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立




摘? 要:目的? 分析手法按摩乳房聯合低頻脈沖治療儀在產褥期母乳喂養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濰坊市寒亭區婦幼保健院分娩的缺乳產婦90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分法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實施手法按摩乳房與低頻脈沖治療儀聯合干預,觀察兩組產婦母乳喂養、心理狀態、乳腺炎的預防情況。結果? 干預后,研究組產婦缺乳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心理狀態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泌乳始動時間、順暢排乳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產婦乳腺炎發病率低于對照組,而成功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手法乳房按摩與低頻脈沖治療儀聯合應用在產褥期產婦中的效果較好,能提升母乳喂養的成功率,有效減少乳腺炎的發病率,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緒。
關鍵詞:手法按摩乳房;低頻脈沖治療儀;產褥期;母乳喂養;心理狀態;乳腺炎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8-0022-04
近年來,隨著社會需求和世界格局的不斷變化,人類對生活水平的要求及身心健康的認識不斷提高,母乳喂養的哺乳方式已經不再只是公共衛生建議,已經逐漸受到了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重視及認可[1]。健康母乳中含有4個月甚至6個月內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物質,同時還含有多種嬰兒所需免疫物質、激素和生長因子等[2]。急性乳腺炎是指發生在乳腺管與四周結締組織中的一種化膿性炎癥反應,在短期內會形成膿腫,其臨床癥狀有乳房紅腫熱痛、局部有膿腫和腫塊、白細胞計數增加、體溫上升等。急性乳腺炎在哺乳期婦女中較為多見,在初產婦中占比約50%,初產婦和經產婦之間的比例為2.4∶1,如果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發展為急性化膿性乳腺炎,情況嚴重者會發展為敗血癥[3]。臨床通常采用低頻脈沖治療儀對患者進行治療,且與手法按摩聯合干預的效果更佳,能夠有效減少乳腺炎的產生,提升產婦母乳量,有效改善產婦的不良心理情緒。本研究選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濰坊市寒亭區婦幼保健院分娩的缺乳產婦90例為研究對象,分析手法按摩乳房與低頻脈沖治療儀聯合應用對產褥期產婦母乳喂養、心理狀態、乳腺炎預防情況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在濰坊市寒亭區婦幼保健院分娩的缺乳產婦90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1~40歲,平均年齡(30.49±4.21)歲;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48±1.35)周;新生兒體質量2 645~3 945 g,平均體質量(3 294.98±151.88)g;剖宮產15例,經陰道分娩30例;研究組產婦年齡22~40歲,平均年齡(30.98±4.23)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97±1.36)周;新生兒體質量
2 638~3 901 g,平均體質量(3 268.99±141.98)g;剖宮產13例,經陰道分娩32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產婦及家屬均知曉本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濰坊市寒亭區婦幼保健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產婦符合《中醫婦兒診療常規》中缺乳診斷標準[4];②產婦無妊娠期合并癥;③產婦具有良好的認知、溝通、理解能力;④新生兒均屬于正常、足月兒。
排除標準:①伴有乳頭化膿、產褥熱、上呼吸道感染、非哺乳期慢性乳腺炎者;②伴有嚴重心、肝、腎等臟器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做好產褥期的健康宣教,剖宮產或者會陰側切口的護理,指導產婦對新生兒進行喂養的正確方式、飲食護理,告知其注意事項等。
研究組采取手法按摩乳房與低頻脈沖治療儀聯合干預。手法按摩:①進行被動按摩:護理人員將食指、中指以及無名指的指端全部并攏,且雙手從產婦乳房的下端逐漸向乳頭的方向進行按摩,按摩的方式采取放射狀形式,直到產婦的乳房由腫脹變柔軟,且乳汁通暢。少數乳汁淤積的產婦,以右手捏其乳頭進行提插,使淤積乳汁得以排出。②進行主動按摩:a.腫塊按摩:產婦選擇坐位,且涂擦相應的滑石粉、潤滑油作為推拿介質,以健側手指對乳房腫塊進行按摩,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揉5 min。b.排乳:產婦選擇坐位,兩手4指將乳房托住,且拇指從腫塊上方逐漸向乳頭交替揉、推、抹,讓乳汁從產婦乳腺口逐漸流出。c.乳腺口疏通:以患側手將乳房托住,健側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對腫塊進行擠捏,從上到下直至乳頭位置,且慢慢增加擠捏的力量,將乳汁或者黃色的液體擠出,疏通阻塞的乳腺口。d.揉按乳根、膻中穴:微用力進行5 min的揉按,穴位出現酸脹感即可。e.撥動產婦肩井穴:以中指、食指對患側穴位進行按摩,穴位出現酸脹感即可。按摩次數為2~3次/d。低頻脈沖治療儀(生產企業:北京海龍馬科技有限公司,型號:SOKO 900 I)使用方法:產婦選平臥姿勢,在電極片的黑色的電極面上涂適量的導電膏,并將其固定在雙側乳房上,且以束腹帶把腹部的電極有效固定在產婦下腹部、背部,再將電源接通,對左右通道能量進行調節,2次/d,60 min/次。
1.4? 觀察指標
①兩組產婦缺乳程度:采用自制量表評估乳汁質量、乳房充盈、泌乳量。乳汁質量評分0~2分,0分表示質稠,1分表示質清稠,2分表示質清稀;乳房充盈評分0~6分,0分表示乳房比較充盈,2分表示乳房基本充盈,4分表示乳房輕度充盈,6分表示乳房空虛;泌乳量評分0~6分,0分表示乳汁能夠完全滿足新生兒所需,2分表示乳汁能夠滿足新生兒所需的2/3,4分表示乳汁能夠滿足新生兒所需的1/3,6分表示產婦幾乎沒有乳汁,無法喂養新生兒;缺乳情況為三項合計分值,分值越高代表缺乳程度越高,反之越低。
②兩組產婦心理狀態:以焦慮自評量表(SAS)對產婦焦慮情況進行評估,疾病分界值為50分,>69分表示重度焦慮、60~69分表示中度焦慮、50~59分表示輕度焦慮;且通過抑郁自評量表(SDS)評估產婦的抑郁程度,疾病的分界值為53分,>72分表示重度抑郁、63~72分表示中度抑郁、53~62分表示輕度抑郁,其評分越高代表抑郁情況越發嚴重。
③兩組產婦在產后泌乳始動和順暢排乳的時間,母乳成功喂養率以及乳腺炎發病率。
1.5? 統計學分析
選擇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本研究數據,計數資料采用[n(%)] 表示,以χ2比較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以t比較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缺乳程度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產婦缺乳程度評分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產婦缺乳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產婦心理狀態評分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SAS、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產婦泌乳始動和順暢排乳時間比較
干預后,研究組產婦泌乳始動、順暢排乳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產婦乳腺炎發病率和成功母乳喂養率比較
干預后,研究組乳腺炎的發病率低于對照組,而成功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母乳喂養對產婦產后的恢復、新生兒正常發育均具有重要的意義,乳腺炎是乳腺急性化膿感染,部分患者會出現炎性腫塊,然后不斷形成膿腫,可劃分成多房性、單房性。若產婦因乳汁淤積出現乳房硬結、局部腫脹,需及時給予其有效的干預,進而確保產婦乳腺管通暢,防止乳腺炎的發生[5-8]。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前,兩組產婦缺乳程度的評分相近;干預后,研究組產婦缺乳程度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手法按摩乳房與低頻脈沖治療儀聯合應用在產褥期產婦中可改善其缺乳情況。究其原因,乳房脹痛、泌乳困難是許多產婦不愿意進行母乳喂養的主要因素,乳汁瘀滯導致乳房硬結、局部腫脹、疼痛劇烈。因此,早期疏通產婦乳腺管可有效預防乳腺炎[9-11],手法按摩、低頻脈沖治療儀干預可更好地促進乳汁分泌,使乳量增加。同時,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后,研究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與梁燕和[12]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說明手法乳房按摩與低頻脈沖治療儀聯合應用在產褥期產婦中,可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狀態。產褥期是產婦在進行分娩之后器官恢復的關鍵期,同樣是新生兒身體生長的關鍵期。該時期許多產婦會比較敏感,且會有較大的情緒波動,尤其初產婦因缺少產褥期健康知識、角色轉變、缺少較好的產后自理能力、新生兒喂養等各種問題,會使其心理出現較大的變化,發生抑郁、焦慮等情況,影響產后的恢復、新生兒生長發育[13-15]。本研究結果還表明:干預后,研究組產婦泌乳始動、順暢排乳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與項彩和等[16]的研究結果類似,說明手法按摩乳房與低頻脈沖治療儀聯合應用在產褥期產婦中可減少泌乳始動、順暢排乳時間。手法按摩可促使乳管保持暢通,通過對產婦乳頭提拉能夠對乳房的神經肌肉進行相應的刺激,提升催乳素的分泌、乳量,再配合穴位按摩能夠祛瘀止痛、消腫散結。而低脈沖治療儀通過微電腦模擬控制技術,利用相應的紅外熱輻射、電脈沖、離子導入對病變組織進行作用,從而改變產婦末梢神經的興奮性,在良性腫塊、乳房脹痛中的治療效果較好[17]。兩種干預方法聯合使用能夠促使產婦在最短的時間恢復泌乳始動、順暢排乳。此外,本研究結果還表明:干預后,研究組乳腺炎的發病率低于對照組,而成功母乳喂養率高于對照組,說明手法按摩乳房與低頻脈沖治療儀聯合應用可減少產褥期產婦乳腺炎發病率,且增強成功母乳喂養率。手法乳房按摩與低頻脈沖治療操作比較簡單,不會使產婦出現嚴重的疼痛感,可幫助產婦改善乳房脹痛的情況,進而促進乳汁的分泌,使母乳量增加,提升母乳喂養的成功率,有效減少乳腺炎的發病率。
綜上所述,手法乳房按摩與低頻脈沖治療儀聯合應用可提升產褥期產婦母乳喂養成功率,幫助其改善心理狀態,有效預防乳腺炎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周玲.低頻脈沖治療儀結合中醫穴位按摩對產婦產后泌乳及乳房脹痛的臨床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20,58(34):174-177.
[2]周美琴,崔鈺艷,肖明.基于音樂冥想訓練干預聯合早期乳房按摩在產婦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18):125-127.
[3]慕年花.連續細致化護理對高危妊娠初產婦結局及產后母乳喂養自我效能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10):106-109.
[4]張迎春,張花責,榮靜,等.中醫婦兒診療常規[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22:2442-2461.
[5]程亞利,王江鵬,劉榮,等.早期母乳喂養配合氨基酸對低體質量早產兒營養狀態、生長發育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 22(23): 91-94.
[6]江敏,楊小紅,譚苗,等.共享決策支持下家長參與護理對NICU早產兒母乳喂養率、生長發育的影響[J].罕少疾病雜志,2021,28(1):96-97.
[7]曾麗麗.鹿角粉輔助低頻脈沖電刺激治療產褥期急性乳腺炎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科學,2019,9(21):294-296.
[8]林樹坤,譚茵,李春藝,等.產后乳房按摩對乳汁分泌及母乳喂養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6):157-159.
[9]方亞軍.低頻脈沖治療儀聯合乳房按摩在產后乳房脹痛患者中的應用[J].哈爾濱醫藥,2021,41(1):106-107.
[10]姚鳳仙,王小平,程桂英.中藥及手法按摩治療急性乳腺炎的護理效果[J].光明中醫,2019,34(2):312-314.
[11]匡玲,唐芳,曾小娟.心理疏導聯合乳房按摩對產婦產后泌乳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4):144-146.
[12]梁燕和.產后延續性護理對產褥期母嬰護理的效果觀察[J].黑龍江中醫藥,2019,48(5):201-202.
[13]李瑩,肖紅娜,姚賽男,等.穴位按摩對產后奶漲產婦血清E2、PRL影響的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8(35):3941-3943,3985.
[14]顏小均,姚欽元,朱海平.婦科綜合治療儀配合手法按摩治療哺乳期乳腺炎的療效觀察[J].中醫外治雜志,2018,27(4):22-23.
[15]邵琨,朱莎娜.責任親情交互護理模式結合泌乳確認法干預對初產婦哺乳技能及母乳喂養信心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21,6(28):156-158.
[16]項彩和,周曉,何靜.產后乳房按摩配合乳腺保健在預防產后排乳阻塞性乳腺炎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13):2304-2306.
[17]楊盼.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給予中藥通乳方內服結合手法按摩治療的可行性[J].海峽藥學,2019,31(5):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