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桂嬌 鐘暉云 劉春


關鍵詞:MOOC; SPOC;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
1引言
在互聯網催生的“知識爆炸”“輕文化”時代,大學課堂既要兼顧傳統經典又要與時俱進?!爸袑W的教育是一年的內容三年學完,而大學的教育是三年的內容一年學完”,這句話很夸張地形容出了大學與高中教學節奏的不同,大學快速地教學節奏沒有給教師細致、反復講授的時間,如何在有限的課時內最大限度兼顧各專業、各層次的學生,最大限度提高學習效果,是非常值得去深入探討的問題。
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教育資源共享提供了有力條件:熟練使用各種數字化產品的當今大學生為“互聯網+教育”提供良好的先天條件: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停課不停學”使得網課幾乎成為家長和學生的不二選擇。在線教育也成為各大互聯網公司爭相追逐的“風口”,其在疫情期間積累的經驗與教訓也為“后疫情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資源與思路。“C++面向對象基礎”是我院繼“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之后推出的選修課程。首先,該課程充分利用線上豐富、優質資源作為課程標桿,從廣度與深度上提升了學生對這門選修課程的理解;其次,根據學院人才培養計劃、學生基礎對課程進行學院SPOC特色化處理;最后,以學生為主體的翻轉課堂既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深度”學習重點內容又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在課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與進度,擁有自己的學習天地,同時為后續“JAVA程序設計”等課程的學習提供很好的前提條件與思路,本文基于“MOOC+SPOC+翻轉課堂”的C++面向對象教學模式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基于“MOOC+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
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就是大規模的在線開放課程[1],自2013年進人中國后,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很多慕課網,如MOOC中國、慕課網、愛課程、中國大學Mooc等,這些都是面向全球學習者開放的高水平、高層次的優質課程,充分體現了國內同類課程標桿化的教學內容。SPOC( Small Private OnlineCourse)是校內專屬課程,是為獲得本校本課程學分必修的內容。自2019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宅家網課極大促進了MOOC與SPOC課程的發展。但大家在享受網課自由、便利的同時,也出現沒法實時督促、及時互動、反饋效率低等弊端。由于相關部門對疫情的有效控制,大家都慢慢回歸了正常的學習與生活,線上教學熱潮也開始逐漸消退。“大浪淘沙沙去盡,沙盡之時見真金”,線上熱潮后留下的寶貴教學資源,在“后疫情時代”,該如何利用線上教學模式提升線下課堂的學習效果?在美國學者埃德加,戴爾( EdgarDale)提出的“學習金字塔”(Cone of Leaming)學說中(圖1)顯示:“我要學”的主動學習才是最有效率的學習,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高達90%。這表明翻轉課堂的主動學習特性是提高大課課堂學習效率的最佳選擇,而“MOOC+SPOC”提供的資源為翻轉課堂的開展提供了很好的先決條件。
MOOC的目的是使教學過程實現“標桿化”“碎片化”“系統化”,以體現課程內容的廣度與深度:SPOC則反應了不同院系對課程教學的“差異化”與“特色化”:而翻轉課堂提高了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強化了學習者的學習效率與學習深度,這種線上線下融合學習的全新教學模式,共同推動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與學?!癕OOC+SPOC+翻轉課堂”將是疫情后各所大學的重要教學模式。
3基于“MOOC+SPOC+翻轉”的C++面向對象課堂模式研究與實施
3.1做可行性分析,研究改革“航向”
互聯網紅利讓很多行業都涌人互聯網教學的大潮中,而可行性分析則可以精準地把握課程改革的“航向”。在2020 - 2021年TIOBE連續公布的最新編程語言排行榜中,C++穩居前四。此外,“C++面向對象”課程在我院設置36學時,是“C語言程序設計”與“JAVA程序設計”等必修課程的紐帶課程,每學年有400個學生選修該課程,涉及不同院系、不同專業。C++語言使用面廣、課時少、受益面大,而且不同專業的課程基礎不一致,這就要求在課程授課中必須兼顧各個層面,“MOOC+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則可以實現“魚和熊掌可以兼得”的效果。
3.2線上融合線下,強化學習“主動”
基于“MOOC+SPOC”的翻轉課堂的新教學方法是“后疫情時代”的教育新模式,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包括課前自主學習、課堂深入學習、分層實踐練習和課后升華鞏固四個基本部分。這四個部分循序漸進、環環相扣,一個部分出現問題就會影響整個教學效果。
3.2.1課前自主學習
我院使用知名的學分課程服務平臺——智慧樹。該平臺允許學生在“課程資源庫”中自由選擇教學資源,同時引入了華中農業大學的“C++程序設計案例實戰”課程:可以從本地上傳教學資源,我院上傳了課程組錄制的上課視頻:給出了中國大學MOOC對應的“C++程序設計”課程等國家精品課程網址。學生在課前利用“知到”APP觀看相應內容,觀看完視頻之后再完成教師預先布置的練習內容。視頻觀看與測試是平時成績的組成部分,教師在系統平臺也方便查看學生觀看視頻時長與練習題測試成績,這為接下來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因材施教、制定授課重難點提供了依據。
3.2.2課堂深入學習
在大課的翻轉課堂活動中,教師主要的教學任務就是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梳理和掌握,從而實現將知識點內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一般分為三個環節,具體如下。
環節一:課前考考你。教師對上堂課知識點進行簡單回顧,承上啟下地導入本堂課知識點,再根據課前測試中錯誤比較多的內容與“MOOC+SPOC”課程內容進行課堂提問。課堂參與度也是平時成績的組成部分,可以很好督促學生預習,并帶著思考、帶著問題進入課堂。
環節二:翻轉眾生相。實施“MOOC+SPOC”為線下課堂釋放了不少教學空間[2],線下翻轉課堂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采用多種有效的方式,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C++繼承了所有的C語言的特性,而我院學生都有C語言基礎,在前幾次與C語言銜接部分,課前的“MOOC+SPOC”視頻已經可以讓學生有清晰的理解,在課堂就采用“以練代講型翻轉課堂”,課堂上可以先讓學生做題,然后進行歸納或難點講授,這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3]:在“類的定義與對象的建立使用”章節中,由于類的定義與C語言中的結構類型類似,可以采用“教師導演一學生串演型翻轉課堂”,事先把教學內容根據難易程度、先后順序進行拆分與編排,在課堂中教師負責引導學生把新問題(類的概念)與已學知識(結構體)融會貫通,起到“穿針引線”“畫龍點睛”的作用,而具體內容部分由學生進行講解:針對運算符重載(2)和繼承與派生(2)內容部分,學生通過“MOOC+SPOC”學習對應章節,就可以深入掌握。由于采用了“展示一評價一釋疑型翻轉課堂”,學生需要在課上展示預先學習效果,再進行教師點評、學生互評,因此促進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不同的內容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翻轉形式,盡量做到多樣不乏味,以便提升課堂效果。
環節三:串”珍珠項鏈”。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容易陷于知識細節枝末的講授,為杜絕“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象,在大課課堂結束前,應該留出大約5分鐘,讓學生把這堂課的碎片化的知識點串起來,形成一個有序、相互聯系的知識項鏈。
3.2.3分層實踐練習
“C++面向對象基礎”是實踐與理論并重的一門課程,“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是檢驗大課質量的標準,是對大課的鞏固。在安排實踐作業時既要面向整體,又要兼顧個體差距,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專屬”實踐作業,以“優等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后進生吃得飽”為原則,將實踐作業細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基礎性作業,面對全體學生,內容是基礎性、必會題型,要求所有學生必須達到要求,這也是后續章節的基礎:第二層次為提高型作業,面向全班三分之二的學生,主要目的是擴大知識面,增長見識,并輔以校內在線編程OJ(OnlineJudge)平臺上進行;第三層次為創新型作業,專為對程序設計比較感興趣的學生準備,如歷屆藍橋杯試題,鼓勵他們去參加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等[4]。
各個層次的練習都應緊扣本節教學目標,并按照由易到難的安排原則,最大限度地適應各個階段、不同層次的學生練習,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空間和學習線,避免出現知識斷層現象。
3.2.4課后升華鞏固
根據課前測、課堂及實踐作業出現的問題和情況及時總結,課后設計鞏固練習,根據錯題以及由“母題”衍生出的“衍生題”形成錯題集,在智慧樹上通過舉一反三、錯題重現的形式,徹底消滅錯題,完成對課堂知識點的復習與鞏固。在“互聯網+”的教育時代,借助于智慧樹平臺自動判卷及自動結果分析,極大地緩解了教師工作量加大的問題,為這部分工作的實施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3.3規范成績來源,督導學生“參與”
鑒于以往課程考核“一張試卷定水平”的弊端,目前中國高校已經普遍使用過程化考核。而所謂的過程化考核又叫形成性評價(Formative assessment),是指將課程考核活動均衡分散于課程學習過程之中,把原來只進行1次的考核(期末考試),改成均勻分配到整個教學周期的N次考核,形成性評價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過渡成為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很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C++面向對象基礎”課程采用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1:1的方式進行課程考核[6]。平時成績包括如視頻觀看記錄、課前測試、課堂問題回答、討論成績、實踐作業及課后鞏固等,其來源多樣,構成復雜(具體如表1所列)。另外,課程組教師比較多,正可謂“矩不正,不可為方:規不正,不可為圓”,這就要求各位教師必須規范化處理成績。
在第一堂大課公布該課程考核方案以及歷屆執行過程的“坑分”點,定期公布如期中檢查、課程結束后的成績清單,包括全部成績構成項的分數及依據,并以接龍的形式確定通知到每個學生,公示期內學生如提出異議,將認真核實并進行處理,在公布之后將產生最終成績。
4結束語
“C++面向對象基礎”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課程,借助MOOC慕課和SPOC等平臺,以翻轉課堂為載體,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與學,通過線上線下課程設計,每個學生都可以“量身定做”自己的學習進度,既學得容易又可學有所成,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對課程教學的認可度。通過對比疫情暴發前的傳統課堂、疫情期的網絡課堂以及“后疫情時代”的“MOOC+SPOC+翻轉課堂”,不管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期末成績,還是學生對整個教學組的評價,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時,該課程的改革也為其他課程的課改起到了“拋轉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