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軍
摘? 要:當前,我國社會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在人才的需求方面,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的要求都越來越高。新時期我國想要在發展建設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僅需要能夠牢固掌握各類知識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思想政治覺悟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素質人才。只有培養出能夠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堅定維護黨的領導、時刻準備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努力奮斗的人才,才能保證國家的繁榮昌盛和長治久安。而此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各級學校積極開展的思政課教育教學活動。中職教育作為我國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但長期以來,中職教育所得到的關注相對普通高中和高職教育而言都較少,對其思政課教育教學方面的研究也相對薄弱,需要加以強化。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中職課堂;滲透策略
一、做好思政課教育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講話明確了思想政治課的作用,要對學生的思想進行引導,使學生能夠形成四個自信,將愛國主義情懷扎根于自己的日常生活與日常行為中,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在未來能夠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中職思政課的教學現狀
(一)思想政治教學效果不理想
近年來,中職學校培養了很多專業人才,為社會做出了貢獻,但目前思政課教學效果并不理想,雖然思政課已成為一門必修課,但實際上學校、教師對這門課程的設置并沒有轉變傳統的思想,學生的個人能力也沒有得到有效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中有很多難以理解的概念,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過去的教學理念教課,很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由于學校對思政課安排的課時較少,課堂上部分學生心不在焉,對于學習過的知識掌握得并不牢固,學習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加之課程內容較多,教師只能壓縮教學內容,導致思政課程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二)教師素質有待提高
中職學校缺乏對教師教學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的關注,選擇教師時,一味地重視教師學歷。一些教師沒有在師范院校接受過專業的教育培訓,在進入學校前,為了應付教師招聘考試才讀一些關于教師能力測試的書籍,沒有深刻地理解職業能力,導致理論素質水平不高,教學水平一般。對于中職學校的思想政治教學而言,雖為學生安排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但對思想政治教師的培訓缺乏深刻認識,沒有認識到思政課教師對學生的重要性。因此,中職學校雖為學生安排了思政課,但由于思政課教師素質不高,也不利于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開展,無法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真正的作用。
三、中職思政教育滲透課堂的教學策略
(一)創新中職思政教學的方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互聯網信息技術也越來越普及,這對于創新中職思政教學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首先,中職院校教師在給學生講課的時候,就可以充分地進行備課,然后利用互聯網的信息技術為學生設計相關的教學課件,給學生直觀具體的教學體驗,通過課件中一些生動形象的圖片、視頻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發散學生的思維,有效幫助學生全面進行思政知識的學習和運用。
例如中職院校的教師在給學生講解關于“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就可以利用網絡技術給學生找一些具體的數據資料,通過給學生進行改革開放前后的對比,就可以使學生充分地認識到改革開放對于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幫助學生制訂實現國家更加繁榮富強的宏偉目標,并且為之而努力和奮斗。中職院校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為學生搭建網絡教育的平臺,使學生通過這個平臺可以更好地實現學生之間以及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有效將教學活動延伸到課堂之外,打破以往思政教育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學生創新性思維模式的形成。另外,中職院校的教師還可以通過這個網絡平臺,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具體的實踐活動,如志愿者的服務、黨建等,使學生通過具體實踐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實踐與理論教學相結合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實踐教學質量影響著中職學校整體教育水平的發展。新形勢下,思政課程的應用與其他課程教學尚未形成有機結合,無法實現實踐教學與學生全面發展的契合。因此,中職思政課教師應該調整教學方式,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實踐中開展思政課教學活動,不僅能增加課程的吸引力,還能促進學生素質的提高。可以通過相關知識的學習,組織學生到戶外參加社區活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全面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吸引力。當然,中職學校可以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設置教學評價機制,對教師開展評比,對那些綜合能力高的教師進行表彰,鼓勵教師積極地引入實踐教學;還可以邀請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增強教師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興趣,使思政課程開設的目的得到真正體現。
(三)優化立德樹人為本的思政教學目標
思政教學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那么就需要從立德樹人出發,來全面優化中職院校學生的培養目標,只有明確了進行教育的培養目標,才可以更好地開展思政教學。首先,應該從思政課程的本質出發,來為學生制訂一個整體發展的目標,通過對思政課程的主要內容來進行分類,有效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意識、法制觀念的培養,從實現個人理想等多方面出發,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樹立健康積極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為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社會這個大家庭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中職院校可以從思政課中所涉及的各種基礎理論知識來為學生設計培養目標,使學生可以充分掌握課本中所具有的知識,并且可以有效地在實際生活中對其進行運用,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進行知識的靈活學習。中職院校的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引導,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學習意識,在合作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最終實現共同提高和進步,從而形成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最后,中職院校的教師還需要在情感上為學生制訂一些目標,通過思政教學健全學生的人格品質,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以及具備一定的法治意識和觀念,不去觸碰道德和法律的底線,為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和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思政課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要結合時代的因素,加強愛國主義精神與時代精神的融合,將思政課學習到的內容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影響,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在潛移默化中,幫助中職學生能夠更好地成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不斷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石軍. 中職課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 知識文庫,2020(02):99-100.
[2]陳海麗. 思政教育在中職課堂的滲透策略研究[J]. 職業教育(下旬刊),2019,19(06):79-83.
[3]王樹升. 思想政治教育在中職課堂中的滲透[J]. 科技資訊,2019,18(17):219-220.
[4]郝崢. 思想政治教育在中職課堂中的滲透[J]. 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9,21(11):62-65.
[5]祁羽商. 在中職課堂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滲透[J]. 現代職業教育,2018(22):233.
[6]曾紀軍. 中職課堂思想政治滲透探討[J]. 中國培訓,2018(06):51-52.
(責任編輯:秦?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