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華
摘要: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當中加大英語閱讀教學的力度,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一方面能夠使得英語教學更加優質和高效,另一方面還能夠使小學英語教學呈現全新的教育形態,促進英語這門課程的革新與轉型。因此,對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進行探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生閱讀能力;培養
前言: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小學英語教師應當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提升自己的英語閱讀教學水平,設計良好的英語閱讀教學活動,讓學生學習更加豐富的英語知識內容,積累更多的英語閱讀學習技巧,幫助學生進入到英語閱讀學習的深層階段,最終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一、利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思維導圖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思維性和可視性,在全新的教學形態之下,思維導圖已經成為了高效課堂建立的推手。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當中,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在以學生濃厚的英語閱讀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展開英語閱讀教學,更容易實現閱讀教學的高質量和高效率。此外,思維導圖的運用還能夠使英語閱讀學習更加的輕松,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多項能力。
例如,在進行外研版三年級起點四年級下冊,Module 3 Unit 2《On Monday I 'll go swimming》的課外閱讀“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the week”這篇文章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模式進行文本內容的解讀,幫助學生獲得更加清晰地閱讀脈絡?!癟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the week”是一篇說明文,主要闡述了星期的起源和寓意,在進行這篇文章的閱讀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草稿紙的中心畫一個圓形,并在圓形中寫清楚文章的Subject,即“Week”,并以這個圓形為中心,向外擴散兩個分支,分別在分支上寫明“The Origin of the week”和“Moral of the week”,以此整理文章的大致脈絡。利用這樣的閱讀方式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夠使學生快速地了解文本的整體框架,形成有效記憶。
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
對學生展開英語閱讀教學的本質并不是讓學生去考一個好的英語成績,而是希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真正的掌握英語這門語言技能。因此,小學英語教育工作者應當把培養學生的良好英語閱讀習慣,作為英語閱讀教學當中的永恒教學任務,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的進行自我教學理念的更新,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設計高效的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使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得以提升,并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
例如,在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有意識的去培養學生的默讀能力,對學生展開合理的默讀方法指導教學。大部分英語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感,通常會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當中大聲地朗讀,這種方式固然能夠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獲得提升。但是大聲地朗讀會導致學生的閱讀速度放慢,還可能會分散學生的閱讀注意力以及思考問題的注意力。所以小學英語教師應當為學生選擇適當的讀物,對學生展開有計劃地默讀訓練。每周英語教師可以專門挑選出一堂課讓學生進行默讀,并且教授學生默讀的技巧,引導學生學會以詞匯、句子為單位進行默讀,以此提高學生的默讀能力,并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默讀當中得以提升。
三、選擇有趣的課外讀物,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非常活躍,對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非常強烈。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時,不要僅僅局限于教材文本當中的閱讀材料,還可以為學生積極地去搜集一些有趣的課外讀物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以此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選擇貼近他們生活的課外讀物,如“Pig and Elephant”、“Five Little Monkeys”等,還可以為學生選擇一些科普類型的課外讀物,如“Smart Start STEM”、“The Cat In The Hat”等。這些課外讀物難度適中,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而且文章的形式非常的多樣,包括有故事形式、童話形式、幽默小品等等,這些多樣化的形式非常適合小學生閱讀。英語教師還可以選擇一本課外讀物和學生一起閱讀打卡,還可以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以此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言語閱讀能力。
總結:
總之,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認識到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價值,并在未來的教學過程當中不斷的進行探索和創新,創設出一條適合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閱讀教學路徑,使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不斷得以提升,為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形成創造有利的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馬茜.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探究與分析[J].新課程,2021(43):199.
[2]徐靜.如何高效地培養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J].小學生(中旬刊),2021(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