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我國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也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其中對播音主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在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弊端,影響了藝術空間的拓展。因此,本文將從播音主持藝術的重要因素分析出發,對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的發展現狀與創新方向進行詳細討論,并提出合理化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創新空間
在信息科技迅速發展的當下,融媒體時代應運而生,播音主持藝術想要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就必須要在管理及發展方面進行創新,尤其是要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創新培養。就現階段實際情況而言,播音主持藝術的發展現狀并不樂觀,對其進行改革和創新已成必然,因此加強對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策略研究很有必要。
一、播音主持藝術的重要因素
(一)自然
在廣播電視節目中,播音員和主持人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他們的播音主持的能力與風格將對整個節目的最終呈現效果起到關鍵性作用。實際上,播音主持是該領域的一門藝術,作為傳達信息、與受眾交流的前沿人員,只有正確掌握播音主持藝術的相關要素,方可更好地將各類信息準確傳達出來,從而獲得良好的宣傳和教育效果。通過相關分析可以發現,“自然”是播音主持藝術中的關鍵要素,指的是播音主持人員要注重語言的親切感和美感,能夠給人一種舒適自然的感覺,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節目氛圍,并襯托出節目想要表達的意蘊[1]。換句話來說,播音主持人員除了要保證發音準確、吐字清晰外,還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合理調整語言表達技巧,自然地輸出相關信息,以便提升節目質量。
(二)情感
通過相關調查分析可以發現,在廣播電視節目中,每個播音主持人員都有自己的風格,同一篇稿件在不同人的口中往往也會呈現出不一樣的效果。尤其是在情感表達方面,由于每個人的生活閱歷、學識能力不同,因此在解讀一篇稿件時也會有不同的想法。所以,情感也是播音主持藝術的關鍵元素,在新媒體時代,情感因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過真情實感的表達,將自己真實的想法與見解傳達給受眾,才能更好地提升各類信息的感染力,實現“以情感人”,從而收獲更多的受眾。
(三)耳聞
在播音主持藝術的研究中,傾聽也是播音主持人員的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善于傾聽他人的想法與意見,不僅可以拓展播音主持人員自身的思路,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實現與嘉賓、聽眾的零距離互動,真正了解他們的想法,從而更及時地調整播音或主持風格,從而提升廣播電視節目品質。實際上,傾聽也就是所謂的“耳聞”,也是播音主持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這要求播音員或主持人必須要有一對善于傾聽的耳朵,能夠認真傾聽對方的敘述,并及時給出相應的反饋,避免在交流中存在障礙,影響整體的節目效果。不僅如此,“耳聞”這一要素也能夠幫助播音主持人員更好地調整自身的語言風格,以適應各種場合。
二、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的發展現狀與創新方向
(一)播音主持藝術的發展現狀分析
21世紀,科學技術發展迅速,這也使媒體信息傳播行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播音主持是向受眾傳送資訊最便捷也最行之有效的渠道之一,從事這一工作的人員除了要具備專業知識素養與技能外,還要有靈活的頭腦和較強的表達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廣大受眾傳遞真實準確且可靠的新聞信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與變化,對播音主持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想要更好地滿足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的需求,就必須要加強對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與完善[2]。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國內外各大媒體間的競爭愈演愈烈,一旦某種形式的電視節目突然火爆,必然會吸引更多的同行參與同類型題材的節目制作,而播音主持人員也會爭相模仿主持風格,不僅讓受眾產生審美疲勞,更重要的是還會造成惡性循環,影響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方向分析
1.理論創新
要想實現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發展,就必須要先明確創新方向,只有確定了方向,才能更好地制定完善的規劃和方案,從而真正推動播音主持藝術領域的創新發展。理論是實踐的基礎,為了更好地指導實踐,就必須要加強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創新與完善,對于播音主持藝術也是如此。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現階段的播音主持理論層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難以為具體的實踐操作提供豐富的理論指導,因此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應從理論基礎的創新開始。為了確保創新方向的準確,應充分考慮受眾需求及社會環境發展要求,只有將這兩項因素有機結合起來,并加強理論剖析與研究,才能更好地填補播音主持的理論空白,讓理論更具生命力和創造力。
2.發展創新
播音主持與廣播電視行業之間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系,想要實現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就必須要加強對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變化的充分了解與關注。我國已進入信息化時代,各種信息技術的出現,不僅扭轉了人們的傳統思想觀念,更是影響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這對于播音主持藝術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廣播與網絡的結合就是發展機遇,借助數字技術、信息技術,可以賦予原本單調的廣播電視形態更多的變化,從而更好地滿足市場需要[3]。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播音主持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節目主持的具體形式有了更高的標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發展創新是播音主持藝術創新的重要方向,既有挑戰和壓力,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播音主持藝術創新需注意的問題
1.創新與導向
在播音主持藝術創新的過程中,想要更好地實現創新發展,就需要處理好創新與導向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新聞事業的政治目的、價值取向都是有嚴格規定的,我國的廣播電視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因此這一行業的重要準則就是黨性原則。需要注意的是,廣播電視的創新并不代表要轉變“新聞事業是黨和人民的喉舌”這一性質,而是應當從具體實際出發,倡導播音主持的創新,以便更好地發揮輿論導向作用,避免出現不符合國家發展方向的輿論,影響社會穩定。作為節目主持人,應當時刻關注自身的儀態儀表,無論是語言文字還是言行舉止都應當有正確的導向。播音主持人員的形象不僅是代表個人,更是代表著整個媒體的形象,因此在創新過程中,應當處理與導向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
2.創新與繼承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前代的藝術總是給后代的發展提供非常大的幫助,這就是藝術發展的繼承性,想要實現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發展,就不能忽視創新與繼承之間的關系。播音主持行業之所以能夠走得長遠,主要原因就在于前輩們始終是在繼承和創新之間不斷摸索,不僅要借鑒寶貴經驗,同時還要吸取教訓,這樣才能在創新思路和方法受到啟迪,從而形成有效的創新思維,促進該行業的創新發展。
3.創新與知識
創新和創造性思維聯系非常緊密,只有行業人員具備良好的創造性思維,才能迸發出更多的靈感,從而實現行業的創新。創造性思維有獨特性、靈活性和流程性的特點,而這些特點也就直接決定了思維的深度、廣度和速度。在播音主持藝術創新方面,也應當具備創造性思維,想要實現這一點,就需要有豐富且扎實的知識功底,這樣才能讓思維緊跟時代發展方向,進而迸發出各種新奇的想法與思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創新思維就是運用知識的一個過程,知識是固定不變的,但人的想法是隨時發生變化的,作為播音主持人員,應當運用已有知識去揭示新的變化,不斷構建更加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以便更好地增強自身知識層次,從而為創新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策略探討
(一)創建良好的播音主持制度管理模式
在新時期,想要更好地實現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發展,需要加強對管理制度的創新建設,只有不斷規范行業內的管理制度,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全方位管理與監督,才能更好地培育出優秀的從業人員,進而推動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基于此,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相關負責人應加強對播音主持工作的深入剖析與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完善的制度管理模式,確保每一項管理內容都具有相應的法律支持,且可以覆蓋播音主持工作的全過程,促使從業人員主動進行自我創新與完善,從而實現行業的發展[4]。此外,還需要結合播音主持具體情況制定獎罰機制,以此來激勵播音主持人員不斷進行自我突破,使整個工作環境和氛圍都更加積極向上,這樣才能實現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發展。
(二)培養從業者的創新意識與業務能力
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離不開從業人員的支持,只有不斷提高從業者的創新意識與業務能力,積極構建完善的播音主持團隊,才能為該行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思路,從而實現藝術空間的拓展與延伸。因此,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當從以下三個方面出發:第一,加強從業人員的全方位管理,借助知識培訓、內容學習、主題探討等渠道對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化、系統化的人才培養,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水平與業務能力,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播音主持工作;第二,從創新思維拓展的角度出發,培養從業人員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可以通過制定一系列激勵機制,來引導從業人員不斷進行自我突破,促使他們努力學習各種新知識、新技術,不斷去攀登行業的高峰,從而提升自身的播音主持功底,并形成獨特的主持風格;其三,基層從業人員也需要加大培養力度,管理團隊應發揮帶頭作用,以激勵更多人員進行藝術創新,從而提高整個隊伍的綜合素質水平,促進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加大互聯網資源與技術的有效運用
在互聯網時代下,加強對互聯網信息技術與資源的有效運用,也是促進播音主持藝術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合,是新時期社會向前發展的關鍵。基于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圍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5]:一方面,加大對大數據技術的合理運用。了解受眾的喜好是保證播音主持工作取得更好成效的關鍵,相關人員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當前受眾的需求變化,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更有針對性的節目編排計劃,同時對播音主持人員的主持風格加以調整,從而呈現出更吸引觀眾的節目效果;另一方面,借助互聯網進行節目的宣傳與互動。在以往的廣播電視節目中,播音主持人員與受眾的互動都需要通過現場邀請或連線進行互動,但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可以實現更廣泛的互動,從而獲得更豐富的意見,助力播音主持藝術不斷完善。
(四)鼓勵播音主持人員塑造獨特的風格
不同的節目性質對播音主持人員的具體要求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如娛樂類的節目,往往要求主持人要有親和力與綜藝感,且臨場應變能力突出,這樣才符合娛樂節目的調性,從而受到更多受眾的歡迎和喜愛;對于新聞類節目而言,由于需要強調嚴謹性與全面性,因此要求主持人要有較好的職業素養,能夠立足法律道德進行客觀闡述,這樣才能凸顯新聞節目的嚴肅、客觀與真實。
因此,在創新播音主持藝術的過程中,還應當要求從業人員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主持風格,并能夠根據節目形式靈活調整自身主持方式,形成更具個人特色的主持風格,以吸引更多的觀眾。需要注意的是,創新并不是無根之萍,想要塑造獨特的風格,不是一味地追求新穎,而是要立足實際、立足科學,這樣才能防止出現“大亂燉”“東施效顰”的情況,從而創新出好的播音主持風格。
(五)跟隨時代變化完善主持形式和內容
實際上,播音主持藝術并不是遠離現實生活的,相反,與當代社會群眾的生活緊密相連,如果播音主持脫離人民群眾,即使主持風格再有特色,也難以吸引觀眾的眼球。所以,想要實現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發展,還必須要立足時代發展需要,充分把握社會發展變化,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主持形式和主持內容的創新,如此才能保證節目品質,并吸引更多的觀眾。具體來說,考慮到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以及行業對播音主持人員的高標準、嚴要求,必須要強調人員的多元化發展,除了要掌握本專業的相關知識與技能之外,還應當積極學習更多其他崗位的知識內容,如鼓勵他們去進行場外采訪、文件編輯、節目策劃等工作,在具體的實踐操作中不斷拓展自身的知識領域,以便更好地適應多元的社會發展需要。
四、結語
在新時期,深入探討我國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具有深遠的意義,尤其是對廣播電視行業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推動作用。因此,相關研究人員務必要充分認識到播音主持藝術創新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當前現狀,通過完善制度管理模式、構建專業化團隊等方式,不斷拓展播音主持藝術的空間,從而給受眾帶來更優質的廣播電視節目。
參考文獻:
[1] 吳迎雪.新時代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路徑探析[J].大觀(論壇),2022(1):93-95.
[2] 李冬梅.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探索[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4):111.
[3] 王馳.新形勢下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探討[J].明日風尚,2018(9):30.
[4] 李增巖.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分析[J].電視指南,2017(23):75.
[5] 董思夢.新時期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空間探索[J].視聽, 2016(11):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