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雙 李子玉
摘 要:在當前的高校學生日常英語學習實踐過程中,英語戲劇表演這一全新模式已經頗受新時代高校學生喜愛與認可,并且也逐漸成為校園文化節以及各類英語交流活動開展過程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構成部分。英語戲劇表演極為提倡實踐、體驗、交流與合作,并且能夠從新時期高校學生的生活經驗、愛好興趣以及認知水平等多個角度出發,有效提升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鑒于此,筆者在本文針對新時期如何借助優質的英語戲劇表演教學有效提升高校學生英語應用能力展開深入的分析與探究,以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英語戲劇表演;英語應用能力;提高策略
戲劇,堪稱為文學體裁中的一種獨特藝術形式。戲劇,也堪稱為涵蓋語言、文學、表演、音樂、燈光、美術以及布景等多方面的一項綜合性藝術。英語戲劇表演無疑是新時期教學改革大環境下,高校英語教育體系中的一種全新教學理念與創意化教學方式[1]。英語戲劇表演通常以口語化的英語表達方式為主,讓高校學生在各種英語戲劇表演實踐活動中增強自身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且有效鍛煉自身英語口語能力與語用思維,全面提升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為將來步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后熟練運用英語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戲劇表演各階段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效果與作用解析
英語戲劇表演這種教學方式具有一定的創新性、生動性與實踐價值。在我國不同階段的教育領域中,都能夠發揮出積極的教學促進作用。具體來講,在中小學英語教學體系中,英語戲劇表演教學能夠充分激發中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增強小學生對于英語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并且在教師創設的戲劇表演情境和氛圍中敢于說英語,敢于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與觀點,提升英語實踐應用水平。在高中階段,學生英語單詞量以及學習綜合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因此,教師采用戲劇表演教學模式,能夠提升高中生語言表達能力、閱讀寫作能力,以及對英語戲劇中語句格式的常規寫作方式進行一個初步的理解與記憶。并且對戲劇表演這種教學方式更加喜愛、認可與支持。在大學英語教育教學創新化開展階段,英語戲劇表演已經成為一種常見性教學方式,并且能夠在高校英語學術應用、翻譯應用以及交流應用等多個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我國各高校在新時期英語教學課程體系中都極為注重戲劇表演教學的創新化應用。并且高校也會組織各種戲劇表演社團,重新改編與演繹一些英文經典戲劇作品,為大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廣闊的戲劇表演舞臺。
二、高校大學生英語戲劇表演現狀解析
新時期高校教育創新化發展大環境下,高校英語專業教學工作更加注重生動化、趣味化、創新化以及實用化。為了全面提升高校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與實踐水平,相當一部分高校結合自身辦學實際開設了一些英語戲劇表演社團。進而招募高校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其中,讓學生在一種寓教于樂的良好情境和氛圍中通過英語戲劇表演這一形式全面提升英語應用能力與綜合素養。例如,我國多個省份在每年都會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英語戲劇表演比賽,引發各地高校學生強烈關注與積極參與。平心而論,新課改不斷深入延展視域下,英語戲劇表演這一教育模式與教學活動擁有極為廣闊的發展前景以及良好的開展氛圍[2]。當前階段,各高校積極組織與開展英語戲劇表演實踐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有效增強高校學生英語口語水平,交際能力與人文素養,而且能夠讓高校學生對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社會文化、生活習俗等方面加深理解與認知。與此同時,優秀的英語戲劇表演活動也能夠成為高校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一種豐富多彩的實踐形式,對于自身英語文化理解、口語應用以及綜合素養的提升起到一個積極促進與推動作用。這種模式也能夠讓英語學習真正意義上的回歸生活,提升高校學生自身的人文素養與藝術鑒賞能力。
三、解析新時期高校學生參與英語戲劇表演的學習與實踐效果
(一)充分激發高校學生英語學習積極主動性
新時期教育創新化發展大環境下,作為英語學習一個極為有效的全新媒介與載體,英語戲劇表演具有極為重要的教育意義和教學價值。這種英語表現模式不僅能夠激發新時期高校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能夠培養高校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在豐富多彩的英語戲劇表演活動的參與過程中,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得到鍛煉自我、展示自我的機會,并且對英語產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究欲[3]。英語戲劇表演自身具有一種較為奇妙且神秘的吸引力,想要充分做好戲劇表演,高校學生需要能夠查詢各種英語教學資料、網絡信息資源以及通過向英語教師提問來增強自身的學習效果與實踐水平。在這種優質的“求知求學”實踐過程中,高校學生無疑能夠對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風俗、背景等多種人文元素進行全面了解與充分掌握。開闊自身的視野,積累更多的英語知識與戲劇表演經驗,創新自身英語語用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同時,增強了英語實際應用綜合能力。
(二)有效增強高校學生口語水平與交際能力
英語戲劇表演無疑是一個能夠滿足不同學生不同英語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的一個優質學習舞臺。在各種英語戲劇表演活動的參與過程中,高校學生能夠通過交流、互動與溝通,以及臺詞排練和現場表演有效提升自身口語水平與交際能力。與此同時,在各類英語戲劇表演實踐過程中,高校學生能夠結合不同劇本的人物設定與劇情發展,對不同角色進行生動化、形象化、立體化的演繹,增強自身“聽、說、讀、寫、譯”等多方面的英語綜合素養,讓自身英語表達方式與表達水平得到一個質的提升。實事求是的講,英語戲劇表演的彩排與正式表演過程中,在不同背景的英美文化視域下,高校學生需要結合環境設定與人物性格特點進行角色代入。進而在正式表演過程中加深對英美國家地理、文化、歷史、宗教、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念等多方面的理解。充分體會與感受到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性,確保自身能夠在日常英語學習實踐過程中并不會因為文化差異而導致各種誤解與困惑。
(三)不斷提升高校學生應變能力及團隊精神
在新時期各種英語戲劇表演實踐過程中,由于是“戲劇表演”,必然會涉及到舞臺藝術、個人表演風格與舞臺表演技巧。因此,各種不確定的因素以及突發類的情況必然會經常在舞臺上出現。這種情況下,高校學生必須要擁有較強的個人應變能力與臨場發揮能力。在面對未知情況與意外狀況時能夠保持沉穩冷靜、不慌不亂。比如說,針對英語劇本設定過程中臺詞出現不一致或者現場出現“背錯臺詞”等意外情況時,高校學生需要作出提前預判,決不能原封不動的“照搬劇本”、“死記硬背臺詞”,而是需要結合舞臺具體情況以及現場表演的具體環境作出及時調整與修改,讓整個表演能夠完美流暢的進行下去[4]。與此同時,新時期大多數英語戲劇表演活動都是以團隊表演為主體基礎而開展。在戲劇表演過程中,往往會設定多名角色,并且需要不同學生進行現場表演。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角色、臺詞、性格特點以及人物設定。因此,想要確保整個英語戲劇表演能夠順利、流暢、圓滿的進行,高校學生必須要擁有良好的團隊精神與團隊配合意識,能夠在舞臺表演過程中默契配合、完美協作,在良好的小組分工合作過程中提升英語綜合素養與實際應用能力。
四、英語戲劇表演提升高校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創新策略
(一)教師在前期準備階段應明確任務目標
新時期教育教學大環境下,想要讓英語戲劇表演能夠行之有效的提升高校學生英語應用能力與實踐水平,教師在前期策劃與準備階段的各項工作極為重要,同時也是英語戲劇表演這種全新教育學習模式能否真正發揮應有教學價值的關鍵所在。具體來講,在英語戲劇表演的前期準備階段,必然會涉及到多項教學內容。例如教材選用、任務設置、角色分配、現場排練等環節。而高校英語教師則需要成為各項準備工作的優秀組織者與引導者。具體來講,首先,在布置相關任務的教學過程中,高校英語教師應讓每一名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本次英語戲劇表演的教學目標、實施過程、細節展示以及預期效果,進而對英語戲劇表演形成足夠的重視度與關注度,在自身主觀思想上能夠與英語教師達成共識,形成默契的配合。其次,英語教師需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戲劇劇本的合理化甄選。舉例說明,當前高校英語教材內容中,設計到英美戲劇的優秀語篇較多,并且能夠衍生出許多更加豐富的劇本內容與教學素材。比如說,莎士比亞的每一部作品都堪稱經典,并且我國各地相當一部分高校都會結合自身實際在每年創辦“莎士比亞話劇節”,組織學生針對莎士比亞較為經典的劇本進行舞臺表演。因此,英語教師需要結合班級學生的不同喜好與英語水平選擇大家較為耳熟能詳的劇本。例如,選擇莎士比亞的四大經典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與《麥克白》。英語教師可以選擇民主投票的方式,讓學生投票選出最想進行英語戲劇表演的劇本。確保在一種“以生為本”,充分尊重學生自身意愿與主張的良好氛圍中選定劇本,讓學生得到應有的尊重。全體學生必然能夠全身心融入到英語戲劇表演的彩排與表演之中。接下來的環節極為重要,英語教師需要結合選定的劇本進行合理化的角色分配與人物設定。也就是說,一旦選擇的劇本屬于“短劇”,英語教師則可以讓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同時進行彩排與演繹;倘若選擇的劇本屬于“長劇”,英語教師則需要將劇本進行合理化的拆解、整合與劃分,分成幾個部分。讓班級學生進行角色分擔,并且展開小組合作形式進行具體的彩排與演練。最終在每一個主要角色中選出表達能力、語用水平和現場發揮最佳的學生進行演繹。最后,在英語戲劇表演活動正式開展前,英語教師需要再次針對整個舞臺布景、燈光效果、服裝道具以及演員臺詞劇本等進行完善與修正,確保整個排練以及表演能夠有條不紊,將各種意外情況發生概率降至最低。
(二)學生在舞臺表演實踐階段應熟記臺詞
在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圓滿結束后,英語教師應當在英語戲劇表演實踐階段做好教學指導與細節統籌,確保參與整個戲劇表演的每一名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和展現出自身的最佳表演水平。英語教師需要針對最終選定的劇本中一些經典臺詞進行深入化的教學,加強參演學生的理解度與熟悉度,讓其能夠針對人物角色情感、語言、思維與行動等多方面進行深入了解,還需要能夠針對復雜長句進行簡化處理。與此同時,在排練過程中以及實際表演過程中,必須要控制好每一個小組的舞臺表演時間。通常這一時間應當確保在15分鐘至25分鐘之間。教師應當充分考察每一名參演學生對于臺詞記憶和理解的綜合能力與實際應用水平。例如,莎士比亞最為經典的作品《哈姆雷特》中擁有這段獨白:“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Whether'tis nobler in the mind to suffer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Or to take arms against a sea of troubles, And by opposing end them. To die-to sleep-No more; and by a sleep to say we end.”顯而易見,僅僅是一小段經典臺詞的內心獨白,但莎士比亞在語言構思與具體行文過程中展現出了極高的藝術天賦與情感內涵。整個語言結構緊密,邏輯到位,且臺詞朗朗上口,能夠便于高校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因此,在具體的英語戲劇舞臺表演過程中,英語教師必須要重點關注參演學生的臺詞記憶水平與語言表達能力。
(三)英語戲劇表演之后應做好總結與評價
在整個英語戲劇表演現場部分結束之后,教師需要帶領全體學生進入總結反思階段。這一階段的創新化教學與綜合化培養對于每一名新時代高校學生來講同樣重要。首先,英語教師需要針對所選劇本的主題內容以及學生在表演過程中的具體表現進行陳述總結。其次,英語教師需要對每個角色、每一名學生的現場發揮、臺詞熟練度、發音、語速、節奏、準確度等多方面進行公正化、綜合化、系統化的教學評估。具體來講,英語教師需要結合現場學生的具體發揮狀況以及表演過程中的各種閃光之處給予綜合化教學點評,要利用激勵性的評價增強高校學生的自信心與自豪感。針對表演過程中部分學生的小失誤與小瑕疵可以忽略不計。但針對英語戲劇表演中一些明顯且共性化的問題,英語教師需要作出精準的評價以及細致化的講解,增強高校學生針對英語戲劇表演的理解度與認知度,提升其英語綜合應用水平。此外,在總結與評價的實踐過程中,英語教師也需要完美進行“角色轉換”,能夠以教育管理者、評價者、監督者以及現場觀眾等不同身份與全體學生產生積極的交流、溝通與互動。進而讓全體參演學生以一種輕松愉悅的心態對待本次英語戲劇表演活動,在教師的良好引導下形成自我反思,為將來更加高階的英語戲劇表演學習與實踐提前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教育教學大環境下,英語戲劇表演教學理念與方式在我國各階段的英語教學實踐過程中都能夠發揮出極佳的教學作品與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并且這種教學方式在新時期高校階段的英語教學體系中展現出的教學價值和教學作用更為突出。高校英語教師利用英語戲劇表演提升高校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創新化教學實踐之路“任重而道遠”。高校英語教師必須要真正做到“以生為本”,將課堂教學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并且尊重高校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與不同興趣愛好。在英語戲劇表演的準備階段、實踐階段以及總結評價階段都能夠創設最為優質的情境和氛圍。與此同時,英語教師還應當通過優質英語戲劇表演活動的積極組織,提升高校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力爭讓高校英語教育教學整體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魏盛豪.英語戲劇表演在大學英語學習中的實踐與成果[J].教師,2019(11):59-60.
[2]梅漢男,鐘曉敏,朱淑穎,洪慶福.從英語戲劇表演談提高英語應用能力[J].戲劇之家,2015(16):12-13.
[3]蔣桂仙.讓學生在表演中提高英語收獲自信——英語戲劇表演課程開發研究[J].中華少年,2020(12):293-294.
[4]蔡碧惠.巧借英語戲劇表演助力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J].家長,2020(11):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