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偉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地理這門學科逐漸被愈來愈多的人所關注,在初中地理教研實踐中,培育學生識圖、用圖、繪圖的習慣是當前教研的重點任務。通過培育學生良好的學習地理的習慣,學生們能夠完成相關的地理教育任務,由此實現地理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因此,初中地理教師運用多種多樣的教研模式來培育學生識圖、用圖、繪圖的好習慣,從而讓學生對地理的學習有更清晰的認知,初中地理的教師們必須以此為基礎,認識到培育學生學習習慣的必要性,正文就如何在初中地理教研實踐中培育學生識圖、用圖、繪圖的習慣做出論述。
關鍵詞:初中地理;識圖、用圖、繪圖;研究與策略
引言:初中的地理課程是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因此,初中老師們要融合課本中內容來展開科學的、有效的、合理的教研實踐,來培育學生的識圖、用圖、繪圖的好習慣。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信息化的地理課程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等來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助力學生們更好地了解初中地理知識。除此之外,在信息化教育的進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教材的選擇、資源的可靠性與及時性、課堂形式的實現等等,借以提高信息地理教育的效率,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學習地理知識。
一、引導學生學習地圖相關知識
由于小學知識的粗淺性和基礎性,可以說,地理教學進入初中才正式開始,對于剛剛入門的初中學生,地理理論知識都稍顯晦澀,何況地圖這種較為抽象的事物,且初中教學往往容易忽視對學生識圖、用圖、繪圖能力的培養。要培養初中學生識圖用圖的習慣,還是需要加強教學上的重視,教師需要常常給學生一些地圖,交給學生基本的地圖知識和讀圖方法,對一些符號加以說明等等,讓學生盡量從地圖中獲取該堂課的主要內容信息。要求學生對一張地圖上的各類圖例、比例尺以及其他信息進行說明,每天進行一定量的讀圖作業,讓學生明白地圖的重要性,還可以就已經學過的知識在地圖上進行驗證,讓學生了解地圖反饋的信息量之大。舉例來說,在進行地形與地貌介紹時,利用我國地形圖進行衛星圖與實.物圖像進行對比,建立地圖標志與實際情況的一一對應,為地圖的應用以及繪制奠定基礎。
二、制定合理的課程目標,引導學生們進行小組學習
初中地理教師教學的最終目標是完成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目標和任務。因此在正式的教學之前,初中地理教師們應該明確培育學生們的識圖、用圖、繪圖能力,在教學目標的基礎之上,引導并且組織學生們開展教育活動,使得學生們的最終學習結果也準確地反映了基于教學目的的教育的理想含義。
而在課程結束之后,教師們還可以留下有關的小組作業。學生們在小組作業中必須解決的問題是基于課堂講授的理論,其內容可以由教師們提供或由實際小組成員設定。后者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更復雜的挑戰,因為他們必須在自己的小組內思考并提出合適且可行的問題,然后交給其他小組成員,與他們共同協作解決。小組合作中的互動是具有協作性的,但本質上也是合作性的,學生們一起解決同一個問題或完成特定的角色分配。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教師們需要了解每個小組成員的角色,確保其有足夠的協作與合作,每個學生對最終結果的貢獻是平等的。教師們在小組活動中提供指導和支持,觀察小組互動和學生參與的情況,給出鼓勵,吸引小組成員們參與討論,并在必要時引導學生們進行解題,以使小組成功完成任務。
三、開展讀圖的相關實踐活動
地理的學習離不開地圖,因此無論是學習還是應用,都需要地圖的輔助,教學中開展一些必要的讀圖實踐活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促使其養成用圖的習慣。建立地圖與現實的對應關系是用圖的基礎,也是用圖的重要內容,養成用圖的習慣首先需要將這種聯系爛熟于心,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學習地圖一張時,要求學生畫出學校的平面圖。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合理設置懸念與難度,引導學生發現地圖的重要.性。教師可以組織戶外尋寶活動,制作一幅戶外的地形圖交給學生,分組進行尋寶,鍛煉學生的讀圖能力,使其養成識圖用圖的習慣,之后可以讓學生在衛星云圖.上辨認方位、尋找特定地點,說出實際對應的地點,以此來加深學生對地圖的使用意識。這種辦法,不僅能夠使學生理論知識更為牢固,而且能夠增添趣味,使學生愛上地理學習、地圖應用,養成識圖、用圖、繪圖的習慣。
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的地理課程的教育當中,知識面設計的比較廣泛,所相關的事物也比較復雜多樣。在進行初中階段的地理科目的教育的時候,教師們往往只是進行呆板的教育,一味的按照教學方案來實施教學,不知道變通。初中的地理課程的教學具備一定的難度,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老師們必須要“靈活”的進行教學,依據具體情況與學生特點進行教學,使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有所發展,增強課堂教育教學的成效。像這類課程教育具有強烈的實踐性,那么這就要求老師們在教授的時候不單要教授給學生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還應當結合教材的內容,結合日常的生活實際,組建一些學生們可以參與的科學實踐活動,比如測量當天的氣溫與降水量、觀察自己居住地的地理特征與建筑特征等等,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并在實踐的過程當中讓學生們感悟科學課程的魅力。
例如,教師們在教學《認識區域:聯系與差異》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們可以將我國的上海與深圳進行聯系,讓學生們分析他們的發展過程中的異同點。這兩個城市對于學生們而言相對較為熟悉,他們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并讓學生通過繪圖、識圖、用圖,來加深對本課的理解程度。
結束語
在日常的地理教研實踐中,通過運用多種多樣的教研模式和手段,培養學生們繪圖、識圖、用圖的好習慣,從而可以很好激發和提高學生的思維,增強教學效率。從對學生初體驗角度出發,解決地理問題意識的培養能夠幫助老師們更深層次地了解和幫助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難題,不斷地前。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在課堂上用充滿活力和趣味的講課方式來吸引到他們的目光和注意力,以此培養他們獨立思維的能力,從而更好、更快的在地理教研實踐中培育學生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徐洪生,初中地理學生讀圖能力培養方法分析[J].學苑教育, 2015(09) :42.
[2]姚凌元,如何提高初中生地理讀圖能力[J].考試周刊, 2016 (03) :33-35.
[3]王金利,如何培養初中生的地理識圖用圖繪圖能力與習慣[J].教學周刊,2016 (4):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