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芳
關鍵詞:小學體育 分層教學 教學策略
引言
在當下21世紀科學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人才培養意識已經深入人心,各階層人士也逐漸重視教育事業,教育的發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在小學階段,學生的社會經驗和生活認知水平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這就使體育課堂授課的有一定阻礙,每個學生之間也存在著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差異,開展分層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在體育技能,身心健康發展等方面給予幫助,在這個基礎上,分層教學法的產生,讓新式教學方法又增添了新的面貌,給學生全新的上課體驗,讓學生對于這種新式課堂產生好奇心態,分層教學這一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也讓許多教師有了新的教學目標,它能夠幫助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個性化的體育學習和身心發展,而且能夠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加快促進素質教育的應用和實現。
一、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合理性
在小學體育教學活動過程中,開展分層教學法,讓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能夠促進分層教學目標的統一實現。首先,任課教師根據每班學生的情況,考慮學生的不均衡水平的特質,在此基礎上,對全班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充分發揮學生在體育方面的特長,讓學生從基礎上進行學習和訓練,正確的引導學習的過程性,幫助他們促進體育方面的熟練程度。小學體育教學能夠讓學生強健體魄,樹立健身意識,提高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可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分層教學對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式,讓他們達到最大限度的掌握,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進行授課,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自身特點,做到因材施教。合理劃分學生的層次,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的制定才會更加合理科學,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強,和教師容易接觸和交流溝通,這在一定限度上為教師了解學生做了充分的準備,對于學生動作不標準的地方及時發現和指出,并指導其改正。
二、分層教學實施的具體措施
2.1合理的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體育基礎進行分層
分層教學要依照科學性的原則,學生之間由于個體的差異性、身體機能、運動行為能力、體育興趣等方面各不相同,學習能力也不同,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接受教師對運動技能的講授,在分層教學設計上,要促進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也要鼓勵優等生進行自我的突破。在分層教學中,應當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并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課程中能夠將學習目標把握在前沿,提升對自我的認可,確保每個學生在課堂教學預訂的時間內實現教學目標。小學體育教學意味著教師要能夠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融入到課堂中,靈活變通,在實施分層教學之前,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發展水平、個性特征,弄清楚每個學生的發展階段,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況,對于心理和身體的變化,及時做出教學的動態調整。
例如,教師在對四年級跨越式跳高進行課堂教學時,對于每個學生的基礎,教師要有一定的了解。在課堂上,首先就要對學生的動作進行規范,避免在課堂上造成身體部位損傷,作為體育教師,在課前對課程進行完整的示范,能夠引起學生對跳高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學生的基礎水平存在著差異性,在這一層面,體育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分組,這一舉措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組內的活力,與小組其他成員深入交流探討,為課堂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2課后進行合理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學,這一關鍵時期,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爭強好勝心,讓學生對自己產生信心,培養學生喜歡體育的心理,教師在課堂上應當重視學生的學習時間和學習過程,肯定學生在課堂上付出的努力,讓學生對于自己在課堂的表現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在每堂課結束時,教師應當從多方面出發,客觀的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并給予評分或鼓勵,針對不足,也要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建議,幫助學生改進,發揮分層教學的價值。
例如,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上開展跳遠的體育活動時,每個學生的付出都是不可否認的,教師應當善于發掘學生的潛力和閃光點,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榮譽感,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積極參加活動,在運動的過程中,收獲輕松的情感體驗,引導他們對體育知識和技能進行掌握,提高學習效率,幫助學生科學合理的進行課堂表現的評分,能夠使學生擁有前進的動力,促進學生整體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課上,應用分層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對體育活動提高興趣,有更多想要表現自己的機會,教師也要重視學生在分層教學下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分析課堂學習方法上的缺陷并給予及時的指導,力爭讓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
參考文獻
[1]葛曉璇. 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 小學生(中旬刊),2022,No.847(01):21-22.
[2]譚國棟. 激發個性 ?分層教學——小學體育分層教學的思考[J]. 文理導航(下旬),2020,No.387(09):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