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文捷 劉汝皓 陳小麗
摘要:在互聯網時代很多事物的發展既需要迎接挑戰,也需要抓住機遇。視覺傳達設計在新的時代語境下也要對自己進行重新定位,在迎合時代發展趨勢下實現更好的發展。在傳統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主要依靠紙質媒體來進行,但是在互聯網時代視覺傳達設計在很多方面需要改變,比如設計范疇以及設計標準等。相關人員應該對互聯網語境下的視覺傳達設計進行深入的分析,明確它的時代定位,更好的為大眾服務。本文主要分析基于“互聯網+”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面臨機遇以及挑戰,探討基于“互聯網+”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的時代定位,希望對相關人員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互聯網+”語境;視覺傳達設計;時代定位
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任何行業要想實現較好的發展就需要充分借助互聯網的力量。互聯網帶給人們最大的感受就是信息傳遞的速度加快了,媒體終端多元化,辦公閱讀電子化等。這些現象深深的打上了時代發展的烙印,很多人認為視覺傳達設計沒有生存的空間了。那么在互聯網時代真的沒有視覺傳達設計的立足之地了嗎?筆者認為,在新的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仍然有發展空間,只是需要相關人員深入分析互聯網的時代特性,重新找到視覺傳達設計的時代定位。
一、基于“互聯網+”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面臨的挑戰以及機遇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互聯網的普及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互聯網+”成為了這個時代一個鮮明的特征,對人們的生活影響的更加廣泛。在多種類型的設計中,視覺傳達設計具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具有較強的服務性、應用性、普及性等,也正是它所具有的這些特點使它成為受互聯網影響沖擊最大的一種。在互聯網強大的沖擊下,視覺傳達設計的各部分內容要進行深刻的變革,尤其對于平面設計而言,要逐漸退出設計舞臺。在互聯網的催生下出現了很多新的媒體,比如全媒體、融合媒體等,這些新興的媒體形式逐漸成為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媒介。但是這些現象并不足以說明視覺傳達設計已經到了發展的盡頭,相反在“互聯網+”時代它可以實現華麗的轉身,并充分利用先進的媒體技術開拓新的應用領域。從這個角度來說互聯網時代給了視覺發展設計新的發展機遇,相關人員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機遇,使視覺傳達設計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在“互聯網+”時代視覺傳達設計要促進產品的銷售;要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使視覺傳達設計延伸至人們的日常生活;要實現跨學科的交流與合作,實現領域的創新等。從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在互聯網的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要實現各個方面的轉變,比如要利用新的理念指導設計實踐;更加重視新技術以及新材料的運用等。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開闊了視覺傳達設計的視野,擴大了視覺傳達設計的利用范圍,使其具有更強大的生命力[1]。
二、基于“互聯網+”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的時代定位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了解了視覺傳達設計在互聯網時代面臨著發展機遇及其挑戰,那么在互聯網時代視覺傳達設計如何進行準確的時代定位呢?這是問題的關鍵。筆者基于自身的工作經驗以及一定的調查研究認為基于“互聯網+”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應該做好如下定位。
(一)要做好服務性定位
不論什么內容的設計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社會行為,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活動。視覺傳達設計雖然從屬于藝術范疇,但是藝術最終是為人們提供服務的。視覺傳達設計在其短暫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服務性是其最基本的屬性,但是這種服務性是一種間接行為,人們體會的不是那么直接。它主要通過對一些數據以及圖形等進行處理,從而使產品或者是服務等更加容易體現出自身的價值。在“互聯網+”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要對自身的服務性定位進行擴充。首先,要充分體現視覺傳達設計的功能性服務。視覺傳達設計從紙質媒介這種傳統的服務對象轉變為以大數據為主的各種新媒體,這需要視覺傳達設計也要與時俱進的以互聯網為中心進行發展。雖然服務對象發生了明顯的改變,但是為人們清晰的傳達信息的服務功能不變,而且它的服務功能將會得到更充分的發揮。其次,在“互聯網+”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的服務功能將在視覺性服務方面更好的滿足人們的需求。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可以綜合各種因素,比如審美、人文、情感等建立一種更有意義的視覺聯系,這樣會為大眾提供更加具有內涵的視覺傳遞,更好體現其服務功能[2]。
(二)要做好人文性的時代定位
互聯網時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對于自身以及文化更加關注,這是各種設計所需要注意的問題。基于此,視覺傳達設計在發揮其基本的服務性功能時要重視滿足人的各種需求。首先,視覺傳達設計要體現出更高的人文設計層次。人文具有很廣闊的內容,其中的道德價值觀、文化理念等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往往重視于形式,沒有深厚的內涵。視覺傳達設計要想在互聯網時代獲得更好的發展就必須以人文作為支撐,使人們從設計中感受到更加具有生命力,更加具有價值的深層次的內容。這樣也有利于人們在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來整體提升設計的層次打好基礎。其次,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中要重視與各種形式的人文因素的融合,這種融合不再是表面的植入或者是嫁接,而是經過了充分思考所進行的深度融合。這一過程就使視覺傳達設計從深層次的內涵中體現出人文基因,同時也使視覺傳達設計更加具有生命張力[3]。
(三)要做好科技性的時代定位
視覺傳達設計在其自身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到達數據設計階段,在“互聯網+”語境下更要與大數據進行充分的融合,特別是由于科技飛速發展所帶來的新材料為視覺傳達設計提供了更好的舞臺。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最終體現在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設計傳達出來的。視覺傳達設計為人們提供的服務更具有特色,因此要充分借助科技的力量對這一領域進行深刻的變革,提高其科技含量,促使其在新的時代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三、結語
視覺傳達設計基于自身的屬性,與人們的生活聯系比較緊密。在“互聯網+”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要積極的迎接挑戰,利用好發展的機遇,基于時代特點進行準確的定位,為人們提供更具有服務性、人文性、科技性的設覺傳達設計。
參考文獻:
[1]馬賑轅,許甲子. “互聯網+”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的時代定位[J]. 大眾文藝,2019(08):65-66.
[2]張玉鳳. 新媒體融合視閾下視覺傳達設計的特征與趨勢[J]. 包裝工程,2020,41(14):252-256.
[3]李琦. 新媒體時代下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與發展[D].河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