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小可
〔內容提要〕新聞攝影是一種直觀的、形象的圖片信息,可以極大地沖擊人們的視覺,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進一步促進了新聞的傳播。所以,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應該進一步地提升新聞攝影的水平,尋找新的角度,讓新聞傳播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本文就如何提升新聞攝影的藝術表現力進行分析,從新聞攝影的內涵、影響新聞攝影的關鍵因素等方面,深入地探究對新聞攝影藝術表現力的提升策略和讓新聞攝影為新聞的傳播繼續創造優勢的方法。
〔關鍵詞〕新聞攝影;藝術表現力;提升策略
從目前的新聞攝影來看,不管是過去的紙媒,還是基于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新媒體,有關新聞攝影的內容是逐漸增多的,加之現階段的生活節奏很快,所以受眾快速瀏覽新聞攝影圖片來了解新聞事件,這也是獲取新聞信息的有效途徑。新聞攝影內容可以直觀表現新聞事件的真實發展情況,也能帶給受眾更多的視覺感受,使其深入了解新聞信息。因此,想要強化新聞攝影圖片的功能與作用,使其為新聞宣傳做出更多貢獻,就要求新聞攝影人員具備高水平的專業素質,能夠在攝影環節融入創新元素,在新聞現場可以游刃有余,拍攝出新聞實踐中的關鍵點,所以探究如何增強新聞攝影能力、保障新聞攝影作品的質量是具備很強現實意義的。
一、新聞攝影的內涵及特性
(一)新聞攝影的內涵
新聞講究的是實事求是,需要在新聞現場對關鍵內容進行拍攝,進一步充實新聞形象,通過專業的拍攝方式還原新聞事件最真實的模樣。從人類感官的層次而言,聽覺與視覺的配合非常緊密,所以新聞內容一般都會以視頻配合文字圖片的形式向受眾展示,有利于讓群眾通過多種感官體會新聞事件,多方位掌握新聞事件發展趨勢與動態。從新聞攝影工作者的角度來說,圖文類型的新聞信息中攝影作品屬于新聞表現的主體,不過這不是說文字是不重要的,其同樣發揮著自身獨特的功能。對于很多重要新聞而言,假如缺少新聞攝影圖片作為輔助說明,那么很多關鍵性的信息將難以直觀地反映給受眾,因此新聞攝影圖片與文字是相輔相成的。
傳播與展示新聞內容的方式有許多,新聞攝影則是經常運用的一類,擁有自身獨特的表現形式與功能。新聞攝影是區別于一般攝影的,新聞對新聞攝影的需求不在于數量多少,更重要的是關注新聞攝影的質量,新聞攝影作品不但要具備一定的藝術表現力,同時也需要直觀地反映出新聞事件中的關鍵內容,突出新聞的潛在價值。新聞攝影人員通常需要對新聞事件現場開展攝影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必須把握好新聞的關鍵點,并盡可能反映整個新聞事件的發展情況,這也是新聞攝影工作難度很大的主要原因。當然,新聞攝影不但要向受眾正式的反映新聞事件,同時還應該充分展示自身的社會輿論導向功能,這也要求新聞攝影作品應該具備充足的吸引力,才可以實現高效傳播的目標。
(二)新聞攝影的特性
新聞攝影屬于新聞傳播環節不可或缺的構成之一,新聞攝影作品具備直觀可視的優勢,能夠為受眾群體帶來全面的新聞事件感受。因此新聞攝影擁有新聞最為基礎的特點。
1.新聞性
新聞事件屬于客觀事件,新聞就是對客觀事件進行描述,相應地,新聞攝影是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的方式把客觀事件表達出來,讓受眾能夠對新聞事件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受眾能夠通過新聞攝影作品,從多個角度看待新聞事件發展情況,了解新聞現場的一些狀況,有利于深化對相關新聞內容的理解。因此,新聞攝影屬于新聞傳播環節不可或缺的構成之一,必然要具備新聞的特性。新聞攝影是具備新聞性的,當然其必須把握新聞事件的關鍵點,比如說拍攝新聞事件主人公的神態以及關鍵性的情節等。以把握好新聞事件中的典型為主,就能夠適當地烘托新聞氛圍,打造良好的新聞性,因此,表現出鮮明的新聞性就是新聞攝影最關鍵的特性。
2.真實性
新聞攝影明顯是區別于紀實類攝影的,紀實類攝影通常是對人文或者是某一事件的長期討論與探究,通常要拍攝一系列的組圖來反映事件,因此沒有必要保持較強的時效性特點。但是新聞攝影則恰恰相反,其必須具備良好的時效性,當然二者也擁有一定的相同點,就是都具備鮮明的紀實性特點,反映的是真實客觀的事情。新聞攝影屬于一類可以將新聞事件直觀展示的報道工具,新聞攝影作品應該保障內容的可靠性與客觀性,不可以為了吸引更多受眾而過度處理圖片,導致新聞攝影圖片失真。所以真實性是新聞攝影最主要的特性之一,而這也是新聞攝影人員需要把握的基礎原則。
3.社會性
新聞是構建在相應社會背景中的,相應的新聞攝影不管是選題還是構圖也需要具備社會時代印記。新聞攝影應該在現實生活、基層群眾等方面尋找熱點,才可以增強新聞內容的價值與傳播效率。高水平的新聞攝影不但能夠反映出當前社會的發展情況,還能夠將各行各業的成長記錄下來,不管是對國家的發展還是社會的發展,都有良好的輿論導向作用。
二、影響新聞攝影藝術表現力的關鍵因素
在新聞傳播領域,新聞攝影的運用非常普遍,其對于新聞的快速傳播也有一定促進作用,而且新聞攝影的利用率比較高。不過,在新聞攝影作品快速傳播的環節里,也可能被一些外在因素干擾到,進而降低新聞攝影的傳播成效。
(一)新聞攝影記者的專業性
新聞攝影內容主要是相關新聞攝影工作人員在現場抓拍的作品,所以新聞攝影人員的專業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攝影內容的藝術表現力。詳細來說,新聞攝影工作者的專業性主要包含三方面內容,一是價值觀念,其是攝影工作者的主觀意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其具體的攝影方式與行為,在新聞攝影作品中可能會融入其自身的價值觀,影響新聞攝影作品的客觀性。因此新聞攝影工作人員在攝影環節必須遵守實事求是、真實客觀的原則。二是新聞攝影工作者應該具備基本的職業道德素質,想要讓新聞攝影作品擁有鮮明的藝術表現力,就應該客觀地記錄真實的新聞事件,而不是為了吸引流量而故意擺拍,這不但會降低新聞攝影內容的藝術表現力,而且還影響新聞攝影工作者的職業素質。三是攝影工作者攝影能力的強弱也是影響新聞攝影內容藝術表現力的關鍵要素,其對攝影內容的選擇、拍攝方式以及攝影藝術的運用,都會影響新聞攝影內容的藝術表現力。
(二)新聞受眾對作品的接受程度
新聞攝影內容表現出鮮明的受眾特征,不過受眾群體并未明確劃分詳細的年齡階段或者是職業類型,這導致攝影作品必須擁有廣泛的受眾,能夠適應差異化的接受程度。現階段,受眾性也逐漸發展為新聞攝影工作人員應該堅守的攝影原則,新聞具備的價值高低也能夠由受眾的反饋來體現,因此新聞攝影內容通常應該由受眾群體進行評價。所以新聞攝影作品有沒有具備藝術表現力,與受眾群體對新聞攝影作品的接受程度關聯密切,假如大多數受眾群體比較認同新聞攝影圖片,也就反映出該攝影圖片擁有良好的藝術表現力,能夠真實直觀地表達出新聞現場的關鍵信息。
(三)被拍攝對象蘊含的新聞價值
新聞攝影作品有其拍攝創作者,同時也有被拍攝的主體,如果攝影作品與新聞事件主體相關性不大,那么這樣的新聞攝影作品必然是失敗的,缺少新聞價值的。實際上,不管新聞攝影中的主體是人還是事物,其中都潛藏著較高的新聞價值,所以被拍攝主體潛藏的價值多少,也是體現新聞攝影藝術表現力的關鍵要素之一。比如說被拍攝主體潛在的新聞價值比較低,難以突出新聞的主要內容,那么不管新聞攝影工作者的攝影技術高低,都無法提升攝影內容的藝術表現力。
三、新聞攝影的藝術表現力的提升的具體策略
(一)角度構圖建立有序畫面
攝影角度的選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拍攝主體的價值表現,而科學的構圖則是新聞攝影基礎構成,這些元素甚至決定著攝影內容的質量與藝術表現力。在調節拍攝角度的過程中,能夠尋找到最佳的拍攝畫面,盡可能通過有限的畫面展現出最多的新聞信息量。從新聞攝影的層次來說,如果對領導的個人演講進行攝影,一般是不會選擇正面拍攝的,因為這不能突出立體高大的人物形象,如果選擇主角正前方偏30度的地方攝影,那么相應的新聞攝影作品則能更好地突出人物,構圖更加立體。如果新聞事件的主體是坐下發言的領導人,新聞攝影環節不但要注意調整水平角度,同時還應該調整垂直角度,尤其是從下到上的仰視拍攝角度,能夠進一步突出人物形象;在攝影大建筑物的時候利用仰視角度拍攝的方式,也能夠讓攝影作品表現出高聳入云的感覺。而自上而下的攝影角度一般用在比較宏大的場景中,能夠在固定的畫面內融入更多信息內容,比如說在拍攝閱兵儀式以及一望無際的草原時,就可以運用此類拍攝角度。在實際的新聞攝影工作環節,怎樣選擇合適的拍攝角度,使構圖更加得體、形象,需要結合拍攝內容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多樣化的視覺選擇能夠產生不同的拍攝效果,也能為新聞攝影作品的最后篩選與確定提供更多的可能。
(二)光線運用提升主體質感
在新聞攝影工作環節,光線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不同的光線照在拍攝對象上的效果是不一致的,相應地,拍攝作品也必然存在差異性。從光源的層次而言,大致可以劃分成自然光、燈光以及閃光燈等;而從不同時間段的角度而言,早上與黃昏的自然光一般相對柔和,這一階段攝影的內容更具層次,而中午階段的光照太強,一般拍攝內容比較生硬。即使是室內燈光也是不盡相同的,大致可以劃分成冷暖光,假如室內光線不是很充足,那么在新聞攝影階段就應該增加光源予以補充,比如說使用閃光燈。也可以利用補光燈提供比較柔和的光線,能夠使攝影內容保持自然特點,不會出現曝光的情況。詳細而言,在較為封閉的室內空間進行拍攝,攝影對象處于較暗的環境中,可以利用閃光燈予以補光,可以把外置閃光燈向上照射到房間的頂部,由頂部反射的光更加柔和且均勻,能夠有效提升新聞攝影圖片的藝術表現力。
(三)合理快門光圈虛實變換
快門與光圈的數值不同,也會對攝影的進光量與明暗程度產生很大影響,在拍攝成品中有著很多細節方面的差異性。如果新聞攝影需要拍攝的是某一個快速劃過的瞬間,這就需要快速按下快門,如果需要拍攝出延時的感覺,就需要放慢快門;假如新聞攝影要求拍攝出虛化的環境,盡可能突出前面的主體,就需要選擇較大的光圈;如果新聞攝影需要拍攝大規模的場景,要突出場景的縱深感,這時就需要選擇較小的光圈。比如說,在拍攝某一盛大的運動會開幕式的過程中,由于場景比較宏大壯觀,所以就應該利用小光圈,快門速度保持中等即可,這樣的拍攝方式能夠全面展示開幕式的場景,給受眾直觀大方的感覺。
(四)協調要素深化新聞主體
事物之間潛藏著一定的關聯性,當然也有矛盾的地方,通常可以劃分為主次矛盾。在新聞攝影環節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主次矛盾,也就是攝影圖像中不但有主體,也有重要性不強的次要群體。可以表現新聞事件主要內容以及特征的就是主體,這也是整個新聞攝影的關鍵所在,拍攝作品必須突出主體。但是,實際的攝影畫面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不重要的內容,這就要求新聞攝影工作者尋找主次群體之間的潛在關系,才能更好地突出攝影重心。
新聞攝影構圖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其傳播效率性,所以新聞攝影工作者必須把握好專業的攝影技術與攝影原則,針對新聞事件所處的現場特征,合理利用不同的攝影技能,并融入創新元素,這對于增強新聞攝影質量與藝術表現力而言是非常關鍵的。
四、結語
從當前新聞事業的整體發展形勢來說,新聞攝影屬于新聞傳播環節不可或缺的構成之一,促進新聞媒體在互聯網時代中更加頑強地發展,為新聞媒體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新聞行業想要在新媒體環境中站穩腳跟,還應該強化網絡信息與數字化技術的利用,緊隨時代發展趨勢,促使新聞攝影內容可以表達出更多的新聞價值與藝術魅力。同時,應該關注如何提升新聞攝影工作者的職業素質與綜合能力,在選取新聞攝影內容的過程中盡可能抓住關鍵點與熱點,保障質量的同時充分展示攝影作品具備的新聞價值,更好地推動新聞傳播事業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