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要】在“雙減”和“五項管理”背景下,在教學中教師應基于學情,聯系實際生活,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思維、閱讀習慣、閱讀興趣,明確閱讀作業設計思路,讓學生在閱讀中成長。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閱讀作業
在“雙減”和“五項管理”背景下,初中學生作業總量有量可循,學生作業負擔減小,教學質量要提質增效,勢必要在作業設計上下功夫。《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明確了作業要求。為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改變傳統作業設計形式,解決作業有量無效、作業質量低下、作業功能變異等問題。本文以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名著導讀《西游記》精讀和跳讀”閱讀作業設計為例,探索新形勢下的初中語文閱讀作業設計策略。
一、新形勢下的初中語文閱讀作業設計情況
1.語文課程核心素養目標要求。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立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在語文學科教學中,落實語文核心素養是培養學生語文學習價值的體現。在語文生活實踐中積累,在情境教學中獲取知識,在閱讀中收獲自信。
2.傳統閱讀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作業是教師為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知識設計的活動。傳統的作業設計存在形式單一、作業量大且無效、作業質量低下、作業功能變異等問題,沒有思考作業“為誰設計”“設計什么”“怎么設計”“怎么評價”等問題,沒有考慮作業目標設計、課程標準、作業比例、分層作業、作業形式等問題。需要教師基于核心素養,在備課中以學生學情為基礎進行作業設計。在“雙減”和“五項管理”背景下,為調動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鍛煉小組合作能力及培養學生閱讀思維,建立文化自信,培養學生閱讀的良好習慣和創造力,教師需要潛心設計落實核心素養的閱讀作業。
二、“《西游記》精讀和跳讀”閱讀作業設計思路
1.明確目標,教讀清晰。
(1)運用初讀、精讀、跳讀、自主閱讀與合作探究的方法,整體了解《西游記》的作者、故事情節、篇章結構、人物形象、主題思想、藝術特色等。
(2)通過開展“一句話”故事會、制定閱讀計劃、摘抄讀書筆記和繪制思維導圖的方法閱讀原著,培養學生探究閱讀材料以及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3)通過完成閱讀任務卡,感受唐僧師徒四人為實現理想不畏艱險,立志戰勝一切的精神。
2.初讀名著,讀出興趣。
(1)前測作業:①《西游記》知多少:《西游記》創作于什么朝代?作者是誰?全文共有多少回?②請你查一查根據《西游記》改編的電影、電視劇、動畫片有哪些?
預計完成時間:3分鐘。
設計意圖:基礎作業題。考察全體學生閱讀的基礎,采取書面或問卷星鏈接調查的形式完成。聯系生活實際,查找與《西游記》相關的影視作品。
(2)表達式作業:《西游記》“一句話”故事會。
備選情節:大鬧天宮、大戰紅孩兒、真假美猴王。
講述格式:? ? ? ?這一精彩情節,主要講述了(人物)? ? ? ?,最終? ? ? ? ?的經過。
預計完成時間:2分鐘。
設計意圖:實踐作業題。通過閱讀《西游記》,結合小說三要素進行交流,訓練學生閱讀后的交流與表達能力,根據文本能找出相關的人物和情節。要求學生的交流與表達要具有感染力,對名著材料取舍恰當,表達舉止大方,語言清晰。
3.精讀名著,讀出精彩。分層式作業:用圈點批注的方法閱讀教材第133頁的“讀書方法指導”。思考:什么是精讀?精讀需要摘抄哪些內容?(分層1)《西游記》有什么藝術特色?(分層2)
預計完成時間:3分鐘。
設計意圖:分層作業題。第一層作業,大部分學生能基于教材內容,通過精讀和圈點批注的方法,做好教材中對讀書方法的收集與批注。第二層作業,主要訓練學生邊讀邊批注邊思考的能力,檢驗學生對名著藝術特色的探究與掌握。
4.跳讀名著,讀出異同。任務群作業:用圈點批注的方法閱讀教材第134頁的內容。思考:什么是跳讀?怎樣跳讀?
跳讀為主、精讀為輔,完成閱讀任務卡(如表1)。
表1 閱讀任務卡
預計完成時間:8分鐘。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跳讀和圈點批注的方法,做好教材中的讀書方法的收集與批注。跳讀為主、精讀為輔,在閱讀體驗中訓練學生對小說三要素的把握能力,能找出與人物相關的描寫方法、故事情節、人物性格,對文本進行摘抄積累,能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5.自主閱讀,讀出思辨。自主閱讀分層作業
1:分析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師徒四人的人物形象。
2:根據你的閱讀感受,選擇一個閱讀主題繪制思維導圖:
基本主題:取經時間、人物性格、神魔分類、兵器圖譜、故事情節。
思辨主題:人物比較、技能比較、兵器比較、神魔比較、稱呼比較。
預計完成時間:12分鐘。
設計意圖:實踐創新題。將形象思維與理性思維相結合,訓練學生概括閱讀內容,找出閱讀主題,書寫規范,插圖合理,構思新穎,提煉得當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實踐中展現不同學生的閱讀感受,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6.小組合作,讀出主題。小組合作探究作業:小組合作探究《西游記》的主題思想。
預計完成時間:2分鐘。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發揮思維碰撞的作用,整理他人的學習成果,代表反饋和展示學習成果。
7.閱讀鞏固,讀出成果。中考閱讀綜合題型作業: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5分)
A捶了兩拳,念個咒語,口里噴出火來,鼻子里濃煙進出,閘閘眼,火焰齊生。那五輛車于上,火光涌出。連噴了幾口,只見那紅焰焰、大火燒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煙火迷漫,真個是熯(hàn)天熾地。B慌了道:“哥哥,不停當!這一鉆在火里,莫想得活;把我弄做個燒熟的,加上香料,盡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說聲走,他也不顧行者,跑過澗去了。
(1)選段的A指的是? ? ? ? ? (人名),B指的是? ? ? ? ?(人名)。(2分)
(2)根據《西游記》第四回《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的故事情節,簡析孫悟空的形象特征及其社會意義。(3分)
預計完成時間:5分鐘。
設計意圖:考察學生的閱讀綜合應用能力。聯系文本和實際應用,探究人物形象及其社會意義,鞏固閱讀成果。
8.課外閱讀,讀出習慣。課后作業1:用精讀與跳讀的方法,填寫《西游記》閱讀計劃表(必做),如表2:
表2 閱讀計劃表
課后作業2:自制閱讀任務表和思維導圖,獨立完成其他名著閱讀的任務(選做)。
預計完成時間:20分鐘。
設計意圖:通過課外閱讀指導,培養學生養成制定閱讀計劃、自制閱讀任務表、繪制閱讀思維導圖的好習慣。
9.綜合評價,讀出成長。《西游記》閱讀成果評價表,如表3:
表3 閱讀評價表
預計完成時間:5分鐘。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評價反饋,對學生的閱讀成果進行評價與考查。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閱讀作業設計策略
1.基于學情分析,優化作業設計目標。圍繞語文核心素養,在備課時充分分析學情,探究作業形式,對閱讀的文本從整體到細節上進行系統的梳理,理清人物關系,了解作者、故事情節、篇章結構、人物形象、主題思想和藝術特色等。設計豐富多樣、富有趣味性的作業形式,明確作業設計的目標。在學生完成作業的同時,讓學生了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能達成語言應用,建立文化自信,形成創造性審美能力和創造性作品。
2.聯系生活,考察學生閱讀基礎。設計教學前測作業,多角度考察學生已有的閱讀基礎。前測作業的設計可以聯系生活中的常識、新聞、事件、影片、圖片等,利用信息技術或網絡平臺、紙質前測單、口頭式問答等方式,對學生進行閱讀基礎的課前檢測。
3.交流與表達,在實踐中體驗閱讀樂趣。在交流與表達的活動式作業設計中,落實語文核心素養中的語言應用。設計該類型的作業,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完成,或是在課后也能完成。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敢于表達、善于交流、耐心傾聽、抒發感受,能根據表達的內容增強感染力,在實踐活動中體驗閱讀的樂趣。
4.采用圈點批注的方法,明確分層任務。讓學生能借助工具書,認清字音字形的特點,理解字詞意思。在疏通全文的基礎上,采用圈點批注的方法,對文本的語言、主題、人物、情感等呈現自己的理解,并能歸納概括出文學常識、文體特點、藝術特色等,形成個性化和系統化的批注。根據學生基礎特點,明確分層任務。
5.多種閱讀方法相結合,探究文本內容。設計學生的閱讀活動,可運用瀏覽、默讀、精讀、跳讀、品讀、略讀等閱讀方法,通讀全書。在閱讀活動中,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探究整本書,掌握整體與局部、局部與局部,同作者作品、不同作者相同題材作品之間的文本內容和聯系。
6.在摘抄中積累,分享閱讀感受。在閱讀作業設計中,讓學生從文本查找出好詞好句、經典片段、分類段落等,學習閱讀文本的寫作特色,把握閱讀信息的選擇性提取,使學生能從積累的字詞句段中進行簡單的評價,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鼓勵學生在摘抄中可采用寫繪結合的方式,將閱讀心情記錄下來,分享閱讀感受。
7.自主閱讀,繪制思維導圖。無論是在課內還是在課外,都給學生留有自主閱讀的時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同時,根據教師提供的任務群作業,整理閱讀思維,繪制思維導圖。以形象直觀的方式,搜集閱讀文本信息,整合資料,列出層級式的提綱、框架、流程、線索等內容,用思維導圖展示閱讀文本的思維特點。
8.小組合作,探究文本主題思想。讓學生在相互合作中交流思想。在合作中感受團隊智慧的力量,在交流中體驗相互分享的快樂。學生通過合作探究進行思維碰撞,總結文本主題思想,在梳理中反思,相互討論、質疑、答疑、合作、反饋、展示。引導學生整理和提煉小組的觀點,并能形成文字將探究結果記錄下來。通過合作,推薦小組代表反饋和展示學習成果。
9.項目式綜合評價,檢查閱讀成果。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了語文教學的評價。在作業設計中可結合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情況、學習態度、學習成效以及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等方面有針對性地評價學生閱讀的過程和閱讀的結果。可以采取學生自評、互評、師評、家長評、學校評、綜合評價等方式進行。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結合新時代的“雙減”和“五項管理”要求,落實義務教育語文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在閱讀中增長才干,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收獲美好人生。
【參考文獻】
[1]王月芬.重構作業—課程單元視域下的單元作業[M].上海:教育科學出版社,2021.
[2]應永恒.初中名著閱讀導航[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4(9).
[3]于佳.新課標背景下的中學語文教學設計[D].黑龍江: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12).
[4]徐林祥.中學語文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5).
(基金項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學規劃2021年度專項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閱讀作業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編號:QJH20211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