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尚玉
摘要:近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時堅持按照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要針對每個兒童的特點開展個性化指導,尊重和接納每位兒童的個體差異,培養兒童正確的心理觀念,同時要保證幼兒的戶外活動時間,嚴格按照幼兒教育標準展開全面發展教學。本文將首先從當前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入手,具體探討新時代幼兒教育全面發展策略。
關鍵詞:新時期;幼兒教育;教學策略;幼兒教育策略;學前教育
一、當前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很多幼兒園幼兒教育課程設計不合理,盲目追隨智慧課堂的形式,導致幼兒戶外活動時間減少,加之電子產品的危害,幼兒的視力開始出現問題。根據調查顯示,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電子設備的普及成為影響幼兒視力的關鍵因素。很多幼兒在幼兒園內通過多媒體或者其他信息技術教學設備學習生活知識,在家中通過父母的手機觀看動畫片,玩小游戲等,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充分和大自然親密接觸,導致幼兒視力下降[1]。
另一方面,當前幼兒教育機構的審核、監管不夠嚴格,導致很多幼兒園機構沒有學前教育的基礎,盲目開展幼兒教育,導致當前學前教育機構水平參差不齊,形形色色的教育機構在市面中不斷出現,影響學前教育的整體質量。部分幼兒教育機構為了盈利,選擇聘用沒有教師資格證,甚至是不能滿足教學要求的老師,教師的水平不高,不能針對幼兒的發展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教育,壓制了幼兒的天性,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新時代幼兒教育全面發展策略
1.加強幼兒園審核監管力度,保證良好的教育環境
學前教育的問題是當前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為了規范幼兒園的管理,各地教育部門要建立相應的監管機制,為幼兒的學習生活環境提供保障。例如,針對當前的幼兒園環境,不定期開展檢查和指導,集合各個部門的力量來對幼兒園開展安全大排查工作,針對在排查中出現問題的幼兒園,及時做到處罰甚至是停辦。以檢查的結果為基礎,為每一所幼兒園建立動態監管的檔案數據庫,在幼兒園中建立責任督學,對于長期工作不到位,不能落實教育工作的幼兒園實施責令停辦,從而促進幼兒園的規范工作,提高學前教育的整體教育水平。另外,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到,對于幼兒園大綱、食宿、教師行為的制定細則,幼兒園要設立專門的舉報電話,歡迎家長通過電話對不按迎家長對不按教綱超前教育、亂開培訓班、體罰學生、伙食不達標等不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的行為進行監督舉報。
2.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優化幼兒教學設計
3—6歲的兒童是身心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幼兒智力迅速發展,思維保持活躍,不喜歡受到規則的約束,所以在幼兒時期孩子的一些特殊能力以及喜好會表現出來,他們會以自己獨特的理解去認識這個世界,形成對事物的初級概念[3]。因此,幼兒園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優化教學設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以保證學前教育的最佳效果,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規定,“幼兒連續使用電子產品不超過15分鐘,兒童單次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不應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超過一小時。”另外,針對幼兒的體育活動也要求幼兒園要保證幼兒每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時間,建立相關的體育活動制度,每天最少1小時。這就要求幼兒園不能將學前教育的重點只放在知識講解中,要考慮每一位兒童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求,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促進多領域內容的整合,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
3.重視幼兒區域活動的作用,增強幼兒實踐能力
區域活動是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形式,主要表現為幼兒在特定的環境中通過活動主題、材料以及和伙伴、教師之間的相互配合,從而幼兒得到全面發展的一種活動教學,幼兒園教師在教學時充分利用區域活動的形式能夠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積極開動大腦,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從而便利幼兒的自主性探索發展,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4]。幼兒的意識本身就是在不斷的活動和實踐中產生的,教師在設計區域活動的同時,要注意結合幼兒的興趣愛好,還要保證為幼兒選擇一個安全、舒適的活動場所,為幼兒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發展提供空間,為幼兒的獨創性思維和成果提供更廣闊的平臺。
例如,教師可以在開展區域活動之前首先了解幼兒的活動愛好。如果幼兒喜歡搭建類的游戲,那么教師就以“積木搭建”為主題開展區域活動。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小朋友們和同伴一同分享搭建的想法,和伙伴一同合作搭建出自己想要構建的主題,感受和伙伴一起玩耍的快樂,培養幼兒正確的交友意識。如果幼兒喜歡扮演類的活動,那么教師就以“角色扮演”為主題,為幼兒創建安全的表演舞臺,讓幼兒在故事中挑選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利用角色之間的對話和行動內容,提高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培養幼兒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性格特點,增加幼兒的生活經驗。如果幼兒喜歡美術類的活動,那么教師就以“美術創作”為主題,在活動中為幼兒準備充分的創作材料,讓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想要制作的作品,鼓勵幼兒運用豐富的想象進行大膽操作,運用不同的顏色、材料猜構建美術作品,從而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學前教育理念也要不斷變化。新時期幼兒教育是一個需要教師和教育部門不斷從實踐中求得真理,從事實中找出方法的過程,需要政府和教師一同努力,為幼兒提供最佳的學習環境,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陸婷.新時代背景下幼兒教育有效教學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26):147-148.
[2]梁瀚月.新時代下幼兒教育教學策略探析[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22):110+112.
[3]左永利.新時代下幼兒教育的創新策略研究[J].才智,2020(12):122.
[4]王曉玲.新時代幼兒教育教學策略與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31-32.43018AFF-BE88-4F56-9C86-CA46A5A7FD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