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言文文約義豐,言近意遠,意蘊深厚,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文言文的學習是在小學階段進一步加深的,他們之間的在教學上既是延續又是創新。自部編版教材投入使用以后,漢語文言文在我國的教育中所占據的比例越來越高,而在實施九年一貫的漢語課程時,做好小學和初中的文言文教學之間的關系是非常關鍵的。
關鍵詞:生態思維;初小銜接;文言文教學
在漢語的課堂上,漢語的古風永遠都是那樣的質樸、充滿魅力。研究古文對培養學生內在的潛質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初中文言文的課堂學習一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學階越往上,文言文的學習也越來越困難,很多同學覺得古文很難掌握,尤其是那些晦澀難懂的古代文字,更是讓很多人感到了巨大的負擔,沒有了繼續學習下去的動力。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習之間的無縫銜接是很有必要的。
一、文言文在生態思維視野中的研究
從2019年秋天開始,國家將實行統一的漢語標準教科書,與以往的所有教科書比較,目前的教科書更加注重中華文化的傳承,尤其增加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在文體上,對文言文的素養有了較大的提高。語文課程標準閱讀目標中指出:“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對文言文的閱讀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從課程標準中可以看出,對小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要求相對較低,而面對目前的形勢,在小學高年級學段全面滲透文言文學法,加強文言文教學勢在必行。
在中小學文言文銜接課中,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是重要環節。小學階段,老師說的越多,給的越多,到了初中,就會逐漸向自己學習習慣的轉變。因此,老師既要讓學生學習,又要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對于老師來說,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教會他們如何開啟一扇緊閉的房門。培養學生良好的文言文學習思維,做好文言文初小無縫銜接,是學生學好文言文的有力保障。
二、從生態思維視角看文言文課程的教學
(一)從生態學角度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應該學習哪些內容
教學文言文,七年級一開始就叫人有些頭疼,學生雖在小學時候接觸過,但并沒有系統地進行學習,沒有宏觀的概念。一上初中,諸如《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等篇目,看似簡單,其實是需要學生有對文言文的基本認識和基本知識儲備才可以輕松學習的。所以,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應該以了解文言文的基本框架,讀懂文言文的故事內容為教學的主要目的。在初中階段,要注重文言文正確的譯文和深刻的文化意蘊,注重文化性和專業性。
(二)加強對學生整體思維能力的訓練,使其在文言文學習方式與習慣上實現連貫性
在中小學文言文銜接課中,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重要環節。從小學到初中,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思維能力增強,從被動地接受到逐步向自己學習轉變。因此,老師既要讓學生學習,又要讓學生自己去學習。首先要學會如何運用各種方法,讓自己在讀書時盡量消除文言障礙;其次,要使同學們認識到,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讓他們輕松學會文言文,而要做到“其義自現”,要培養讀書人的閱讀意識;第三,教會學生讀懂文言文的方法,讀的時候逐字逐句,運用古代和現代漢語的相互聯系原則,培養用跳讀和猜讀的方式去了解原文的含義;也可以教會學生如何按照自己的記憶力來進行高效的背書、抵抗忘記。讓好的文言文學習思維能力逐漸養成。
(三)重視系統思維能力的形成,加強對教科書的學習,理清教學內容中的銜接
小學教材兼顧學生的體驗與想象力,文本形式以神話、寓言、詩歌、故事為主,即使是難懂的文言文,也容易朗朗上口,容易記住,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雖然也難,但對文言知識的要求還不高。而在初中階段,文言文難度增加,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識、文言現象也較復雜,在朗誦和默寫的需求上,也有較高的要求。要想提高教學水平,就要從整體上考慮每個環節的重點,并把它融入到自己的課堂中,把它從簡單到復雜、從淺到深、從扶助到放縱,使之與語言的學習規律相適應,讓系統性思維能力在學生心中自然而然形成。
(四)培養持續的思維能力,重視對學習的興趣的連貫性的培養
小學生的記憶力好,有良好的自我表現力,有被贊揚的傾向,但是理解力低,不能集中精力,自控力弱。他們的管理和學習,都要依賴于老師。所以,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多應采用故事性、游戲性的教學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因為課程不多,課程也比初中要少,因此,在課后的學習中,可以嘗試學生與家長互動學習,學生與學生互動學習,無論是講故事也好、完成小活動也好,總之要在愉悅的氛圍中完成文言文的教學。初中文言文的學習困難程度較高,興趣較少。而且上了中學之后,學生的興趣就會從小學開始,逐漸的被壓縮,對某些事情的熱情也會降低,不再像以前那樣充滿了好奇。在這種情況下,老師的指導和協助是非常關鍵的,老師要努力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采取多種形式的靈活的教學方式。諸如晨讀領誦、情景教學、讀寫結合、角色扮演等,也要讓學生做到學習文言文學習興趣的連貫性,達到思維能力的持續發展。
雖然文言文的難度是不容忽視的,但是,我們和學生也不能有任何的畏懼和抗拒心理,要注重中小學文言文教學的有效銜接,讓小學和中學的文言文自然地延伸、過渡,學生努力成長,文言思維能力在不知不覺中悄然生成。
基金項目:畢節市教育科研課題《生態思維視域下農村學校文言文教學初小銜接實踐研究》(立項編號:2020B094,主持人:代家國)
作者簡介:楊潔(1983.12 ?- ),女,漢族,貴州黔西人,本科,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