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靜
【摘要】以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作用為切入點,指出目前部分幼兒園早期閱讀存在問題,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關于幼兒園早期閱讀的實踐策略,以供一線幼兒教師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幼兒;早期閱讀;游戲化
幼兒早期閱讀主要是指幼兒在幼兒園階段的閱讀形式,它是幼兒最初接觸書面性語言的啟蒙教育。在幼兒階段,實施早期閱讀有利于讓幼兒產生閱讀意識,開啟閱讀行為。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讓幼兒愛上閱讀、善于閱讀,養成堅持閱讀的習慣,進而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優秀品質。
一、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作用
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作用在于可引導幼兒閱讀意識、閱讀習慣的形成。此外就是讓幼兒具備最初的閱讀能力,它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認讀能力。這里主要指通過早期閱讀,讓幼兒對文字符號有感知與認知能力,借助于早期閱讀,幼兒能將文字語言與口頭語言合理對接,不再僅僅停留在口頭語言上,對漢字的規律有初步了解。這屬于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早期閱讀最基本的效用。其二,理解能力。幼兒通過早期閱讀,能由此產生最基本的聯想與想象,具備粗淺的領悟閱讀內容含義的能力。當然,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幼兒具備的閱讀理解能力必須建立在幼兒具備了一定的認讀能力基礎之上。其三,鑒賞能力,這是幼兒對所閱讀材料最基礎的鑒別能力與評價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審美素養得以提升。
二、幼兒早期閱讀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對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的認知片面。相當一部分幼兒教師與幼兒家長對幼兒的早期閱讀認知較為片面,甚至認為幼兒不識字,進行早期閱讀收效甚微,屬于一種自欺欺人的引導。而事實并非如此,早期閱讀對幼兒而言意義重大。幼兒雖不識字,但幼兒在母體內就感知了來自母親與其他家庭成員的口頭語言,隨后在降生到3歲進入幼兒園這個期間,他們通過視覺、聽覺等器官,實現了口頭語言與現實圖文、視頻等方式呈現的文字語言的對接。而要成功實現這種對接,最常用的幼兒園教學方式就是早期閱讀。此外,因為認知上的片面,導致教學行為上的偏差,部分幼兒教師在引導幼兒進行早期閱讀時,完全是在應付幼兒園教學要求,沒有用心去鉆研引導幼兒進行早期閱讀的途徑與方法,屬于被動性引導,效果根本不明顯,沒有發揮出早期閱讀的效用。總之,部分幼兒教師將早期閱讀視作一種無效閱讀活動。
2.早期閱讀材料選擇不當。不少幼兒園在選擇幼兒早期閱讀材料時,存在選擇不當的問題。實際上,幼兒的早期閱讀材料理應選擇圖文繪本之類的閱讀材料。圖文繪本是圖片與文字的組合,并且圖片偏多而文字較少,這種類型的閱讀材料最適合幼兒的早期閱讀。同時,對圖文繪本內容的選擇也要謹慎,幼兒在最初接觸早期閱讀材料時,主要選擇與幼兒日常接觸較多的極為熟悉的圖文繪本內容,學完之后,再選擇一些故事類、科學知識類繪本,這是幼兒必經的適應期與過渡期,再由此逐步培養他們愛閱讀與會閱讀的習慣。然而,部分教師和家長在選擇早期閱讀材料時,樂于挑選益智型讀物,急于提高幼兒智力。其實大可不必操之過急,早期閱讀一定要循序漸進,選擇閱讀材料要有講究。不然,幼兒會很快失去閱讀興趣,結果適得其反。
3.在早期閱讀上,沒有實現家園對接模式。部分幼兒園以及幼兒教師認為早期閱讀屬于幼兒園的專屬教學模式,至于幼兒家長是否開展早期閱讀教育則跟幼兒園不相關,更不需要采用家園對接模式,這無疑是一個錯誤的做法。要知道,當前早期閱讀最流行的模式就是繪本方式的早期閱讀。
關于繪本閱讀這里有必要做一個具體闡述。繪本的英文名叫Picture Book,顧名思義就是“畫出來的書”,相當于中國早期的圖畫書。它是指一類以繪畫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書籍,是主題簡單且內容簡短的故事書,主要是針對幼兒以及小學階段的學生所設定的出版物。中文繪本都是以豐富多彩的圖片為主、文字為輔,采用鮮艷具體的圖像更能刺激孩子的視覺神經,讓孩子可以對繪本內容產生長時間的記憶,更加有利于孩子的中文學習。中文繪本不只是講故事、學知識,還能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培養多元智能。因此,繪本讀物目前是發達國家家庭首選的兒童讀物,國際公認“繪本是最適合兒童閱讀的圖書”,如今在我國的幼兒園、小學中大量使用繪本展開閱讀。
三、幼兒早期閱讀“游戲化”的實踐策略
1.了解閱讀核心素養,豐富幼兒經驗。繪本閱讀與游戲相結合,不僅能夠在各個維度提升幼兒的閱讀核心素養,同時也能夠幫助幼兒在各個方面進行關鍵經驗的建構。在幼兒閱讀過程中,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其閱讀核心素養具有不同的側重點及關鍵經驗,了解幼兒的閱讀核心素養與關鍵經驗是教師有效指導幼兒進行游戲化閱讀的基礎,也是幼兒能夠利用繪本解決游戲問題的關鍵。首先,教師應明確對應年齡段幼兒的閱讀核心素養,發現其關鍵經驗的欠缺,從而“對癥下藥”,在環境創設、材料投放、繪本選擇等多個角度幫助幼兒獲取更多的經驗和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其次,教師應善于發現和尋找適合幼兒的游戲,激勵幼兒參與到游戲中,在有效的師幼互動、幼幼互動中培養幼兒的自主性意識,豐富幼兒的游戲經驗,為更高級的游戲打下基礎;再者,在閱讀與游戲鏈接的過程中,教師應及時進行活動的總結和反思,通過對幼兒游戲的觀察與推進以及幼兒的游戲分享活動,明確幼兒游戲的問題及發現進一步推進方向,從而找到有效的支持與指導策略,幫助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學會利用繪本來豐富游戲和閱讀兩個層面的經驗。
2.融合自主游戲,挖掘繪本價值。角色扮演,釋放幼兒天性。幼兒有強烈的表現欲望,通過角色扮演式的游戲活動,讓幼兒來演繹閱讀材料中的故事情節。比如,先讓幼兒閱讀《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再由教師設計角色扮演游戲活動,這有利于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感受閱讀的快樂。因為幼兒只有認真閱讀了該故事,才能真正扮演好故事里的角色,獲得參與角色扮演的機會也就越多。
建構游戲,鼓勵幼兒創造。在自主游戲中,幼兒熱衷于造型類作品搭建,建構游戲不僅能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更能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幼兒在進行建構時,由于缺乏經驗及有效的指導,其作品往往比較單一、缺少想象力等。因此,通過將繪本與建構游戲相鏈接,幼兒通過對建構類繪本的學習與閱讀,將其經驗遷移到自己搭建的作品中,從而進一步豐富作品的層次性。第一,教師將與建構相關的繪本投入到閱讀區,幼兒根據需要在建構時將繪本作為一種工具來解決在搭建是遇到的問題。如《咚咚搭積木》,幼兒可以通過對繪本的閱讀獲取更多有關搭建的技巧。第二,教師可以通過講述幼兒感興趣的與搭建相關的主題類繪本,豐富幼兒對相關主題的搭建經驗,如《看世界的橋》,通過對這個繪本故事的了解,幼兒學習到更多有關橋的類型,從而在對橋的搭建上有更多的思考。第三,教師應了解幼兒的建構方向和興趣點,找到具有系列性的圖書,通過推薦系列的圖書,幫助幼兒獲得更加完善的經驗和更加豐富的想象。
3.情境拓展,激發幼兒雙向興趣。在幼兒早期閱讀中教師要善于培養幼兒對事物的觀察能力與聯想能力等,而這可以通過拓展情境式的游戲來激發。教師通過創設游戲情境,將幼兒在繪本或生活中的經驗與創設的情景故事相鏈接,從而提高幼兒的觀察和聯想能力。比如幼兒在閱讀中接觸到了各種水果,教師就可以拓展出一個水果店買水果的情境式游戲。在這個游戲中,有售貨員、顧客等,將各種水果放在商店的架子,選定幼兒分別扮演售貨員、顧客。當顧客喊出一個水果的名稱時,售貨員能準確找到對應的水果。這個過程讓幼兒加深對水果的印象。
4.開展親子閱讀游戲,強化家園共育實效。如今的幼兒教育格外強調家園共育模式,家園共育理念不只在中國,在世界范圍都是被高度認可的。家園共育有其深刻內涵,它主要是指的在學前教育階段,幼兒園管理者引領幼兒教師實施的一種幼兒教育模式,讓幼兒在接受幼兒園教育的同時,能將家庭教育元素引入到幼兒園中,兩者有機融合并協同發展,共同組成家園共育的整體。家園共育是當前學前教育的關鍵環節,它需要家庭和幼兒園通力合作來達成共育目標,在這個期間需要雙方達成共識并開展一系列合作協同的教育活動,使之最大限度地呈現實效性。
總之,幼兒園教師要擯棄對幼兒早期閱讀的錯誤認知,必須重視幼兒的早期閱讀,將繪本閱讀與幼兒各類游戲進行有機融合起來,從教師層面、家園共育等層面探索幼兒游戲化早期閱讀的各類方式方法,將開展幼兒早期閱讀游戲化的模式常態化、有效化。最終,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幫助幼兒養成閱讀的習慣,從而逐步激發他們各方面的能力。
(課題名稱: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重點課題“幼兒園游戲化早期閱讀指導策略實踐研究”的過程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QJZ20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