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平
摘要:隨著新課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成為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從實際的教學情況出發,創新教學策略,讓學生在知識學習中能夠有數學認識、學習能力、數學思維、應用解題等綜合能力的提升。本文對核心素養下初中數學教學工作展開探究,以期為推動數學教學工作改革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核心素養是課程改革下的新的教學理念,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意識、數學應用能力都是十分有幫助的,這對學生全面發展有著非常好的促進作用。盡管當前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對初中數學教學工作的影響越來越深刻,但是傳統教學理念仍未完全消除,所以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落實得不夠徹底。教師需要進一步創新數學教學模式,不斷強化核心素養培養。
一、創設情境,有效激趣
因為初中數學知識的難度增加了,因此不少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高,他們認為數學知識枯燥無味,認為數學學習起來具有一定難度。而情境可以使得數學知識更加生動有趣,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新知識上來。教師可以根據數學課程知識內容與教學目標,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工具,引入豐富多樣、生動有趣的圖文和音視頻教學資源,創設趣味化的學習情境,以吸引學生學習。
例如,在“直角平面坐標系”這一模塊中,教師就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創設一個防空雷達系統工作的情境。應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一個三維立體地圖,讓他們觀察地圖,對各坐標進行定位,從而清晰地找到某一位置。當不明物體出現在雷達布局區域內時,雷達能夠精準確定其位置,方便國防部門對其進行打擊。通過觀察防空雷達系統,學生對于如何定位位置了解得更加透徹,這樣他們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時,也能夠更快地理解。又因為這種3D地圖以及防控雷達系統對初中生非常具有吸引力,因此學生會積極思考,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在興趣的驅使下不斷思考,對本節課程的知識具有更深刻的理解。由此,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形象地展示出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由于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了,因此他們自主發展意識提升了,核心素養得到了發展。
二、拓展課外實踐,培養數學實踐素養
新課標理念要求教師將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數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因此,教師可以拓展教學空間,將教學地點從教室內拓展至戶外,將學習方式從學習書本知識延伸至在生活中實踐學習。組織數學課外實踐活動有助于強化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在這種意識的指導下,學生開始用數學的眼光探查生活中的問題,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不斷強化數學應用素養。總之,課外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更自由、更廣闊的學習空間,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發現、探索,讓他們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去學習。
例如,學習“相似三角形”這章節知識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次“測影長,算高度”的校園實踐活動。教師將學生帶到操場上,讓他們測量一下當前旗桿的影子長度,之后,再測量一下教學樓的影子長度,已知國旗旗桿的高度為五米,那么教學樓有多高呢?這個實踐活動應用了相似三角形的知識,讓學生應用相似三角形解決實際問題,既深化了學生對于本模塊知識的理解,同時又強化了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
三、引入信息化教學模式,突出學生學習主體性
在教育信息化環境下,各項教學工作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同時信息化教學模式相比于傳統教學,給學生提供了更多樣化的教學工具和更自由的探索空間,更有助于學生發展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課堂上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應用了線上教學平臺,教師提前準備視頻課程,學生在課前觀看視頻課程預習知識,具有前置性學習的特征;在課上,教師主要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例如,在九年級數學“二次函數”這一節課程中,二次函數圖像的畫法是教學難點,往往需要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講解,同時,這畫二次函數需要注意的細節比較多,程序比較煩瑣。為此,教師可以將這部分錄制成微課,用微課視頻講解完畫法要點。這樣學生可以觀看視頻,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對視頻反復觀看,省去了教師來回講解的時間。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完成二次函數圖像繪制。
四、結語
數學是一門對邏輯性、理論性、思維能力要求比較高的學科,同時對學生的要求也較高,初中數學是學生培養思維能力、空間感知能力的重要階段,若想將學生的數學水平有效提高,就需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數學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成就感,構建與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進而將學生培養成一個綜合能力強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羅曉霞.基于核心素養的高效數學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21(08).
[2]潘金城,蔡雪梅.指向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策略探析[J].數學教學通訊,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