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有芹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情境創設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工作者認識到傳統教學理論不適應現代學生時代的要求,需要尋找新的課堂教學形式培養創新人才。新的教學標準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主體作用,教師要發揮導師作用,使課改為良性循環狀態。創造與新課程要求相適應的環境,高中生物教師以課本知識為基礎,創造條件讓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從而達到高中生物教學的目的。
一、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情境創設遵循的原則
1發展性原則
在新環境下,教育活動必須在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發展,以充分發揮其成果。因此,當學生在生物學校遇到問題時,由于他們的能力,他們無法獨立解決問題。這是發展課堂教學條件的原則。它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調整他們的思維,更好地闡述他們解決問題的觀點。這一原則使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現新問題,拓展思維能力,培養認知追求和針對性思維。
2啟發式原則
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深入分析、思考、研究和解決問題,提高學習能力。因此,高中生生物教師在創造課堂教學環境時,必須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了解本課程的教學任務,并感知生物知識的內容和價值。
3生活性原則
生物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應用性,應用廣泛。高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知識,運用生物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創造有利環境的過程中,應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生命元素,讓學生在生活中更積極地學習生物知識。
二、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有效教學策略
1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
高中生物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可以將教育內容與生活元素相結合,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精神,積極融入課堂,用生活現象來認識生物知識,提高生物學習能力。
以‘光合作用原理及應用’為例,老師首先向多媒體設備的學生展示一組精美的景觀圖像,然后問:‘你在現實生活中見過植物光合作用嗎?’讓學生記住現實生活,逐步開始學習。“科學家是如何發現光合作用的?”讓學生們看到比利時博士范赫爾蒙特關于柳樹實驗的計算機模擬,并提出問題。觀看之后,討論一下范赫爾蒙特實驗的結論吧?然后,研究小組介紹了普利斯特和英格豪斯模擬實驗的結果,以擴展課程。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非常積極地學習生物知識,逐漸了解自然現象,感受生物學習與生活的聯系,進而更加積極地學習生物知識。
2 在課堂教學中創造懸念
教師在高中應用生物教學方法時,應利用學生的臨界心理狀態,調動、增加學生對后續知識的興趣,逐步形成他們對后續知識的需求。在職教學策略是讓生物教師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創造課堂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緊迫感和焦慮感,積極融入教學環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方法能滿足學生的需要,確定課堂教學條件,在學生與學生的合作下完成教學任務,實現高中生物教育的目標。
3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故事性情境
在學校建立生物環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文字、生物學史、紀錄片等方面的知識結合起來。從高中生物教師的角度來看,他們有較全面的基礎教育,但如果班上的學生只是講解生物知識或實驗步驟,這樣的教學方法會令學生覺得生物學習沒有樂趣。營造良好的歷史環境,大大滿足學生的興趣、心理需求等因素,改變課堂教學氣候,提高高中生物課教學效果。
結語
總的來說,在適當條件下建立教學方法是提高生物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作為高中生物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靈活創造學習環境,將抽象的生物學知識與生活環境相結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鼓勵學生積極學習,努力使課堂充滿活力,最終提高效率。
參考文獻:
[1]周家銀.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策略淺析[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19,(05):47-48.
[2]姚杰. 淺論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對交通安全影響[J]. 低碳世界,2017(23):23.
[3]張紅彬,鄧久斌.公路交通安全設施施工技術研究[J]. 低碳世界,2017(13):15.
[4]林 超. 淺析公路交通安全設施工程常見質量問題及防治[J]. 綠色環保建材,2016(11):87.
[5]劉玉東.如何創設教學情境構建有效思維課堂[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7,31(03):131-132.
[6]吳利方.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教學情境設計策略[J].數碼設計,2017,6(11):165-166.
[7]李增寶,王動勛,葛珊.高中生物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具體應用分析[J].現代交際,2016(1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