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翠冰
摘? 要: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傳統的計算機基礎課程采用教師課堂講,學生課堂練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現實就業崗位需求,探索使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勢在必行。混合式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信息技術平臺為支撐,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助于培養全面發展的技術型人才。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教學模式;中職計算機基礎
混合式教學是指依靠互聯網技術,合理構建線上學習和傳統課堂相融合的教學環境,通過資源共享、協作探究、動態反饋,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體驗的教學模式。其外在表現形式是采用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開展教學,但不僅僅是線上教學和線下課堂教學的簡單疊加。線上教學不是輔助教學,而是整個教學活動的必備要素;線下教學不是課堂教學的照搬,而是在前期線上教學的基礎上開展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一方面,學生在課前課后進行自主學習;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堂教學上為學生解決疑點、難點和重點,提高學習效率。巧妙地將老師的主動引導、鼓勵啟發、時刻監控等教學過程轉變為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教師通過教學平臺關注全體學生學習的實時數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提供獨特的教學指導,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一、混合式教學設計思路
傳統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以課堂上教師講授、操作演示與學生實操相結合,采用傳統模式進行教學,降低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根據混合式教學的內涵以及中職學校教育的特點,結合中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實踐,提出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思路。第一,要保證線上的教學資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的主動性,線上資源包括網絡上下載的資源和教師制作的資源。第二,線下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把線上的知識進行梳理并應用到具體任務中去,達到突破重難點、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第三,教師要結合線上線下評價的結果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反饋,并通過反饋,有針對性地布置學生完成鞏固知識點的課后任務。
二、混合式教學設計實施路徑
(一)課前準備階段,優化課前任務
首先,教師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化手段收集、整理網絡上的教學資源,也可以根據學情、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為目的,選擇貼近工作場景的項目或任務作為教學素材,自行制作PPT課件、錄制微視頻等。中職學生普遍缺乏耐心,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完成課前預習,微視頻發播放時長應控制在15分鐘以內,PPT課件應使用精煉的語言羅列教學重難點內容。
其次,教師在準備課前學習內容時,可通過對本節課程內容進行碎片化分解設計,分成一個個小的知識點和技能點,針對每一個知識點和技能點準備相應的材料,如視頻、實操題、課堂討論、作品評價、課后測試等。
再次,利用合適的教學工具和教學平臺推送課前任務,如藍墨云班課、班級QQ群、微信群、極域電子教室平臺等。通過這些工具將PPT課件、微視頻、預習任務單、課堂討論主題、預習測試等教學資源發送給學生進行預習,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有所了解的同時也能讓學生提前查找本節課所需資料。教師可通過預習測試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并根據預習情況適當調整教學計劃。
(二)課堂實施階段,優化課堂活動
課堂實施階段,主要是開展師生線下課堂面對面的教學活動。計算機基礎的教學內容由理論部分(計算機基礎知識和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和實踐部分(計算機基本操作和辦公軟件的使用)組成,結合課程特點,不同的教學內容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在進行“辦公軟件的使用”內容的教學時可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并在線下課堂教學過程中把重點放在具體任務的完成上。教師通過對具體任務的講解和演示,讓學生充分掌握所學操作技能的應用場景。雖然通過線上的預習,學生對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有所了解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儲備等存在差異,導致每個學生對知識掌握情況不一樣,為彌補學生課前學習的不足,需要教師在線下課堂上對知識點進行講解和分析,同時將知識點的講解融入具體的任務,避免了理論知識講解過程中的枯燥無味。如在進行EXCEL中“公式、函數計算”內容教學時,如何統計“618大促”中店鋪家電的銷售情況是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在未來工作崗位上遇到的實際問題,教師可以通過這個實踐任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案例進行演示及講解,從而讓學生掌握SUM、SUMIF、COUNTIF、RANK函數的使用。
在任務實施過程中,教師可提前根據學生的情況以3~5人為一組進行分組,每個分組都由基礎好的學生帶動基礎較弱的學生學習。教師通過電子教室平臺分發任務素材后,學生分組完成任務要求,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對學生實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或點評。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展示學生的任務成果,并對成果做出評價總結,挑選優秀的作品,讓作者講解創意與操作步驟。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內交流,小組間的互評反思,加深知識點內化,多元的評價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構建自己的學習框架和思維方式。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應用拓展,教師根據就業情景設置相關的話題討論,對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進行引申,讓學生在討論中對所學內容加深理解,開闊思路,培養就業思維方式。
(三)課后反饋階段,優化課后任務
課堂實施階段結束后,教師指導學生進入平臺互動討論區進行學習分享交流,并鼓勵學生互相答疑解惑,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氛圍。同時,對于學生的疑惑,教師要利用各種途徑及時向學生釋疑。對于學生中存在較多困惑的知識點,教師可在下一次的線下課堂上集中講解。為了更有效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教師可結合混合式教學模式從學生參與課堂率、作業完成質量和次數、互動效果等方面建立評估模式。教師可根據評估反饋的信息調整相應的教學策略和教學風格,提高教學水平,達到逐步完善混合教學模式的效果。
為延伸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結合就業情景將一些現實就業崗位的項目案例整合成任務,或提供素材或讓學生自行搜集素材,完成任務。如在學習“圖文混排”教學內容時,布置學生課后完成“為公司年會制作邀請卡”的任務。通過完成任務,鞏固所學知識和實操技能。
三、結語
線上教學為學生提供了課堂上缺少的教學資源,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線下課堂教學中討論、交流、探究協作、互助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實踐表明,采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拓展了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延伸了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實現了學習資源數字化。但是,混合式教學模式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各種教學資源還不夠齊全,可供參考的教學資源還較為匱乏,需要教師自行制作,但大部分教師不具備豐富的教學資源制作經驗,導致課件不夠完善,影響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韓紅霞. 混合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探討[J]. 電子世界,2019(22):97-98.
[2]閭小燕. 混合式學習模式下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設計的應用研究[J]. 教育現代化,2019,6(75):70-72.
[3]武瑛. 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混合式學習的應用探析]J]. 教育現代化,2018,5(08):214-215.
[4]馬曉莉. 高職學院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研究與改革[J]. 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01):226.
(責任編輯:秦?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