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瑞幸咖啡作為中國新興咖啡品牌,其設計營銷策略對中國同類型品牌的塑造與發展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通過對瑞幸咖啡品牌商業設計中的視覺形象設計、設計文化、App設計和體驗店設計四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從外在表現、文化內涵、線上與線下的整體設計中研究瑞幸咖啡的品牌商業設計是如何作用于營銷的,以期能夠探索出設計與營銷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瑞幸咖啡;品牌形象;商業設計;文案;體驗
引用本文格式 王偉,胡施葳.瑞幸咖啡品牌商業設計研究[J].創意設計源,2022(2):59-66.
Research on the Commercial Design of Luckin Coffee Brand
WANG Wei, HU Shiwei
Abstract: As an emerging coffee brand in China, the design and marketing strategy of Luckin coffee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shaping and development of similar and related brands in China.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four aspects of Luckin coffee brand commercial design: visual image design, design culture, App design and experience shop design, we study how Luckin coffee brand commercial design plays a role in marketing in terms of external expression,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overall online and offline design, with a view to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sign and marketing.
Key words:? Luckin coffee; brand image; commercial design; copywriting; experience
[基金項目]本文系 2021 年度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湖湘茶品牌視覺文化形象構建及海外傳播研究”(項目編號:21YBA013);2022年度中南大學高水平研究生教材建設項目“設計管理”(項目編號:2022JC020)階段性研究成果。
引言
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品牌于 2017 年在中國創立,短短幾年時間便成為中國知名的咖啡品牌,在全國擁有 4 000 多家門店。據瑞幸咖啡 2020 年財務數據顯示,盡管經歷了退市風波,但當年的凈營收仍然有 40.33 億元人民幣,比 2019 年增長了 33.3%。由此可見,瑞幸咖啡的品牌營銷策略是非常成功的。現階段,品牌逐漸成為促使用戶有購買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1],而在品牌建設的過程中,設計為品牌營銷提供了有力支撐。相關研究表明,設計豐富了市場營銷的模式,可以廣泛運用于營銷的各個方面,設計在營銷中的應用還可以贏得用戶的認同,提升用戶價值[2]。通過設計營銷,或是利用一些營銷理論和方法,能夠對設計對象作出更加準確的分析,從而有效達到設計的目的。因此,分析瑞幸咖啡品牌的商業設計,對于中國新興品牌的塑造與發展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目前,對于瑞幸咖啡的研究主要是圍繞其營銷策略進行的,通過研究瑞幸咖啡的營銷策略,或是將瑞幸咖啡與其他咖啡品牌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出瑞幸咖啡品牌的優劣勢,提出瑞幸咖啡在營銷策略方面的優化方向與建議。如周陽等[3]總結了瑞幸咖啡的優勢在于產品價格策略合理、品牌傳播方式較好、品牌設計優良,以及擁有獨特的新零售模式,為其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影響力;沈逸菲等[4]對比分析了瑞幸咖啡與星巴克咖啡的營銷模式(見圖 1),認為瑞幸的裂變式營銷策略、精準的廣告投放形式以及優良的品牌設計都促進了品牌的傳播。
從目前相關的研究文獻來看,雖然都對瑞幸咖啡的設計內容有所探討,但并沒有對其商業設計是如何作用于品牌營銷進行詳細分析,也沒有深入研究設計對營銷所產生的價值。現階段,商業設計已經是企業運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范圍包括企業的形象、空間、功能以及產品等多個方面。關于設計對瑞幸咖啡品牌營銷和品牌形象樹立的作用,本文擬從視覺形象設計、設計文化、App設計以及體驗店設計四個方面入手,分別對其進行深入探討。
一、瑞幸咖啡品牌視覺形象設計
品牌的視覺形象是品牌塑造的視覺載體,也是品牌內在價值的傳播媒介[5]。品牌的視覺形象與品牌密不可分,品牌的視覺形象設計能夠有效體現品牌的特性,良好地反映品牌的實力與特點,從而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記憶,提升其知名度。通常,品牌的視覺形象主要通過視覺形象系統來傳播品牌理念和品牌文化,其內容包括品牌的標識設計、色彩設計和包裝設計等,不同的設計內容有著不同的評判標準。
首先,品牌標識設計中的文字與圖形需要準確傳達企業的定位并融入企業的文化情感。品牌標識是企業為了將自身產品與競爭產品區分開來而采用的特殊標記[6]。作為一種視覺語言,品牌標識將具體的理念和抽象的精神結合起來,用圖形加文字的形式傳遞給用戶,使用戶能夠在第一時間聯想到企業本身,達到增強品牌記憶的目的。
瑞幸作為中國本土的咖啡品牌,在品牌標識的文字設計上使用“瑞幸”二字,“瑞”表示福瑞,“幸”表示幸運,寓意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在圖形設計上運用“鹿”的視覺形象,鹿象征著生命力、尊貴和優雅,與咖啡所代表的高品質生活相契合,也表達了瑞幸咖啡將白領工薪族作為目標人群的定位(見圖 2)。雖然許多消費者認為,瑞幸咖啡的品牌標識設計在美觀度上有待提高,但從品牌營銷層面來看,瑞幸咖啡的標識設計能夠達到增強品牌記憶的目的,同時,對于標識設計的討論也為品牌制造了話題,促進了品牌的傳播。
其次,品牌視覺形象的色彩設計應符合品牌的風格。在品牌設計中,色彩不僅具有美學價值,更具有經濟價值。從美學價值來看,色彩能夠讓消費者獲得優質的視覺感受,實現精神層面的滿足;從經濟價值來看,產品的外觀顏色無形中會成為產品與消費者之間溝通的橋梁,當色彩對消費者實現有效吸引后,會促使消費者達成購買的決定。在進行色彩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設計人員秉承著整體設計的思維,實現對色彩的合理運用,同時還需要考慮市場上已存在的品牌形象,規避與其他品牌的相似之處,選擇符合品牌自身內涵和特色的色彩進行設計。
瑞幸咖啡在色彩上的設計頗有巧思,它一改以往咖啡品牌常用的紅、白、棕等顏色,選擇波長最短的藍色作為主體色,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見圖 3)。此外,瑞幸咖啡還運用了著名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在《營銷管理》一書中提到的次級聯想杠桿原理[7]125,即向其他品牌借力,將品牌和用戶記憶中有意義的信息聯系起來。瑞幸咖啡借助星巴克的品牌影響力,將瑞幸的藍與星巴克的綠進行對比,打造“小藍杯”的視覺形象,凸顯出瑞幸咖啡行業挑戰者的地位,進一步樹立了瑞幸咖啡的品牌影響力,體現了品牌的價值。
最后,品牌包裝設計需要體現品牌的形象。包裝設計有著傳承品牌文化、促進商品銷售的作用[8],有效的包裝設計能夠與品牌文化進行融合,通過功能或創意的表達,促使用戶快速了解品牌形象。品牌形象的包裝設計要素主要包括圖形、色彩和造型等,而圖形會占據包裝的大部分畫面,因此,圖形的運用在包裝設計中占具重要地位。在設計中,包裝的圖形設計應與品牌視覺識別系統統一,將具有品牌視覺識別特征的圖形進行變化或重新組合,然后再運用到包裝設計中,以此突出企業的品牌核心。
瑞幸咖啡的包裝設計遵循視覺識別統一的原則,將品牌標識的設計特點,如藍白配色和鹿的形象特征通過簡單的變換與修改,重新組合運用在咖啡杯及其他衍生品的包裝上,以此體現統一的品牌形象(見圖 4)。但目前瑞幸咖啡的包裝設計在形式和創意設計方面都比較單一,筆者認為,瑞幸咖啡還應考慮對其產品的包裝進行迭代和升級,可以利用特定的節日或時間節點,在產品的包裝上融入相對應的文化元素,以此推出更加多樣化的包裝樣式,提升品牌的吸引力。
二、瑞幸咖啡品牌設計文化
設計文化具體可以理解為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從文化的角度進行設計,將特定的文化內容融入設計活動中,使設計成果具有一定的文化特征;二是從設計成果的角度來觀察文化,設計在發展的各個階段,會由于環境的不同,形成不同的設計文化,我們可以通過設計成果對當前的文化特征進行觀察和總結。設計需要文化來作為支撐,設計本身也會創造文化,可以說設計的過程也是文化整合的過程[9]。對于企業來說,文化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靈魂所在,優秀的企業文化具有為企業發展提供活力、激發潛力的作用[10]。由此可知,設計文化對于品牌營銷也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設計文化的表現形式十分多樣,筆者嘗試從文案設計、文化創意、文化傳播媒介三個方面對瑞幸咖啡的設計文化進行分析。
(一)文案設計
文案來源于廣告行業,是“廣告文案”的簡稱,它是通過語言來傳達廣告內容的一種形式。廣告文案相對于圖形來說有著多方面的優勢,如文案的信息表達更加明確、更能體現真實性等[11]。在品牌營銷中,廣告文案有著引導、誘發和促使消費者發生消費行為的重要作用[12]。文案設計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文案的內容設計,它是直接向用戶傳達產品特征的環節,一般來說,文案的內容是對產品特性和功能的直觀描述,但隨著信息傳播數量的不斷增加,用戶能夠接受的信息有限,文案內容的設計必須跳脫俗套,才能有機會吸引用戶的注意,具體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1)文案內容的設計需要宣傳和推廣品牌概念以及企業文化。產品信息與媒介信息的不斷增加,導致人們的感知能力減弱[13],對單一產品的傳統文案營銷模式已經不能夠快速被人們記住,針對品牌定位進行文案設計才更能夠提升品牌的價值。(2)文案寫作內容需要簡單易懂。用戶固有的心智模式決定了用戶喜歡接收簡單的信息,因此,文案設計需要利用簡短的語言表達出清晰的內容,才能使用戶快速獲取并接收信息。
瑞幸咖啡的六條咖啡宣言(見圖 5),從多個角度向用戶傳遞著企業文化,如“好的咖啡,其實不貴”利用簡短的語言傳遞出低價、優質的產品理念和快捷、高效的品牌定位;“喝咖啡,不太健康?”“中國人,沒有喝咖啡的習慣?”總結出中國消費者對咖啡存在的疑惑和誤解,并通過數據的形式表明咖啡對人體是健康的,喝咖啡的習慣是可以培養的,以此改變消費者對咖啡的固有印象,從而為品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瑞幸咖啡的六條咖啡宣言文案在品牌成立初期就引起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可見咖啡宣言引發了消費者的共鳴,達到了品牌的宣傳效果。但咖啡宣言中的部分文案,筆者認為在語言邏輯上還存在明顯的錯誤,如“你喝的是咖啡,還是咖啡館?”這一文案,雖然可以體現出瑞幸咖啡無需為空間付費的品牌定位,但在表達方面卻容易使消費者產生困惑。因此,瑞幸咖啡還需加強文案語言表述的嚴謹性,讓消費者更好地理解產品的品牌文化,也使文案設計能更好地為品牌創造價值。
(二)文化創意
文化創意產業包含文化產業和創意產業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兩者在內涵上又存在著交叉與重疊,文化產業將文化轉變為商品,創意產業將創意元素融入文化中,并轉變為商品。隨著國民收入的不斷提高,用戶對于文化創意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好的文化創意設計能夠使用戶提升愉悅感,樹立優良的品牌形象。好的創意設計需要做到以下兩方面。
一是文化創意設計要采用多種載體相結合的方式。文化創意設計包含創意故事、創意產品、創意視覺設計等多個不同層面,不同層面有著不同的側重點。比如創意故事通過對普通廣告進行重新編寫,將廣告變成了電影,將產品變成了情感,側重于提升用戶的心理感受;創意產品側重將文化融入產品設計中,滿足用戶在藝術、娛樂等多方面的需求;創意視覺設計側重使用視覺元素,通過圖形來達到營銷的效果。單一的載體往往很難給用戶帶來足夠多的吸引力,多種載體結合的方式才能使創意設計發揮最大的作用。
瑞幸咖啡在文化創意上同時運用了故事性的宣傳廣告、多樣性的文創產品設計和具有鮮明文化特征的視覺設計進行文化傳播(見圖 6)。通過多種載體結合的方式,使傳播效果最大化,在最大程度上助力品牌營銷。但目前瑞幸咖啡的文創產品設計大多都是與其他牌進行聯名生產,根據瑞幸咖啡自身品牌特征而產出的文創產品則較少,雖然與其他品牌合作營銷的模式能夠凝聚品牌效力、擴大傳播范圍,但專注自身品牌的文創產品設計更能夠體現品牌的特性,傳播品牌的文化。因此,瑞幸咖啡在文創產品設計上應該融入自身的企業文化,設計出更多能夠傳達瑞幸咖啡品牌特征的文創產品,從而加速品牌文化的傳播。
二是文化創意設計需要結合不同的場景。場景原本是指電影或戲劇作品里,在特定時空范圍內發生的特定故事情節,但在營銷傳播領域,場景分析的最終目標是理解特定場景中的用戶,并找到與用戶需求相匹配的內容或服務[14]。將場景運用到文化創意中就是選取目標人群的一個或多個生活場景,通過能夠觸發用戶情感的方式將其文化內涵表達出來,引導用戶記住或購買產品。
瑞幸咖啡在杯套文案的設計上,結合多個場景,創造了一系列的杯套文案,如瑞幸咖啡入駐故宮,利用故宮的文化特點,加入現代語言特征,將宮廷用語融合搞笑意味,創造出專屬于故宮的有趣杯套文案。除此之外,瑞幸咖啡還與騰訊、網易等熱門 IP 合作,文案設計具有極強的針對性,不僅涵蓋了各企業的獨特文化,還洞察了各類人群的心理特征與內心訴求,以此來提升品牌的影響力(見圖 7)。
(三)文化傳播媒介
文化傳播媒介指的是商家向用戶傳遞文化的載體,它決定著用戶對文化接受的速度和程度。廣告是企業文化傳播的重要形式,好的廣告傳播通常要借助多種媒介,通過合理的搭配呈現其創意。廣告一般由視覺符號和聽覺符號組成,兩者共同呈現出完整的視聽效果,以達到吸引用戶的目的。因此,對于廣告傳播媒介的分析具體可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是要善于運用視覺符號。視覺符號包含語言文字、圖片、視頻等表達要素。語言文字是呈現商品信息、塑造品牌形象、營銷企業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形式之一,通過運用修辭手法來凸顯創意;圖片能夠更好地體現文字創意,比文字更加直觀,也更能增強用戶對信息點的記憶;視頻中的視聽要素,容易使用戶產生感官刺激,進而吸引用戶的注意力。瑞幸咖啡廣告對于視覺符號的運用,體現在將文案創意與圖片或視頻進行組合傳播,以此呈現出更好的表達內容。如瑞幸咖啡的圣誕海報設計,海報中使用“將幸運握在手中”的文案,再配合能夠充分表達文字創意的圖片,使廣告內容快速被用戶理解(見圖 8)。
二是要合理運用聽覺符號。聽覺符號主要圍繞聲音要素進行,通過聲音增強用戶與品牌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促進用戶與品牌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15]。相比于需要用戶主動注意的視覺符號,聽覺符號能夠更加主動地傳播信息。在品牌營銷中,聽覺符號的合理運用能夠節省廣告成本、促進用戶的購買力、增強用戶的感官體驗以及促進品牌的識別和傳播。如米高梅公司的獅子吼、諾基亞手機的標準鈴聲、Windows系列產品的啟動音樂等,這些案例都形象地展現了聲音傳播的影響力。瑞幸咖啡在聽覺符號上的運用主要在于將文案通過人聲的形式傳遞給用戶,其宣傳文案“這一杯,誰不愛”配合明星的朗讀以及視頻的傳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消費者的聽覺感受,增加了宣傳文案的傳唱度,以此激發用戶的購買行為。但瑞幸咖啡在聽覺符號上的運用,其實并未達到良好的效果,用戶對于“這一杯,誰不愛”的印象遠不如“小藍杯”來得深刻。因此,筆者認為,對于聽覺符號的運用,是未來瑞幸咖啡品牌文化傳播需要關注的重點,也極有可能成為瑞幸咖啡品牌營銷策略的突破口,為其創造更多的價值。
三、瑞幸咖啡品牌App設計
隨著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選擇使用微信小程序來替代App作為推廣平臺,原因在于用戶下載一個App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但App也有自己的優勢,可以通過獲取用戶使用數據來指導產品的營銷策略,還可以打破營銷手段的限制,為營銷提供便利,最重要的是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加完整的交互和功能設計,提升用戶的體驗感。因此,本章將從用戶使用數據、營銷策略、基于用戶體驗的交互界面設計三個方面對瑞幸咖啡App設計進行分析。
(一)用戶使用數據
大數據時代,用戶數據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通過對數據的分析,能夠幫助企業理解用戶的行為,從而精準定位營銷。正如快速發展的短視頻行業,通過收集用戶的觀看數據來持續推送用戶喜愛的視頻作品,提升用戶的黏性。而App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獲取用戶的使用數據,指導產品的發展戰略,筆者認為,瑞幸咖啡App獲取用戶使用數據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目的。
一是指導門店擴張模式。瑞幸咖啡對于數據的需求一部分來源于其門店擴張的獨特模式[16]。與傳統咖啡不同,瑞幸咖啡屬于需求驅動型擴張,傳統模式是先開店再尋找用戶需求,而瑞幸則是通過外賣咖啡尋找用戶需求,在證明用戶具有一定的需求之后,再決定門店擴張的類型。這種模式是由線上向線下的推導,能夠更加精準地將企業的商業模式與用戶需求進行匹配。瑞幸咖啡最初的門店分為外賣廚房、快取店和精選店三種,通過App使用數據的監測,最終確定了以快取店為主的門店擴張模式,后期門店增長數據也證明了此決策的正確性。
二是獲取用戶畫像,確定營銷策略。用戶畫像是產品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用戶畫像的分析會存在于產品發展的整個過程,具有指導產品定位、確定產品方向的重要作用。瑞幸咖啡利用App獲取用戶的使用數據,對用戶畫像進行分析,能夠更加精準地定位目標人群,再通過細分人群,為不同的用戶群體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設計、制定運營策略,從而滿足各類人群的需求。起初瑞幸咖啡定位的目標人群為白領工薪族,因此,前期的產品及運營都是針對白領工薪族進行的,后期通過用戶使用數據發現,瑞幸咖啡的用戶群體逐漸呈現年輕化的趨勢,為此,瑞幸咖啡推出了“小鹿茶”品牌來為年輕用戶群體提供產品和服務,以此滿足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
(二)營銷策略
產品營銷策略會隨著產品的發展不斷進行優化和更新,App在營銷上的優勢在于能夠為營銷提供便利,主要體現在前期和后期兩個方面:前期App能夠打破微信對于裂變營銷的限制,助力產品更新,幫助其獲得用戶數量的增長;后期 App 有利于長期運營和推廣,使營銷活動快速觸達用戶,幫助其促活和留存用戶。
在品牌前期的營銷過程中,App的裂變式營銷模式能幫助產品快速獲取客戶的數量。《營銷管理》一書中指出,裂變式營銷是指鼓勵用戶在網上向他人宣傳公司的產品和服務,這種營銷模式是網絡口碑的一種形式[7]585-586。裂變式營銷與傳統營銷的區別在于,傳統營銷模式下,用戶只能被動地接收信息,而裂變式營銷是消費者的主動傳播,由于人們更愿意相信親近的人,因此裂變式營銷模式往往能夠更好地達到企業想要的效果。分享給新人可得到免費咖啡、優惠券等瑞幸咖啡常見的優惠活動就是利用了裂變式營銷策略。利用第一批種子用戶帶動新顧客的裂變增長,幫助企業吸引新客戶,能夠最低成本、最大限度地獲得客戶數量的增長。起初,瑞幸咖啡的裂變式營銷主要依托于微信平臺,通過老用戶分享鏈接引導新用戶下載 App,然而自瑞幸咖啡微信小程序上線之后,瑞幸咖啡的裂變式營銷渠道也從鏈接轉變到了微信小程序上。但微信在 2019 年對裂變式營銷進行了限制,鏈接及小程序的傳播方式都受到了一定的阻礙,唯有基于品牌自身 App 內的裂變式營銷模式能夠長期運營,保證用戶數量的增長。
品牌App還有利于沉淀品牌的私域池,助力品牌長期的運營推廣活動。“私域”是指品牌擁有可重復、低成本甚至可以免費觸達用戶的場域,App也是私域的一部分,私域的建立有利于品牌自主發展和全面掌握品牌與用戶的關系。如果說前期的拉新決定了產品的用戶基礎,那么后期的促活和留存則決定了產品的生命周期。產品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導入期和成長期為產品的上升期,是產品發展的良好階段,無需過多的運營活動來加持。而成熟期和衰退期則代表產品的發展已經達到最高峰,需要通過大量的營銷手段,促進用戶保持長期消費的習慣,從而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減緩產品的衰退。App的開發能夠為后期營銷活動的策劃提供良好的空間,用戶通過 App能夠更快速地接收運營活動的信息并作出反應。
瑞幸咖啡后期推出的一系列活動,如瑞幸自由卡、每周飲品優惠券、充值贈送等活動,都在瑞幸咖啡App中展示給了用戶(見圖9),使用戶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和參與活動,達到促活、留存、增加用戶黏性的目的。
(三)基于用戶體驗的交互界面設計
用戶體驗是指用戶在使用產品或接受服務之前、之中、之后的感受總和,經過不斷的發展,用戶體驗已經成為衡量企業產品質量的重要因素,能夠帶給用戶良好體驗的App交互界面設計,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功能構架能夠清晰體現產品的定位。功能構架指的是將可視化的具象產品功能,抽象成信息化、模塊化、層次清晰的架構,也就是將產品按功能進行分層級、分組件,并描述這些層級和組件之間關系的邏輯框架。功能構架來源于功能,功能來源于需求,而用戶需求決定著產品的定位,符合產品定位的功能構架能夠指導用戶快速完成操作任務,使用戶獲得良好體驗。
瑞幸咖啡App的功能構架主要包含五大模塊(見圖10):(1)“首頁”功能重點體現購買入口及相關咖啡活動;(2) “菜單”主要展示能夠提供給用戶的所有商品;(3) “潮品”引導用戶進行周邊產品的購買;(4) “購物車”引導用戶進行下單;(5) “我的”主要展示用戶的個人信息。從瑞幸咖啡App的功能構架圖中可以看出,App各層級的功能設計,最終目的都是引導用戶進行產品的下單操作,因此可以充分體現出瑞幸咖啡App產品的定位,即為用戶提供操作簡便的咖啡購買程序及相關衍生品的購買平臺。
二是交互體驗具有簡單易達的目的。交互指的是人與操作界面之間的互動;交互過程指的是操作者發出指令,操作界面給予反饋的過程;交互體驗則是指如何讓交互過程更符合人的自然理解與表達。交互體驗在App用戶體驗中占據重要地位,好的交互體驗讓人感覺不到是被刻意設計的,而是能夠自然而然地引導用戶達成目的。
由于使用瑞幸咖啡App的用戶最終目的是要下單完成商品的購買,因此,該產品交互體驗的重點應該集中在引導用戶進行購買的操作上。通過瑞幸咖啡App用戶下單操作路徑及交互流程圖可以看出(見圖 11、圖 12),瑞幸咖啡App的下單引導體現在多個業務場景中,如把優惠券、購物車等場景與下單緊密聯系在一起,結合明顯的按鍵標識引導用戶快速完成下單操作。每個業務場景的交互體驗都對用戶操作習慣進行了拆解與分析,使整個交互流程達到簡單直達的目的。瑞幸咖啡App作為一款快速消費軟件,用戶停留在App上的時間其實并不多,在下單操作的流程中,用戶只需選擇好消費的飲品,直接完成購買即可,并不需要跳轉至購物車界面。因此,筆者認為,將購物車功能設計為主頁面的第一層級
并不合適。瑞幸咖啡App在設計過程中,應該對用戶使用場景進行更深入的分析,確保產品功能順序的優先級,創造良好的用戶體驗。
三是視覺設計符合產品調性與用戶習慣。視覺設計是產品主觀的表現手段和結果呈現,App的視覺設計,能輕易地影響顧客對產品的印象,因為好的產品需要先被用戶看見,才能被用戶記住、被用戶挑選。擁有良好用戶體驗的App視覺設計需要滿足三個方面的要求:(1)產品頁面布局需要充分考慮用戶的使用習慣;(2)色彩設計需要達到“總體協調、局部對比”的原則,體現出產品獨特的風格與氣質;(3)圖標設計必須表意明確,使用戶能夠快速理解。
瑞幸咖啡App頁面布局遵循用戶從上至下、從左到右的瀏覽特性,將重要信息呈現在左上側,減少了不重要信息的干擾,用戶能夠第一時間關注到重要的信息;App色彩以淺色作為背景色,便于突出界面的重點,搭配藍色作為局部色調,凸顯了瑞幸咖啡的品牌調性;圖標設計簡潔清晰,表意明確,符合用戶的認知習慣,能夠快速引導用戶操作。但在頁面布局上,瑞幸咖啡App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首頁模塊過多、內容繁雜、運營活動重復出現等問題。將大量功能集中在一個頁面的方式,看似能夠為用戶傳遞更多的信息,實則更容易造成用戶的誤操作,導致用戶體驗感不佳,在此痛點下,筆者認為瑞幸咖啡應該考慮簡化頁面,突出重要功能,刪減重復的信息,以此提升界面的舒適性。
四、瑞幸咖啡品牌體驗店設計
現階段,許多商家都會對線下門店進行特別的設計,目的是為了提升用戶的體驗,這是一種體驗營銷的方式。體驗營銷是在體驗經濟背景下出現的一種營銷模式,早在 20 世紀初,就有對這一概念的相關研究。被譽為體驗營銷學之父的伯德·施密特(Bernd H.Schmitt)在《體驗式營銷》一書中指出,體驗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主要有感官、情感、思維、行動和關系體驗五種[17],他認為體驗營銷就是企業站在這五個不同的角度為用戶提供不同的體驗感受。從用戶角度來說,體驗營銷可以稱為情感營銷,是以用戶為導向,注重用戶情感需求的一種手段。但從企業的角度來說,體驗營銷是為了滿足用戶需求,提供有價值、有意義的體驗,從而吸引和保留用戶,最終目標是獲得盈利。各企業運用體驗營銷的方式各不相同,如瑞典的宜家家居利用賣場獨特的商品布置方式,營造出“家的感覺”,帶給消費者溫馨的體驗感受;中國餐飲品牌海底撈則利用無微不至的服務,提升用戶從等位到用餐結束的整個流程體驗感受;而瑞幸咖啡則選擇通過主題體驗店的形式進行體驗營銷,這種體驗營銷的方式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目的。
一是營造和設計體驗情景,創造沉浸式的體驗感受。沉浸式體驗指的是人們在進行活動時完全投入到情境當中,它是一種正向的、積極的心理體驗,可以使個體獲得較大的愉悅感,從而促使個體反復進行同樣的活動而不會厭倦[18]。瑞幸咖啡的線下體驗店與不同的IP進行合作,創造出多個能夠凸顯IP特征的主題體驗店(見圖 13),如瑞幸咖啡的NASA 主題體驗店呈現的是具有科技感和設計感的宇宙空間;與網易云音樂合作打造的主題場景,其空間內呈現出溫暖的視覺感受,旨在給都市人創造一個如音樂一般能夠逃離喧囂、尋找慰藉的場所。體驗店的設計讓消費者能夠完全置身于情境之中進行沉浸式體驗,使咖啡店不再局限于咖啡,進而提升品牌與用戶之間的互動性。
二是使用戶產生新鮮感,吸引用戶的眼球。新鮮感指的是人在接觸某種新事物時產生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來自新事物與舊事物的反差。瑞幸咖啡對于體驗店的設計之所以能夠使用戶產生新鮮感,可以從瑞幸咖啡的品牌定位來考慮。瑞幸咖啡一直以來都主打咖啡快取的定位,因此,并沒有花費較多時間對第三空間進行設計,也正因如此,少數的體驗店設計更能夠激起用戶的好奇心,達到短時間內吸引用戶眼球的目的。
五、結語
瑞幸咖啡在設計營銷上的一系列成就對我國同類型企業的營銷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筆者從品牌視覺形象設計、設計文化、App設計以及體驗店設計四個方面對瑞幸咖啡商業設計進行了深入研究,得出瑞幸咖啡對設計有著相當高的重視,利用設計為營銷提供了便利。對于未來瑞幸咖啡的設計營銷發展,筆者也提出三個方面的建議:一是瑞幸咖啡應該持續發揮設計的優勢,如利用在品牌視覺設計上已經形成的客戶認知和在文案設計上的創意集合,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二是要發現自身的問題,并對其進行不斷優化,如瑞幸咖啡在聽覺營銷上還不夠成熟且有很大的發展空間,App設計也需要通過對用戶的進一步分析實現產品的優化迭代,提升用戶的體驗;三是需要在文化創意產品、包裝設計等方面進行更多的探索與創新,持續打造優良的品牌形象,為品牌創造更多的價值。
設計作為一種有效的營銷手段對企業品牌的樹立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以往我們總喜歡把設計和營銷看作兩個割裂的元素,但在當今的市場經濟中,用戶的消費驅動力已經轉變為精神需求和美學追求,設計已經成為市場營銷推廣的重要載體。設計不再只是肩負著審美的作用,更主要的是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在此基礎上,結合產品的宣傳及推廣使產品的價值得到進一步提升。而作為設計者,也必須將營銷的觀念及大眾的需求融入到設計當中,它決定著設計能否成功,能否為企業開拓和占領市場以及能否幫助企業生存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國慶.設計營銷研究[J].裝飾, 2004(7):17-18.
[2]王偉.藝術創意與市場營銷的關聯度[J].重慶社會科學,2015(4):122-127.
[3]周陽,唐佳蘭.瑞幸咖啡品牌營銷戰略[J].合作經濟與科技, 2020(20):104-105.
[4]沈逸菲,鄭蓓,宗怡敏,等.“新零售”模式下咖啡行業的營銷模式對比分析:以星巴克和瑞幸咖啡為例[J].現代商業, 2020(29):17-18.
[5]KARJALAINEN T M,SNELDERS D.Designing visual recognition for the brand[J]. Journal of Produ ctInnovation Management, 2010,27(1):6-22.
[6]KAUR H,KAUR K. Connecting the dots between brand logo and brand image[J]. Asia-Pacific Journa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 on, 2019,11(1):68-87.
[7] 菲利普·科特勒 , 凱文·萊恩·凱勒.營銷管理 [M].15 版 . 何佳訊,于洪彥,牛永革, 等, 譯.上海 :格致出版社,2016.
[8]陳益品.企業視覺形象設計及品牌包裝對產品營銷價值的影響研究[J].營銷界,2020(43):9-10.
[9]王偉.經濟轉型期企業的設計創新[J].文藝爭鳴,2010(22):59-62.
[10]王偉,廖航云.設計管理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J].創意設計源, 2017(2):31-39.
[11]POLYORAT K,ALDEN D L, KIM E S. Impact of narrative versus factual print ad copy on product evalua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ad message involvement[J].Psychology &Marketing, 2007,24(6):539-554.
[12]劉飛,湯太祥.媒體融合視域下文案寫作的創新路徑研究[J].新聞世界, 2021(8):13-17.
[13] 艾·里斯,杰克·特勞特.定位[M].謝偉山,苑愛冬,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23-26.
[14] 徐秀麗.聞聲識品牌:聽覺營銷的價值與應用研究 [J].新聞研究導刊,2018,9(18):63-64.
[15]劉思琪.場景營銷下的消費者需求[J].中國集體經濟,2021(23):58-59.
[16]姜文清.基于AHP-SWOT分析下的瑞幸咖啡品牌營銷策略的研究[J].品牌研究,2019(1):31-32.
[17]伯德·施密特.體驗式營銷[M].張愉,徐海虹,李書田,譯.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01:20.
[18]花建,陳清荷.沉浸式體驗: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新業態 [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19,21(5):18-32.
王偉,胡施葳
中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