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亭
摘 ?要:經濟社會推動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新形勢下,完成高中物理演示實驗的教學工作應將實驗演示與互聯網平臺進行融合,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并重視互聯網平臺中的實驗演示資源的利用,最終提升新時期高中物理教學效果。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高中物理;演示實驗;傳感器
一、概念總結
現代教育技術是一個合成詞,通過對現代、教育、技術等概念進行簡單的界定,尋找更具體的含義,因此可將現代教育技術作為新興的理念進行探究。現代教育技術是由起初的“電化教育”演變而來,是現代化教育理念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物理演示實驗是指教師在課堂上為實現教學的需要而對學生所做的表演性、示范性實驗,把要研究的物理現象展示在學生眼前,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配合講授或穿插學生討論、預測、探究等方式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傳感器是指能夠感知檢查電量和非電量等外部信息,并將外部信息轉換成另一形態的信息的元器件。
二、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一)缺乏高科技教學設備
近年來,現代教育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由于經濟建設和發展速度的差異性,鄉鎮高中依然存在嚴重缺乏教學設備的滯后現象,高中物理教師只關注教學效率的提升,忽視教室現代化教學設備的配置,縱觀城市內高中所有教室均配置教學設備。
由于缺乏現代化科技教學設備,導致大多數物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對物理實驗的學習興趣與熱情,不利于當代高中生實驗素養的強化。
(二)忽視技術與方法的融合
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可拓展高中生的知識面,但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在課堂上不能是獨立的,應做到技術與方法的有效融合。現階段常出現的教學問題是,部分教師過分重視應用課件為學生展示實驗,忽視在課件教學過程中調整教學方法,面對大量物理演示實驗資源,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時胡亂在網上下載課件,雖然看似為學生進行實驗演示,但忽視了技術與教學方法的融合,導致現代教育技術應用進入誤區。
(三)缺乏有效的教學資源
網絡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實驗演示影視資源為教師教學工作起到輔助作用。但現階段部分高中物理教師在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過程中,多采用已有的教學資源進行相關的教學,并沒有充分考慮高中生實際情況以及興趣愛好,為其選取具有針對性實驗演示教學資源,在選擇實驗演示資源時,忽視了自身的教學特點,最終嚴重影響物理實驗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三、現代教育技術在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融合策略
(一)加強資源的整合,拓展教學內容
將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環節,應重視資源的整合以及教學內容的拓展,基于此,下述內容對此進行深度總結。第一加強資源整合,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網絡物理實驗演示影視資源豐富,教師選擇的過程中應圍繞學生需求,選取適當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由于教學資源的質量大不相同,網絡教學資源并未完全貼合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因此教師要充分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點以及學生關注點進行教學資源的選擇。在此基礎上教師應不斷加強對網絡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要不斷地對原有的教學資源進行創新與優化,提升物理實驗演示教學的意義與價值。第二,教學內容的拓展中,學生思維慣性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教師在為學生拓展物理實驗相關教學內容時,首先應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對實驗操作準則進行有效的拓展,將實驗環節不確定因素利用視頻等方式更加直觀地呈現給學生,使其能夠更加深入理解實驗守則,而后通過現代教育技術進行物理演示實驗,對學生的思維強化進行有效的拓展,最終彰顯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價值。
(二)完善教學設備,革新教育理念
第一,理念的革新。教學理念與方法同等重要,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不是基礎的教育與理論的教育,應讓高中生認識到科技的力量可促進我國高中整體教育水平。此過程教師可應用慕課提升高中物理課堂質量,將教育理念直觀表現出來,對高中生而言,利用網絡在線課堂完成知識的學習更具有應用價值,慕課作為“互聯網+教育”的有機產物,目前高中物理教師應建立起慕課的認識實現教學理念的革新。第二,設備的升級。不讓教學設備限制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上的實踐,完成先進電子教學設備與互聯網平臺的搭建,在建設過程應增加校園網絡和電子黑板等基礎設備,方便教師完成教學資源的整理。教學設備對教師而言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案,教師應完成上述教學設備的增設環節,促進現代教育技術在物理課堂的應用。
(三)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實際應用
1. 在高中物理力學模塊的應用
完成上述理論的探究,研究以力學模塊的演示實驗為主,進行傳感器應用總結,力學實驗教學案例利用線加速度傳感器和重力傳感器測量動摩擦因素,利用傳感器中的線加速度傳感器測量物體在三個坐標軸上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數值,應用重力傳感器計算得出物體所在斜面傾斜角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通過數據分析處理測量其他物理量的大小帶入上述表達式,最終可以得出物體與接觸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大小。由于動摩擦因數大小還受到環境溫度影響,由于實驗測量過程中,實驗時間間隔短,可忽略由環境溫度改變帶來的誤差影響。
2. 在高中物理電磁學模塊的應用
完成傳感器在物理力學模塊演示實驗應用總結后,教師應對電磁學模塊進行應用總結。電磁學實驗教學案例利用傳感器分析靜電場。首先打開物理仿真實驗課App,選擇需要放置的電荷做好實驗準備,先選擇一個正電荷研究它的情況,放在仿真實驗桌面上,在此基礎上選中一個正的試探電荷把它放到桌面上且靠近場源電荷,觀察其運動軌跡,點擊這個正的試探電荷出現速度時間圖像,進行實驗記錄。此環節觀察等量同種電荷的電場線分布情況,觀察試探電荷的運動軌跡,然后利用列表記錄其動能時間圖像進行分析。
3. 在高中物理熱學模塊的應用
此次熱學實驗教學案例是利用手機溫度傳感器測量壓縮空氣溫度變化,下述文字將演示實驗步驟進行總結。第一步,做好實驗準備并將外接的金屬探針插入到注射器口中,注意接口的密閉性,然后用手快速推動注射器活塞,用溫度傳感器記錄下溫度隨時間變化情況。第二步,換用另外一支較大的注射器,從標記的相同的位置用手較快速推動注射器活塞,用溫度傳感器記錄下溫度變化情況。等待溫度恢復后,從標記的相同的位置分別對大小不一的兩支注射器用手較慢速推動注射器活塞,用溫度傳感器記錄下溫度變化情況。第三步,重復上面步驟,記錄數據并進行分析,最終利用傳感器學生快速掌握此模塊的重點內容。
四、結語
教育資源共享是現代教育技術的最直觀表現,利用網絡平臺與大數據時代的優勢,完成物理演示實驗教學,教師應認真研究以此促進物理課堂實驗教學的發展。將傳感器技術引入物理實驗教學當中,傳感器技術具有測量數據精準快速的特點,為物理實驗教學帶來了極大便利,最終實現現代教育技術、傳感器、高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的融合。
(責任編輯:鄒宇銘)
參考文獻:
[1]周奮文. 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的策略研究[J]. 基礎教育論壇,2021(28):110+112.
[2]馬等蘭. 物理探究指向素養——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項目式推進研究[J]. 新課程,2021(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