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燕
【摘要】早期閱讀既屬于幼兒實現有效閱讀的重要基礎,也可以稱之為幼兒得到終身學習的重要開端。在主題活動下開展的閱讀學習活動,可通過良性的催化作用實現互相交融,以激發出幼兒自身閱讀興趣的同時,促進幼兒的閱讀能力提高、智力開發及個性完善。鑒于此,本文主要對早期閱讀活動與主題活動的有機整合措施實施探討。
【關鍵詞】幼兒園;早期閱讀;主題活動;有機整合;措施
早期閱讀屬于幼兒實現長期發展及終身學習的一種主要手段,而閱讀能力通常是人實現持續性發展的主要因素,是人必備的一項能力。因此,早期閱讀活動作為幼兒進行語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歷程是多元且復雜的。幼兒在具體閱讀時,其聽覺、視覺及對畫面的實際理解程度等方面,都需以幼兒的認知情況及其具體發展為基礎。由此可知,將早期閱讀活動和主題活動進行有效整合,既能使閱讀活動的開展與幼兒的實際生活有效貼近,又能使幼兒得到豐富、多元的情感體驗。深刻地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是符合幼兒興趣偏好與認知特點的高效閱讀方式。
一、利用早期閱讀活動生成主題活動
閱讀是人獲取信息與知識的基本方式,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有助于幼兒更好地感知與認識周圍世界。而閱讀內容具象化的呈現則能夠滿足幼兒對外界的探求欲望。因此,為激發幼兒自主閱讀的欲望,幼兒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中,需關注到幼兒感興趣,結合幼兒自身具備的經驗及其具有探究性的內容,開展主題的預設。
通過閱讀激發出幼兒對于主題探究的興趣,主要是將文本閱讀作為開頭,將主題探究作為重要目的。而繪本則是主題內容形成的“催化劑”。例如,在對《地球的呼吸》進行閱讀時,閱讀文本主要從生命當中不可缺少的呼吸和常見到的綠色植物之間的關系作為入手點,以簡潔的表達及夸張的表現,清晰地闡明環保主題——為何要保護植物。通過主題閱讀,幼兒對植物的呼吸及其與人類存在的關系產生相應的探究欲,并以此為前提,生成主題活動——地球的呼吸。在組織主題活動的過程當中,共有三時期:第一時期是經過閱讀進行引入,引導幼兒實施自主性或者是集體性的閱讀,提煉其對于閱讀內容的興趣點;第二時期以“小樹的呼吸”“特殊的工作人員”等為主題活動,探究幼兒閱讀的興趣點;第三時期,幼兒及其家長共同收集材料,并制作環保墻,或者是讓幼兒表演童話劇本“愛護小樹”。最后,通過親子活動的形式,結束主題活動。通過早期的閱讀活動充分激發出幼兒對于主題活動的探究,以促使幼兒在閱讀活動當中,能夠充滿好奇地實施閱讀文本探究,并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該過程既能使幼兒對閱讀文本中的知識具有深層次的理解,又能促進幼兒閱讀文本外的知識經驗及情感體驗的豐富,從而使幼兒實現全面發展。
二、利用早期閱讀活動導向主題活動
主題活動的組織開展必須尊重幼兒自身的興趣愛好,但由于一個班級中的幼兒相對較多,因此,無法有效且集中的呈現出幼兒的興趣愛好。但若將活動都集中于閱讀層面,幼兒自身的興趣點就會變得較為集中,幼兒都會爭先恐后地閱讀相同的繪本。此時,教師需引導幼兒積極閱讀,讓幼兒就閱讀文本邊閱讀邊討論交流,以準確把握住幼兒自身的興趣,通過幼兒的共同興趣組織主題活動,并將繪本閱讀作為主題活動落實的工具。以“可愛毛毛蟲”的主題活動為例,教師可將早期閱讀的繪本《好餓的毛毛蟲》為導向,以此引出“毛毛蟲自身的成長記”“吃的真健康”的主題活動。接著,引導幼兒閱讀與毛毛蟲有關的繪本,并了解到暴飲暴食存在的危害及健康飲食的重要性。經過主題活動與繪本指導,促使幼兒有效了解到食物與健康之間的關系,從而使幼兒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也不挑食,并促使幼兒形成多吃蔬菜與水果的好習慣。早期閱讀活動的開展,給幼兒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空間,使幼兒有針對地實施探究活動,在該過程中,早期閱讀活動就成為主題活動開展的主導。
三、利用早期閱讀活動開展主題探究活動
幼兒年齡通常比較小,其認知能力也較為有限。鑒于此,幼兒園開展主題活動時,通常會出現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會影響到幼兒融入主題活動時的積極性,無法調動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的探究興趣。鑒于此,幼兒園的早期閱讀活動與主題活動的有機整合中,教師需要找出與主題活動有關的繪本,讓幼兒經過繪本的閱讀,充分了解到與主題有關的趣味性故事,并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主題探究活動中。如,以“我的家”主題活動的開展為例,此次主題活動主要是希望緩解幼兒剛入園時的焦慮情緒,以幫助幼兒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與學習。此時,教師可將繪本《小熊寶寶》推薦給幼兒,將其作為主題活動開展的輔助工具,在活動中逐漸落實繪本內容。如,教師可立足于“幼兒園像我家”的主題活動,讓幼兒閱讀類似于《你好》《收起來》《排好隊》等系列繪本。這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對于幼兒來說是比較容易完成的。教師可以通過有趣的角色扮演活動,讓幼兒在閱讀書目之后,與同伴之間之間開展“問好”的實踐;教師扮演玩具店的售貨員,讓幼兒編排成隊,挨個去領取自己喜歡的玩具,從而逐漸建立“排隊、秩序”的概念。通過開展主題活動,促使幼兒充分了解到幼兒生活及幼兒園的相關規則,并形成相應的規則意識。以繪本輔助主題活動,可促使主題活動的良好開展。
四、利用早期閱讀活動開展主題表演活動
組織主題活動時,其落實的依據更多是幼兒園教育的相關綱要,其主要是以幼兒已具備的語言、繪畫、表演等經驗出發,設計相應的閱讀活動,讓幼兒互相討論彼此的經驗,促進其觀察圖片的水平提高,并通過相對簡潔的語句,說出圖片所要呈現的內容及其表達的主題,并看懂人物的動作、表情與性別特征。
以“我有一個幸福的家”的主題活動為例,教師需注重活動內容的有效整合,依據幼兒的親身經歷、生活經驗,通過看圖講述指導幼兒觀察與琢磨圖畫中的內容,啟發幼兒通過和畫面相同的語言進行描述,不僅能夠使幼兒充分了解到一家人在一起的親熱,激發幼兒產生愉悅的情緒體驗,而且還能充分調動幼兒自身的想象與聯想,將其看到的內容大膽地表述,從而使幼兒充分關注到自己的畫面,并實施仔細觀察。例如,在《小兔乖乖》游戲表演時,教師可先講解故事,讓幼兒能夠大致明白故事所表達的有關內容,知道故事中都有哪些角色,并學會通過了解角色進行自主表達,有的幼兒會說:“我喜歡兔子的媽媽。老師,我來扮演兔媽媽。”但是,因為幼兒還沒有學會相應的對話,就無法有效參與到表演中,此時,教師可借助于生動形象的音像制品,讓幼兒對角色間的對話進行學習,充分掌握到故事當中角色的具體對話與語氣,并增加相應的情節。例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兔媽媽在回到家后,小兔子通常會做些什么?”幼兒就會積極聯想,并回答道:“幫媽媽捶背、按摩,給媽媽倒水。”對于幼兒而言,他們都喜歡對文學作品當中的人物形象實施模仿。因此,表演的形式,既能滿足幼兒自身的強烈自我展示與表達需求,又能在閱讀延續相關活動當中,與教師共同探討故事中的道具與背景,從而使幼兒通過角色表演,形成創新意識及情感體驗。
五、結語
早期閱讀活動和主題活動的有機整合,既能將閱讀活動滲透到幼兒生活當中,激發出幼兒閱讀的興趣,又關注幼兒的閱讀主體性以及自主發展,讓幼兒體驗閱讀過程中的多樣樂趣。同時,為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的充分發揮營造良好環境,從而促進幼兒在早期就對閱讀產生良好印象,進而為今后更廣泛的閱讀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吳少麗.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與主題活動有機整合的路徑[J].教師·下,2014(9).
[2]許龍珠,李迎新.淺談繪本閱讀活動與幼兒園主題活動融合的方法[J].家教世界,2020.
[3]季曉飛.幼兒園閱讀區有效主題活動的實踐與研究[J].好家長,2019(42):113.
[4]余曉霞.在幼兒園主題教學中滲透體驗式繪本閱讀教育活動[J].亞太教育,2020(8).
[5]李文燕.在多樣化教學中播撒閱讀的種子——淺談幼兒園早期閱讀活動的組織與開展[J].好家長,2020(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