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如果教師能夠開辟除化學實驗室之外的實驗場地,那么不僅能夠拓展實驗的教學范圍,還能夠調動初中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綜合化學實驗課程教學的真實要求,生活化的實驗場地成為拓展教學范圍的首要選擇。因此,為了拓展化學實驗的教學范圍,提高學生在實驗課堂中的參與度,教師可以建設生活化的實驗場地。一方面,教師要深入解讀化學課程中提出的具體要求,選取能夠契合要求的實驗場所;另一方面,教師也要關注生活場地的安全性以及與學生的相關性,綜合上述因素后,最終確定開展實驗活動的場所,讓學生在廣闊的生活場景中展開化學實驗,能夠隨時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探究化學現象。以此,學生就能形成生活化的學習意識。同時,在生活化場地的影響下,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固化印象和傳統認知形式也能得以破解,他們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實驗活動,并自主應對實驗中遇到的困難和阻礙。但是,在初中化學教學的現狀中,絕大多數教師都以教室或者專門的化學實驗室作為實驗的主要場所,既沒有充分考慮實驗教學的具體內容,也沒有分析初中生的實際需求,這就局限了實驗教學的范圍,也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初中生的開放性思維。針對當前化學實驗教學范圍較小、學生思維受限的問題,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建設實驗場地,借助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區域,并在明確實驗教學目標和要求的基礎上,讓學生在社區、家庭等不同的場所中展開實驗,有效利用生活化的周邊資源得出化學結論,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驅使他們將生活元素與化學概念聯系在一起,以此增強其化學素養和科學精神[3]。
(五)創設生活化實驗情境,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學生對化學概念和理論的理解程度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實驗效果,如果學生能夠充分理解化學概念,那么他們就能在實驗中靈活地運用理論知識解釋化學現象,而對于處于思維成長期的初中生來說,情境化的教學模式則是促進其深入理解化學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有效方式,為了增強初中生的知識理解能力,教師可以創設生活化的實驗情境,從現實生活中選取某一事件、現象等作為創設情境的資源,利用講故事、播放新聞視頻等多樣化的方式,在課堂上創設生活化的實驗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符合認知的生活化情境中明確實驗要求和實驗目標,使得他們能夠在常見的生活場景和意境中調動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不過,部分化學教師對于化學實驗教學的認知不清,他們認為化學是自然科學學科,化學實驗就必須嚴格按照教材中的步驟和流程展開,這就給化學實驗教學附上了一層夾板,所以教師也就沒有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實驗情境,學生也就一直沒有深入地理解化學概念,自然不能靈活地運用化學知識展開實驗。對此,為了強化實驗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將增強學生理解能力作為一個教學目標,引領學生進入生活情境,以直觀化、形象化的方式呈現化學概念、實驗過程和實驗結論,幫助他們深入體會化學知識的內涵和其外在表現形式,使得他們能夠在生活情境中挖掘化學知識點、明確實驗中具體流程和操作方式的實際價值,長久以往,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就會逐漸加深。
(六)設置生活化實驗問題,提升學生的探究素養
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驗證化學理論,還要求學生能夠發現并解決生活中的化學問題,這就對學生的探究素養提出了較為嚴格的要求。因此,為了提升初中生的探究素養,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設置生活化的實驗問題,以問題串或者化學問題單的形式呈現與現實生活有關的化學實驗現象,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化學現象,讓他們在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的引領下明確解決化學問題時所需的實驗器材、實驗用品等,從而展開科學探究。但是,在現有的化學實驗教學體制中,教師通常不會為學生提出生活化的實驗問題,而是要求學生驗證教科書中的化學理論。在這樣的實驗教學模式中,學生不僅不能提升探究素養,甚至會產生消極的情緒,不利于增強他們的實驗效果。所以,教師可以在全面分析和考證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引出與其生活緊密相關的熱門化學問題,選取官方媒體平臺中的新聞案例、廣播視頻等等,將其作為實驗課堂教學資源,據此向學生提問,激活他們的認知思維,促使學生樹立起生活化的學習意識,讓他們將化學問題放置于廣闊的生活場景中進行思考。由此,學生就能在科學實驗中提升探究素養。另外,在學生的探究素養不斷加強的背景下,初中階段的化學實驗教學也能取得卓越的成效。
(七)布置生活化實驗作業,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除了課堂教學之外,學生的課余時間也成為指導學生開展化學實驗的絕佳時機,這對于鞏固學生的化學基礎、鍛煉其實踐能力也具有促進作用。因此,為了拓展實驗教學的范圍,強化初中生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布置生活化的實驗作業,借助微課視頻、公眾號等載體,設計和布置作業,帶給學生新鮮的體驗感,給予學生自主實驗和探究的機會,讓他們自主選擇生活素材展開化學小實驗,從而增強他們應用化學理論知識的能力[4]。然而,大多數教師都不會在實驗教學中布置生活化的作業,也不會根據實驗教學的內容精心設計作業內容。在這樣的實驗教學模式中,學生很難增強解決實際化學問題的能力。針對學生缺乏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這一弊端,教師可以在考量安全因素和現實可行因素的基礎上,為學生布置能夠在家庭中完成的實驗作業,讓他們在與家長的通力合作中探索化學問題,以此不斷提升他們應用化學知識的能力。在這樣的實驗教學模式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效果也會不斷加強。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階段的化學實驗教學中探索生活化的路徑,不僅能夠創新化學實驗教學的形式,還能為實驗教學帶來更加豐富的素材和資源,從而推動其發展和進步。基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重要作用,教師可以針對化學實驗的主題、用品、器材、場地等元素,探索生活化的替代品,使學生能夠在熟悉的生活資源中不斷提升化學實驗能力、理解能力等綜合性的素養。
參考文獻:
[1] 楊巖云.初中化學實驗生活化教學實踐研究[J].速讀(下旬),2018(1):211.
[2] 覃靖朝.談初中化學實驗生活化的有效設計[J].新課程(中學),2019(7):79.
[3] 李愛珍.談生活化初中化學實驗的設計[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42):87.
[4] 韓萍.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生活化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7(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