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王震
摘要: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它不僅是學生建立概念、掌握規律、理解知識的重要環節,而且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探究意識和形成物理良好思維習慣的重要手段。創設有趣又有效的物理情境,可以使師生快速進入課堂,使學生樂在其中、思在其中。同時,物理實驗課堂教學過程具有一定的教學性,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認識到其重要性,讓物理教師、初中學生正確認識到物理實驗課堂的有效性。本文主要研究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如何加強學生物理實驗課堂教學的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詳細情況見下文。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有效性
引言
眾所周知,在初中時期學生們會增加幾門學科,其中便有物理學科。且初中時期學習的大多物理知識都是物理理論知識、相關規律以及一些基本的物理公式,而且在這些物理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基本都能從實驗過程中得出。因此,實驗教學對初中物理教學而言極為重要。再者,物理課堂教學較為枯燥,若物理教師單純以傳統教學知識講解給學生,可能還會引發學生的抵抗心理,物理實驗教學則能有效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研究能力等。下文主要對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的意義以及如何有效提升初中物理知識課堂教學等方面進行討論,致力于實現“教育興國,科技強國”的戰略方針。
一.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的意義
1.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物理知識的研究,讓他們在生活中發現物理知識,并且學會發現、探索以及創新。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大多數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更偏向被動型,被動的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被動的理解知識的含義等。而初中物理教學中,更需要學生的主動探索、研究,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增加學生的試驗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對知識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1]。
2.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的精神
在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中,大多是通過學生之間合作完成的。如在學習《力的作用》是,要想論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就可以讓小組中的兩個學生進行實驗論證[2]。對此,初中物理教師在初期的物理實驗課堂教學時進行學員分組,讓學生明確小組內的崗位分配,使他們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有效進行實驗、觀察以及記錄,并根據小組內每個學員的不同觀念相互進行交流、溝通,最后對物理實驗進行結論探討,進而完成小組實驗。對此,初中物理教師應在一旁做好相關的輔導作用,不主動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之中,盡可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多思考、多發言,并積極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培養班級學生之間團結合作的精神[3]。
二.提升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式方法
1.結合多種教學方式落實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
初中時期正是學生活潑好動的時期,枯燥的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對物理知識產生一定的抵抗心理。因此在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不同的實驗過程根據不同的教學方式展現給學生。例如多媒體教學、實際物理實驗操作等的方式。其中實際的物理實驗操作能直觀的讓學生認識到實驗的趣味性,但這樣的實驗過程更適合一些簡單的、不具危險性的物理實驗操作,既能滿足實驗教學課堂效果,又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4]。
例如在學習九年級第一冊第六章中的《壓力與壓強》中,物理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在夏日中生活的蟬如何能用細小的口器插入樹皮之中?沙漠中生活的駱駝又為什么能背著貨物行走在細沙之上?再講解出壓力的概念:垂直壓力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其經常以P表示,單位為Pa(帕),其中以絕對真空(零壓)為基準來表示的壓力(PA),稱為絕對壓力。國際單位制(SI)用帕斯卡作為通用的壓強單位,以Pa或帕表示。當作用于1m2(平方米)面積上的力為1N(牛頓)時就是1Pa(帕斯卡),用公式表達如下:Pa=N/m2。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 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且更有利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積極思考。
2.結合實際生活提高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總說物理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很多學生并能感受到其中的關聯性。故而物理教師可以將我們生活的物理現象講解給學生聽:比如說在寒冷的冬天我們從室外走進室內,眼鏡上都會蒙上一層白霧,這是物理中的氣體液化現象;又比如說當我們坐在快速行駛的車上時,當車子轉彎的時候,我們會感覺自己身體在向外面甩,這是與物理中離心現象的知識有關。并且告訴學生,物理實驗以探究生活中的實際情況為基礎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而且還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5]。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同樣承擔著重要作用,但要想提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課堂的有效性,就應增強學生對物理實驗的學習興趣,并實現以學生為主導的實驗課堂教學,調動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積極性。此外初中物理教師還應實現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的創新,聯系實際生活情況,讓學生認識到物理與生活之間的關系,不斷提高學生參與物理實驗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此外,提高我國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借此推動我國初中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為他們未來學習物理知識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順平. 淺析如何提升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有效性[J]. 考試周刊,2019(6):178.
[2] 楊春蘭. 試論如何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J]. 文理導航(中旬),2018(5):43,54.
[3] 徐譯. 應用云學習平臺輔助初中物理學科教學的實踐研究[D]. 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7.
[4] 袁其亮. 分析如何提升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有效性[J]. 考試周刊,2020(3):137-138.
[5] 邱朝陽. 淺析如何提升滬科版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有效性[J]. 中學理科園地,2018,14(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