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巍 張一凡
摘要:早期閱讀是一種寓教于樂的幼兒語言活動,它以圖畫讀物為主,以看、聽、說相融合為手段,從幼兒興趣入手,萌發幼兒熱愛閱讀的情感,豐富幼兒閱讀經驗,提升幼兒閱讀能力,為幼兒入學后學習正規的書面語言做準備。本研究運用文獻法、觀察法、訪談法,闡述了鞍山市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現狀和問題,總結了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教育建議,即:幼兒園應當設定每周固定的早期閱讀活動時間;申請早期閱讀活動的專門預算;建立完備的閱讀物質準備;規定固定的時間更新補足一次閱讀材料等。教師則應通過多種渠道提高自己的早期閱讀教學能力、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普及早期閱讀育兒知識等。
關鍵詞:早期閱讀;閱讀材料;活動指導
自《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頒布實施以來,幼教界對早期閱讀教育日益關注。早期閱讀是幼兒成為成功的閱讀者的基礎,同時也是幼兒成為終身的學習者的開端。閱讀是幼兒成長中必備的學習途徑,幼兒可以通過閱讀提升語言表達能力與水平、拓展詞匯量,還可以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鍛煉幼兒的注意力,閱讀更可以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幼兒可以對閱讀材料中所看到的進行思考,把看見的和已有經驗進行整合。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及時提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幼兒的思辨能力。
然而通過筆者的觀察和已有文獻的查閱,發現幼兒早期閱讀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正是由于早期閱讀在幼兒一生發展中占據重要的地位,而當前現實生活中以及已有研究還有待改進和提升,故筆者進行此方面的研究。
一、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中的問題
(一)幼兒園開展早期閱讀活動的時間規劃不合理
有研究表明,早期閱讀應貫穿于一日活動之中,在幼兒園中應保證幼兒每天都有一個固定的閱讀時間,將有助于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然而經過筆者的觀察,鞍山市80%的幼兒園開展早期閱讀活動沒有固定的時間,有時一整天都沒有開展閱讀活動。開展了早期閱讀活動的幼兒園也經常選擇在飯前等待進餐的過程中,很多時候講到一半就已經開始吃午飯了;或是偶爾會在一周中某一天的下午,花費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留給幼兒自主閱讀繪本故事,甚至有時一周中完全沒有這樣集中的閱讀活動時間。而在閱讀的這段時間中,教師完全把時間交給幼兒,很多幼兒經常在活動區跑來跑去,安安靜靜閱讀的小朋友很少,由于教師沒有參與到孩子們的閱讀活動中,沒有進行指導,孩子們就像一盤散沙,閱讀活動起到的效果不佳。
(二)幼兒園物質設施投放不足
有資料顯示幼兒園開展早期閱讀活動應當有充足的物質投放。要設立圖書館、繪本館,每班設立閱讀區;在大廳等公共區域布置書架、圖書、小沙發,坐墊等供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為他們隨時隨地創設閱讀的條件。然而根據觀察,發現60%的幼兒園只有一個小小的專門的幼兒圖書角,面積較小,無法容納過多幼兒。同時書籍種類偏少,擺放無序,沒有種類的劃分。
(三)語言區閱讀材料投放更新不及時
通過觀察發現,大多數幼兒園的早期閱讀活動區材料也存在著更新不及時的問題。通過和園長的訪談也驗證了這個觀察結論,大部分園長的回答是“幼兒園語言區的材料更新并沒有固定的時間”。
(四)沒有科學系統的早期閱讀課程
已有研究表明,幼兒園應當探索園本化的早期閱讀課程,應當在每周固定的時間安排圖書教學課程,并將課程時間規范化的安排到課程表上。但筆者觀察發現,83%的幼兒園并沒有系統化的早期閱讀課程。筆者通過訪談發現,大部分的幼兒園只關注一些所謂的園本特色課程建設,例如:舞蹈課、沙盤課、社會體驗課等,但關于早期閱讀,卻沒有一個系統的科學的課程讓幼兒去學習。
(五)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
通過觀察發現大部分幼兒園教師在開展早期閱讀活動時,班級的教師只是用手機查找一個故事,然后照著手機讀給幼兒聽,或是為了方便從語言區隨意拿出一本閱讀材料,從頭開始逐字逐句的讀,讓幼兒聽后對故事有印象而不是考慮早期閱讀能給兒童帶來的哪些好處,對幼兒未來所打下的基礎,教師只是把早期閱讀理解成狹隘的教師讀幼兒傾聽。
(六)教師早期閱讀活動設計過于單一、缺乏創造性
當前開展早期閱讀活動應是具有多樣性的,勢必要采取多種活動方式。但是,在鞍山市的幼兒園里,在為數不多的早期閱讀活動中,教師開展的活動形式完全是單一的讀,沒有任何創新。教師完全以自己為閱讀主體,只是讀給幼兒聽,沒有思考閱讀的多種形式,并沒有將繪本閱讀、分享閱讀帶入閱讀活動中;也沒有把閱讀活動融入幼兒的游戲,讓幼兒對閱讀充滿興趣。這種單一的閱讀形式不能吸引幼兒的閱讀興趣,也不會激發起幼兒喜歡閱讀的良好習慣。
(七)教師和家長缺乏早期閱讀方面內容的溝通
教師與家長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合作共同體,教師在幼兒園中的教育活動需要在家中有效的實施才能體現出有效的教育效果。但是經過觀察發現教師與家長的共育合作完成的并不是很好。教師與家長每天溝通時間很簡短,就算是溝通也只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一天的表現,進餐情況,身體狀況,幾乎很少提及讓家長提高對早期閱讀重要性的認識的話題。
二、導致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幼兒園對早期閱讀活動重視程度不足
由于幼兒園方面對幼兒早期閱讀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了幼兒園沒有一個固定的時間開展早期閱讀活動,在物質投放上也沒有達到正規標準。筆者結合觀察與訪談,發現正是因為該幼兒園缺少對教師相應的指引,幼兒園對于幼兒早期閱讀活動的忽視,才導致了上述的問題。
(二)教師專業素質不高
幼兒園教師的作用對幼兒來說不言而喻,在早期閱讀活動中,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家園聯系以及如何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都跟教師有著密切的聯系。但正是由于教師對幼兒早期閱讀含義的理解存在偏差,導致了教師開展早期閱讀教學方法不當的問題。另外,由于教師的專業素質不高,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向家長普及早期閱讀,更因為幼兒園的不重視所以教師很難重視幼兒早期閱讀,幼兒園也沒有為教師提供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導致開展早期閱讀活動的形式過于單一化缺乏創新性。
三、幼兒園開展早期閱讀活動的建議
(一)幼兒園設定每周固定的早期閱讀活動時間
幼兒園應當把早期閱讀活動設置在一周中一個固定的時間,應該明確規定早期閱讀活動時間無特殊情況不可占用,不可用來做其他的活動。
(二)幼兒園加大物質設施建設
幼兒園應當為早期閱讀成立專門領導小組,申請該區域的專款,按照早期閱讀投放物資的標準設立,將幼兒園的小圖書館進行改進,增加繪本室、親子閱讀室,豐富閱讀書目,增加書籍種類。
(三)規定固定的時間更新補足一次閱讀材料
針對閱讀材料更新不及時,總是有幼兒對于自己班級里閱讀活動區的閱讀材料失去興趣,這就需要幼兒園對于每個班級的閱讀材料指定一條規矩,每個班投放的材料也會有所差異,可以在半個月將每個年級組的各個班交換閱讀材料,達到了閱讀材料的一次更新,更新后幼兒對嶄新的閱讀材料又產生了閱讀興趣。在年級組互相交換的基礎上,要做到半年一次大更新,將現有的舊的閱讀材料全部更新換成嶄新的一批,舊的閱讀材料還可以做公益捐給當地福利院或有需要的地方。
(四)派出教師外出學習,引進成熟完善的早期閱讀課程體系
幼兒園應到給年輕教師機會,讓教師到南方一些優秀示范園去學習,觀察示范園是如何開展早期閱讀課程的,借鑒他們的課程理念與模式,把優秀的成熟課程體系引進園所中,同時也要組織教研組一起集思廣益去創新出本園的特色的早期閱讀課程。
(五)增加早期閱讀教師技能培訓
通過請專業的幼兒教育專家給園內教師做早期閱讀方面的培訓,幫助教師拓寬眼界、拓展思維,增長早期閱讀方面的知識,提高對早期閱讀的認識,幫助教師對早期閱讀活動的設計更加有想法。
(六)多種渠道學習,提高教師自己的早期閱讀教學能力
幼兒園教師應當抓住時代的發展趨勢,當今處于互聯網信息時代,網絡為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帶來了便利條件,教師改變以往出差學習,在線上就可以學習到其他幼兒園的優質課,或是有幼兒教師專門的學習軟件。現在關于學前教育的公眾號蜂擁而至,也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的形式,閱讀文章,通過多方面的渠道來提高教師自己的教學能力。
(七)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普及早期閱讀知識
促進“家園互動式”閱讀家園共育是搞好幼兒早期閱讀的關鍵。在閱讀活動中,幼兒園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幼兒進行早期閱讀教育時,家長與幼兒園同步,積極配合教師開展早期閱讀活動,在家園共育中促進幼兒閱讀質量的提升。幼兒園教師應當在每一學期開始,安排時間召開家長會,教師作為學前教育的專業學習者,對家長更有說服力,向家長普及早期閱讀的育兒知識,提供給家長在家中陪伴孩子的閱讀方法,幫助家長走出閱讀誤區,家長會可以讓教師和家長建立積極的伙伴關系,更加有利于“家園互動式”開展早期閱讀。
(八)豐富教學設計,增加教學形式
教師應當改變原有的早期閱讀活動開展方式,將早期閱讀活動重視起來,認真備課,事先選擇題材,做好關于開展本次活動的物質和精神準備,改變以往單純拿繪本讀或是拿手機讀的單一方式,設計幼兒感興趣的閱讀活動。例如表演游戲、戲劇表演等。只有讓幼兒邊看邊聽邊說,師生在閱讀中充分互動才是正確開展早期閱讀的方式。在語言活動中,讓幼兒聽聽、看看、說說、講講相互結合地進行閱讀;有時讓幼兒自己先看看說說,了解故事內容;有時讓幼兒先聽再講,幫助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還有的時候直接讓孩子自主閱讀;讓他們自己看,自己講,互相聽互相說,培養幼兒創編故事情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程婷.幼兒早期閱讀的意義及策略研究[J].教育革新,2020(1):63.
[2]康蕃.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現狀研究--以某幼兒園A班為例[J].東北師范大學,2013(05):57.
[3]李月娥;謝芬蓮.陳鶴琴早期閱讀教育思想及其啟示[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教學版),2017(06)42-44.
基金項目:2017年鞍山師范學院校級科研一般項目“鞍山市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現狀及指導對策研究”(17kyxm48);2020年遼寧省教育廳科學研究經費項目“‘互聯網+教育’助力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研究”(SYSF202009)。
通訊作者:陳巍(1981-),女,鞍山師范學院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幼兒個性與社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