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冬
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認定了一大批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其中,數學在線精品課通過網絡實現資料共享,實現課程教學的一體化、數字化,最大限度優化課程教學資源,提高職業院校教育質量。
數學在線精品課程內容設計是理論課程內容經典與現代教學方式的有效結合,具有基礎性、研究性、前沿性,能及時把學科最新發展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教學。該課程的教學內容安排理論結合實際,課內結合課外,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教育于一體,積極鼓勵開展相關實習、社會調查和其他實踐活動,成效顯著,對人才培養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
一、數學在線精品課程介紹
《數學》基礎模塊是由房艮孫等人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家規劃教材。該課程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原則,課程內容立足學生原有數學基礎知識,引導學生認知并掌握高職數學的基礎知識,明確相關概念,熟悉定義與運算法,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在線精品課程以學生為中心,依托網絡技術,使學生“課外學起來、課內動起來”,使數學教學內容個性化、數學知識碎片化、學生學習時間自主化,同時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教學過程多采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和網絡課程相結合的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構筑人工智能課程的現代教學模式。
二、數學在線精品課程設計
1.設計理念。課程設計理念:以知識點為載體,以練習實踐為基礎,以專業通用能力為指導,體現科學性和工具性。通過理論教學與實踐任務相結合,學生深度參與到實踐練習中,掌握數學知識點,獲得感悟。以學生發展為本,實施“專業一體化人才培養”,強化實踐性,即知識有濃度、專業有高度、情感有溫度,把學生的職業需要、認知判斷與社會的需要融入在一起。
教學理念與教學設計重視探究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能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包括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考核方式等)。課程組在行業專家的指導下,遵循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學做結合”的指導思想,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職業素養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基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開發與設計課程。
2.設計思路。課題組成員與各專業教師進行集體備課,把數學知識融入專業課程中,從學生實際出發,以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為終極目標,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實踐為主要學習方式,緊貼學生實際、促進專業發展,以提升職業技能為導向設計教學過程,形成本課程的整體設計思路。
(1)課程目標。課題組深入調研與專業教師共同分析專業課程需要用到的數學知識,并結合我校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特點,明確本課程培養目標,即“一項服務、兩個原則、三條標準”。
“一項服務”:數學為專業課程服務。通過創設專業情境,例如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組織展開討論,聯系學生專業知識,把枯燥的數學知識點轉化為實踐操作必須掌握的專業知識,將數學知識融入專業課程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兩個原則”: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應用為目的的原則。高職學生有著自己的獨立思維和想法,向往自由的學習方式。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教師只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教學過程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一種活動。數學教學不是教授枯燥無味的知識,而是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專業中可以用得到的東西。如案例教學中“心電圖與函數性質”。教師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還要讓學生具備能勝任多種崗位的能力,知識是培養能力的載體,教學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學會知識而是習得一種思維方式。
“三條標準”:學有興趣,學有基礎,學有成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網絡平臺進行交互學習。數學在線精品課程把教學視頻放在“智慧樹”平臺,學生在平臺上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本課程采用視頻輔助教學,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學生用手機來輔助學習,有明確任務,借用手機進行頭腦風暴與同伴一起思辨,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學習。
(2)課程實施。數學在線精品課程在課程實施中創新思維教育(歸納思維、類比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數學與猜想),通過補充案例、改良教學方式和改革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改良教學方式分四步:①低起點。降低目標難度,讓學生在最近區域得到發展。學生可以在平臺反復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隨堂檢測,隨堂獎勵,獲得成績積分。②小步子。調控教學難度,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魅力。課程內容由簡單到復雜,采取遞進式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③勤練習。加大訓練力度,加速知識的遷移。多練習,對舊知識及時鞏固,對新知識不斷學習。④多直觀。采用表格、總結、箭頭、符號進行教學,使抽象知識直觀易懂。
改革教學方法即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構建教師與學生交互式教學關系。教師講解相關章節,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精心選取專業中的典型案例,組織學生討論并適當引導、講解。學生從實際案例中學習,將感性認知上升理性認知,并對知識點提出不同看法和觀點,一起討論課堂中的典型案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后教師再點評和釋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精心選擇題目,要求學生課前收集相關資料,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給予啟發和鼓勵,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提高教師水平,即教師要增加四項魅力:①文化魅力。教師加強數學文化素養,增強自身數學內涵,拓展數學視野。②知識魅力。鞏固專業知識學習,為學生解疑排惑。③課堂魅力。活躍課堂組織教學,豐富語言表達。④個性魅力。加強數學教師跨專業教育,解決數學教師知識結構單一、不能服務于學生專業建設和學習的問題。
(3)教學考核。考核是評價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手段。建立多元的評價目標、多樣化的考核方法,能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個性與潛能發展。按照教學進程表的規定進行學期數學課程考核,包括平時分、作業分、實踐分和期末考核分,改變期末考試一卷定分的形式。平時考勤分(占10%):上課遲到、早退、曠課等課堂紀律的表現評分。作業分(占20%):課堂內作業和課外作業的評分。實踐分(占20%):課堂回答問題情況、角色互換講解知識情況、數學實驗報告、數學建模論文完成情況等方面的評分。期末考核分(占50%):閉卷測試的評分。這種考核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自信心和興趣,反映學生的學科發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啟迪學生的思考、聯想及創新思維。
三、數學在線精品課程特色
1.教學模式的創新。將創新思維教育放在首位,引入課堂教學,轉變以往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現象。課題組人員與專業教師團結協作,開發情景教學。
2.教學方法的改革。摒棄傳統教學方法,采用角色互換教學。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作用,運用案例教學法、討論教學法等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揚團隊精神,讓學生從個人發展需要和興趣出發,主動學習、親自實踐。教師鼓勵學生思考,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創新發展的空間。
3.教學理念的改良。將數學知識的簡單傳授轉向與專業知識結合的教育理念,促使學生將數學知識深化、內化,并服務于專業技能,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四、存在的不足
目前數學在線精品課程制作仍然處于探索階段,教學視頻資源只涉及了少數幾個知識點,項目建設團隊成員缺乏行業實踐經驗,對于計算機和網絡的使用并不擅長,還需要“智慧樹”平臺多多指導。
五、數學精品課程建設改進建議
首先,學生是精品課程開發資料的使用者,建設過程中需充分考慮學生的需求,以學生為中心,邀請學生對精品課程的建設進行評價并提出寶貴意見。教材的選取和教學過程設計要把學生放在中心位置,讓學生成為主導,讓網絡課堂變得有意義;其次,應該加強教師專業知識的培養,建立一支穩定的教學團隊。教師是精品課程建設的主力軍,教師需要在企業實踐和實際工作中不斷更新專業知識,掌握行業中最新的動態學習資料。最后,還需在課程建設內容中加入思政元素,在課程建設中邀請專家進行指導,將數學知識融入專業中,加入實際操作的演示和實際案例的分析,突出知識的實用性,進而培養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
(基金項目:本文系海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教學改革課程建設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G(21)02-B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