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桂英
關鍵詞:探究;小學;數學;中年級;預習;提綱;設計;
引言
通過循序漸進的展開課前預習,通過動員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幫助他們在思維中尋找、學習、創新和應用知識的能力,不斷增強自信心,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為此,制定健全的預習提綱為展開學習的起點,做好課前學習準備。受以往預習模式的束縛,過去的預習模式比較單一、課堂氣氛枯燥、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較低,學習成績差,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改善教學模式,通過制度完善的預習提綱,提高其學習效率。
一、小學數學中年級預習提綱設計的重要性
閱讀教材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數學知識邏輯性強,因此,如果沒有完善的制定預習提綱,學生很難明確建構數學知識體系,在此分析的基礎上,教師應制定有效的預習提綱,綜合考慮學生學習能力和發展特點,設置一定層次的預習方案,確保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體現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依據提綱學生積極思考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從學生最初的智力體驗入手,讓他們有機會獨立學習思考表達自己的想法,使他們的思維得到碰撞和啟發,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小學數學中年級預習提綱設計的分析
1.預習提綱設計應符合教學目標。預習提綱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通過閱讀教材,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設計的預習提綱應直接指向教學目標,幫助學生理解和提煉關鍵知識,提高預習效果。預習大綱的設計中,大多數學生對新的知識點可能還沒有完全理解,但他們會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初步的理解,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運用一些方法,如切割填充法、重疊法和計數網格法解決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幫助學生如何運用解決方法。同時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漸加深了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2.在預習提綱中設置問題。學習始于思考,思考始于懷疑。積極思考和標記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對于設計預習提綱,可以巧妙的設置一些問題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預習提綱設計要存在層次性,確保每個學生的學習疑惑都能得到解決,確保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積極性。
3.預習大綱需要以生活為導向。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以合理利用生活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同時,教師要科學的設計預習提綱,讓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為此,教師需要不斷優化預習模式,提高學生的預習能力。數學邏輯性強,與許多學科的知識是密切相關的。此時,重視對舊知識的復習和重復模式,為新知識提供更好的起點,并促進學生思維的正遷移。預習提綱的設計應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難度適中。不要拘泥于形式,也不要過度要求。否則,學生們對預習的興趣就會降低。預習大綱的設計應確保大多數學生都能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并獨立完成,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熟練掌握學習方法。
4.提高預習提綱與課堂有效融合。課前預習提綱與課堂教學完美結合,才能真正實現預習的價值和意義。預習提綱的設計應該在學生課堂學習和教師教學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使用預習大綱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應重視預習方案的重要性,在每節課前收集和瀏覽學生預習提綱,或在課前五分鐘參考學生個人預習提綱,用主要精力解決學生的難題,優化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通過預習檔案的反饋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5.借助預習大綱,巧妙拓展學生思維。如果學生能夠通過預習大綱掌握并充分理解要學習的知識,教師需要做的是總結和提煉學生所學知識的數學思維方法,充分拓展學生思維,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技能和數學素養。因此,在鍛煉學生發散思維的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尋找解題技巧能以最短的時間解決問題,提高學習效率。
結語
預習大綱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的關鍵。而預習提綱的制作過程非常簡單,回歸教材,體系知識框架。因此,閱讀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中年級學生應該逐字逐句地閱讀教材,他們需要長期的積累和探索,才能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有效的制定課前預習大綱,就可以消除課堂學習中的知識障礙,從而針對性學習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充分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相應的預習提綱,充分體現學生參與課堂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針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惑,教師必須安排大量的時間進行講解,確保每位學生都能體會到預習提綱帶來的益處。
參考文獻:
[1]謝菊.關于小學數學預習素描設計的幾點思考[J]考試.2010.(8).
[2]尹桂平.小學數學教學預習[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18).
[3] 王家棟.《標點與除法的關系》教師記錄[J]基礎教育·數學版.2018(4):48-50.
[4] 楊宇.小學生數學可視化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中小學教育研究.2016(11):52-54.
[5] 謝海.預習是邁向學習成功的第一步[J].黃金時代(學生國籍).2010:4.
[6] 周劍.如何指導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數學可視化教育參考.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