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宙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考數學也朝著科學化、規范化的趨勢發展,雖然高考數學的難度呈現穩中有降的態勢,但仍存在著兩極分化的現象.究其根本,主要因為高考數學復習效率不夠理想,如何提升高考數學復習效率就成為本文主要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高考數學;復習效率;提升
一、設置合理的復習目標
教師在開展數學復習活動時,要確保高中生能系統規劃已學過的基礎知識,同時能夠合理應用這些基礎知識。并且基礎知識是數學復習的核心內容,教師在開展例題教學除了對高中生學習情況有相應了解,同時還能借助題目將教師信息反饋給高中生,進而為高中生設置合理的復習目標,這樣在提升高中生數學復習效率的同時,還能為高中生節省學習時間,確保高中生有更多時間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就能向高中生設置以下復習目標:第一學期教師能引導高中生重點復習高一和高二的數學教學知識,同時能夠將高一和高二兩學期的知識點進行關聯式學習,這樣高中生就能對數學知識產生階梯式的理解,同時也能夠有效強化高中生的思維能力。在第二個學期時,教師就可要求高中生在復習數學相關內容時,能夠對歷年高考中出現過的習題進行練習,促使高中生能將數學知識與試題融會貫通,進而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復習效率,并且也能夯實高中生的數學基礎,最終復習質量也得以提升。
二、總結歷年高考試題
在高考數學復習過程中,多數教師往往會要求高中生對歷年高考試題進行練習。在練習試題的時候,教師要引導高中生能夠對教材中基礎知識靈活應用,而不是單純的為了解題而練習,所以教師在練習的過程中要能夠提取這些題目中關于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要求。讓高中生能夠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教師在開展例題教學時還要與歷年高考題目有機結合并對題型展開透徹分析,同時依據數學進行適當的分析,比較出其中占據重點的知識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例如,教師通過對歷年來的數學高考題目進行分析后就會發現,其中關于在教材中占篇幅較多的函數類問題而言,在高考題目中的體現反而比較少,同時難度上也比較簡單,而在導數相關的教學內容,反而在高考習題中出現的次數多,而且占比值比較大,教師在進。例題教學的過程中就要能夠將導數作為數學復習計劃中的一個重中之重內容,對高中生進行反復深刻地理解和升華,讓高中生能夠熟練地運用每一個導數公式,并且在解題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的流暢順通,進而切實有效提升高中生復習數學的效率。
三、強化備考策略指導
在高考數學的復習中必須重視策略,教師必須強化對高中生備考策略指導,針對不同復習階段選擇針對性的策略,才可以有效提升復習的整體效果.對第一輪復習來說,主要是以系統復習為主,教師需要基于系統、細致的原則,主要加強基本概念、方法復習,同時監督思想、能力的鞏固.對第二輪復習來看,主要是以模塊復習為主,教師在這個時期需要掌控整體的進度,重視進行知識網絡的構建,加強數學思維、方法的訓練,通過規范訓練提高高中生解題的速度、準確度.對第三輪復習而言,主要是以模擬試題為主,通過模擬練習引導高中生抓思維易錯點,掌控解題思維、解題技巧的鞏固.對教師來說,需要針對上述三個階段進行全面的梳理,科學合理地設計三個階段的備考策略,讓高中生在循序漸進的復習過程中實現知識的鞏固與能力的提升.比如,對第三輪復習來說,主要是以技巧性的指導為主,教師在引導高中生完成選擇題復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傳授其靈活運用代入法、排除法,以此來提升解題的效率;對填空題,則需要強化給定條件的分析,抑或是綜合利用數形結合方法來進行解答.
四、重視數學應用能力
就幾年的高考數學試題來看,在高中生數學實踐應用能力方面的命題越來越多,主要目的在于考查高中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即通過考查高中生數學應用程度來衡量高中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例如,概率統計本身與現實生活中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其不僅能夠應用概率統計知識來解決現實問題,同時又能夠利用解決現實問題來考查高中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這就使得高考試卷中有關概率統計的試題極多.作為教師,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在高考數學復習過程中,需要從高中生生活實踐著手,主動去發掘實際生活中相關的數學知識,著重提升高中生實踐應用能力.
五、結語
總而言之,高考是高中生重要的轉折點,對高中生后續的人生軌跡起到較為重要的影響,教師都需要給予高度重視。高考數學復習作為高三階段的重要過程,需要教師基于自身教學經驗的前提下,不斷探索更加科學有效的復習策略,使高中生能夠通過有效復習提升自身的數學思維和學習能力,保證數學復習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佘世東,佘元振.對提升高考數學復習效率的途徑探索[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3):17.
[2]徐武.數學高考復習效率問題的思考及對策[J].高考,2019(20):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