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敏敏
[摘要] 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因此把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落實于閱讀課中具有很高的實踐價值。本文根據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目標導向,統籌閱讀課的讀前、讀中和讀后三個環節,提出了讀前重視讀前預測,安排前置任務,讀中構建思維導圖,讀后采用多種評價等策略,推進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推動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
[關鍵詞] 高階思維;培養策略;英語閱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指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不僅包括對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和文化意識的考查,也要包括對思維品質的培養。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提出的高階思維能力,是思維品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閱讀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因此把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落實于閱讀課中非常具有實踐性。
所謂高階思維能力,深度思維、概括思維、比較思維、發散思維、推理思維和批判思維等思維品質都可以包括在內,高階思維不是通過簡單地刷題或者模仿就能夠獲得,而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策略才能夠形成的思維品質。
一、指向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閱讀教學
英語學科既學習語言,也培養思維。課標中明確指出,思維品質已經是核心素養培養中的重要一環,但是,此思維品質不同于普通意義上的思維能力,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而是與英語學科相關的思維品質。這些深層次、高段位的能力即高階思維能力,因此,我們知道培養高階思維能力的過程就是塑造學生思維品質的過程,也是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過程。
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大體上可以劃分為讀前、讀中和讀后三個階段,因此,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需要統籌這三個階段。指向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閱讀教學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要增加思維強度,問題以及活動的設計要讓學生的大腦真正活起來;二是要增強實踐特性,讓學生把所學內容和現實生活能夠有機結合,走出課本,走出教室,走進生活;三是要提高合作能力,讓學生養成合作的習慣,互相討論,交流意見,共同進步。指向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閱讀教學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大腦和雙手都充分調動起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揮。
基于以上認知,在閱讀教學中,讀前可以安排前置任務以及讀前預測。在過去,教師布置的預習作業不但沒有達到真正預習的效果,還增加了負擔。事實上,學生們在學習新知以前,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接觸到閱讀材料的信息,因此,根據文章主題安排讀前的預測是一個必要的步驟,而且在預測的過程中,學生會不斷地進行分析、比較及提取大腦中的相關信息,激活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并且初步進行一定的推理和判斷,這個預測的過程十分有助于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構建新知識的網絡體系。同時,讀前還可以布置一定的實踐類任務。此類任務的要求既要指向教學目標,又要緊扣教學內容,但是難度上要控制在中等偏下,旨在引導學生有效預習,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最好能夠形成討論,為學生們有效參與閱讀課堂打下基礎??傊?,預習作業可以更加靈活,通過布置實踐性或者探索性作業,讓學生對新話題充滿興趣,自行探索新閱讀素材,真正為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指向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閱讀教學,在過程中推薦利用思維導圖,結合個體思考和小組討論,構建結構化知識。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不是對零散知識的學習,而是指向學習策略的習得及學習能力的養成。這就要求教師要改變以往閱讀教學中零散講解語言知識點的傾向,一要明確單元主題,構建合理情境,注重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二要彰顯文本特征,明晰文本特點,梳理文本體裁,感知不同體裁呈現出的不同特點,三要梳理知識結構,利用思維導圖,呈現結構化知識模型。思維導圖的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導圖就能知道本節課講了什么,各個細節之間又有什么具體的聯系,所有的知識點不是零散的,學生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跟著思維導圖的繪制與理解形成不斷的思考,遷移及創新。
指向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閱讀教學,讀后可以采用多種實踐活動,利用有效評價,深化不同層次的認知。一個完整的閱讀過程還包括讀后活動的設計,要能夠聯系真實生活,解決真實問題,這能夠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也能夠促使學生深度思考、發散性思考,當然這并不等于毫無根據的胡思亂想,需要學生基于閱讀材料,進行加工或者創新。這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另一方面也打破了學生全盤接受的思維慣性,這一點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當然,完整的閱讀一定要包括最后的評價。評價方式千差萬別,但是我們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該采用科學有效的評價方式,以此來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同層次甚至不同性別的學生在學習不同的閱讀材料時會有各自的優劣勢,因此要在讀后評價中因材施教、辯證看待。
二、培養高階思維能力的閱讀教學實踐
以譯林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為例,本文將利用實際案例來說明如何在閱讀課中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1.讀前做好準備
(1)重視讀前預測
該單元的主題是Fashion,在閱讀課第一課時開始之前讓學生預測,關于fashion這個話題,作者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談論,學生們在預測的過程中會激活已學的知識,聯想到各種服飾(clothes)以及時裝表演(fashion show)等等,這樣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復習該單元第一課時welcome to the unit中的各種clothes,包括shoes,blouse,shirt,skirt,tie等,也能激勵學生去查找其他服飾的表達,比如sports clothes,trainers,suit, scarf和pants等。讀前預測不僅激發了學生對本課時的興趣,也會為讀中打好基礎,包括背景知識基礎以及閱讀的心理基礎。
(2)安排前置任務
圍繞學生聯想到的clothes和fashion show這兩個典型的關鍵詞,布置一個前置任務,觀看一個有關時裝表演的視頻,并提問:
Q1:What is this video about?
Q2:What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
Q3:Do you like watching the fashion show,and why?
基于同學們的問答,選擇一名學生在上課前做一個簡短的report。這種觀看視頻的方式簡單易操作,相較于一般的紙質作業也更加生動,容易吸引學生有效地參與課堂。接著學生回答完是否喜歡觀看服裝表演并給出原因后,老師進一步點題:There is a fashion show in Sunshine Middle School,so today we will go to the fashion show in Sunshine Middle School.
2.讀中構建結構
(1)明確單元主題
本單元的主題語境是“人與社會”,話題圍繞“時尚”展開。教材內容新穎而且有吸引力,這一單元的七大板塊都是圍繞這一話題展開,語言技能與語言知識都是依據這一中心話題而設計的。
Welcome板塊主要是學習有關談論服飾的簡單用語并通過學習有關服飾的簡單用語了解并預熱本單元的中心話題。Reading板塊主要以培養學生的自我閱讀能力為目的。通過學生自我閱讀,解決教師設計的一些針對性問題,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Grammar板塊講解了現在進行時的用法,這一單元涉及的現在進行時是本單元的重難點,要求學生能夠靈活掌握運用。Integrated skills板塊內容是讓學生了解并初步掌握不同場合的著裝問題以及初步了解服裝材質并能夠對其進行簡單的討論。Study skills板塊的內容是讓學生了解音節的劃分,并能夠劃分不超過三個音節的單詞。Task板塊的內容是圍繞本單元話題,對相關信息進行梳理并運用本單元所學信息,制作時尚服飾海報。還有容易被遺漏的Self-assessment板塊要求學生對照本單元的各個學習項目進行自我評價,對本單元的學習進行自我反省,制定計劃以及提高自己的學習水平。
綜上所述,這個單元圍繞“時尚”這個話題從詞匯、語法、音節等多角度展開,而Reading部分則是通過一篇主持稿介紹了五個模特的穿著,具體地展示了他們的穿著包括服飾的名稱、顏色、材質和款式等方面,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彰顯文本特征
本篇文章是一篇主持稿,但是在明確體裁之前,首先要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背景信息,主要是通過問題的形式:
Q:Where can we see the fashion show?
A:At the school hall.
Q:Who is the host and how do you know?
A:Millie is the host,because she is going to introduce her classmates.
然后要走進正文,Millie是主持人,如何讓學生們意識到這是一篇主持稿而不是其他的體裁,就要引導學生明晰文本特點,關注主持稿的文體特征,尤其是文章的開頭和結尾。
Q:What does she say at the beginning?
A:Good evening,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I am…? We are going to show…
Q:What does she say at last?
A:Thats all for todays show. Thanks for coming.
Q:So what is the writing style,a story,a script or a piece of news?
A:A script.
Q:What is her most important job?
A:Introducing the models.
通過以上問題形成一篇主持稿“開場——介紹——結尾”的結構(如右圖)。
(3)呈現結構化知識
文章的主體是閱讀的重點,而本篇主持稿主要是介紹了五位模特包括Millie、Simon、Amy、Dinel和Sandy 及他們的穿著,學生們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思考,獨立閱讀去找尋答案,但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們進行梳理歸納,提高分析判斷和整理歸納等高階思維能力。同時進一步構建思維導圖,如下:
[設計說明]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個體思考,這不同于以往的教學實踐,很多教師習慣于逐字逐句逐段地領著學生來分析文章,但這樣一是會把文章打散使得學生缺少整體感知,二是學生缺乏安靜下來獨自思考的時間和機會。這其實與具體的評價方式(包括考試)以及以后的實際運用形式相違背。學生需要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并且從信息中進行推理或者概括得到進一步的結論,這些都需要學生進行有效的個體思考。
了解文章主體的基本信息之后,讓學生們討論:
Q:Whats the style of their clothes,sports clothes,? formal clothes or other styles?
Q:Is it proper to wear these clothes and shoes at school?And when can they wear their clothes in the show?
[設計說明]小組討論也是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教學中,針對一些有爭議或者開放性的問題,獨立思考已經無法滿足需求時,可以鼓勵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大家在闡述各自觀點的基礎上,產生思維碰撞,不斷地進行分析、推理和判斷,達到頭腦風暴的效果??偠灾?,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成員們聆聽多個思考結果,有助于提高課堂的思維含量,也激發學生的思辨興趣,提高課堂的效率,深化學生的認知。
最后,討論結束會形成一個完整的思維導圖。
3.讀后深化認知
(1)設計真實實踐活動
在閱讀教學的讀后環節,要充分發揮學生所學,應用到真實語境中去,鼓勵學生們成為老師們的fashion designer:語文老師要have a meeting tomorrow,數學老師要去climb Qixia Mountain on Sunday,英語老師要meet friends on Saturday,請同學們從這三位老師中任選一位,給他/她設計合適的衣服。這個活動設計的語境真實可信,人物就是學生們最熟悉的老師,任務也十分具有操作性,主要是需要學生結合課堂所學,能夠考慮到服飾的名稱、顏色、材質和風格,然后搭配成完整的一套,可以自己獨立設計,也可以小組討論集體設計,然后挑選三位代表到講臺前面展示自己的設計。
(2)利用多種有效評價
一個完整的閱讀過程到此依然沒有結束,還需要一個有效的評價方式。因此,仍然是以該單元為例,關于fashion這個話題,可以分成不同層次的評價方式,A層次學生可以完成一個關于clothes的表格,內容涉及colour、material、style等,B層次學生可以給三位老師都設計好合適的衣服,進一步完善實踐活動,C層次學生可以設計好衣服之后再寫一篇主持稿來介紹這三位老師,然后把設計作業和主持稿分享或者張貼在班級展示墻上。通過這種包括獨立完成或者合作完成,包含有自我評價、小組成員評價,以及老師再次評價的方式,深化學生對該節Reading課的認知,讓他們能夠真正學到和用到。
總之,培養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是核心素養的視域下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必然要求,也符合英語現行評價體系下教學改革的現實要求。完整的閱讀教學流程應該包括讀前重視讀前預測,安排前置任務,讀中利用思維導圖,注重個體思考和小組討論,讀后設計真實的實踐活動,利用多種評價,使整個閱讀過程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不僅能深刻理解所學知識,還能應用實踐直至遷移創新,以達到“習得”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勝.從思維品質培養視角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7,40(4):10-14.
[2]程曉堂.核心素養下的英語教學理念與實踐[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21.
[3]黃偉強.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融入思維品質培養的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7(11):6-12.
[4]劉道義. 談英語學科素養——思維品質[J]. 課程·教材·教法, 2018(8):6.
[5]王可.中小學生寫作與思維能力的關系[J].中國教育學刊,2006(10):62-65.
[6]夏谷鳴.讀后續寫: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一種評價途徑[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