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
摘要:隨著新課改如火如荼的發展,對于初中美術教學也提出新的要求和標準,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是美術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了能夠充分地發揮出初中美術教學的優勢和強項,幫助他們提升自身的創造力、審美能力以及藝術修養,所以初中美術教師需要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針對此,本文首先闡述培養初中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性,之后就提升針對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路徑進行分析,希望為廣大教師提供相關建議。
關鍵詞:初中美術;審美能力;培養
美術作為一門文藝氣息和高超技巧相互融合的學科,其有著獨特的審美教育,通過初中美術教學,不僅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美術技巧,陶冶他們的情操,同時,還能夠促進他們審美能力的提升,對他們的人生價值、美術技能以及美術素養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必要與時俱進,針對相關美術課程進行改革和相應的創新,提升他們的美術素養,同時提升他們的美術技巧和審美能力。
一、審美能力對于初中美術學生的重要性
(一)符合新課改要求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完全符合現代化教育的要求,同時也是滿足素質教育的教學標準,在當今時代,初中美術教學必須要進行相關的創新和改革,同時,也不能一味地讓他們去模仿繪畫,要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掌握,提升他們發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幫助他們的學科素養和綜合能力得到迅猛提升。
(二)提升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為重要的原動力,同時也是他們的良師益友。初中美術教師要重視他們的審美能力的提升,往往優秀的作品中都會蘊含著作者豐富的思想和精神內涵,只有具備優秀的審美能力,才能從中發現它的美,感知作品中被作者賦予的獨特靈魂,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習興趣。
二、初中美術教師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路徑
(一)生活化教學,提升他們的生活體驗
俗話說,藝術源自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是充滿藝術,在初中的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活場景與實際的美術教學相結合,引入生活化教學,發現生活中的美,利用周邊的事物幫助學生陶冶情操,讓他們的世界變得多姿多彩,這樣做可以極大地提升他們發現美和欣賞美的能力,增加他們的生活經驗和經歷。教師將生活化教學帶入到美術的課堂之中,幫助他們走進生活,讓他們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絢麗的景色,深化他們的審美能力。例如,在講人民美術出版社九年級下冊“藝術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美術課堂搬到室外來,將學生安排在校園中進行授課,讓他們觀察校園中的景色,發現美,在實際的校園環境中感受到美術所蘊含的獨特魅力,同時,讓他們明白書本中的教學內容,生活中處處皆是美,再讓他們選擇自己的喜歡的景色,通過運用自己的畫筆進行記錄,提升他們的審美意識和能力,幫助他們提升美術素養。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以很好地將生活元素帶入到美術的教學中來,讓他們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并且提升學生對于美術和生活的熱愛。
(二)開展作品賞析,提升審美能力
在初中美術的教學中,經常會出現關于作品賞析的課程,讓他們欣賞優秀的作品,通過這種方式,幫助他們提升對于美的欣賞力,同時讓他們感受到優秀作品中所蘊含的獨特精神,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例如,在講“如何欣賞雕塑作品時”,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運用多媒體等設備,向他們展示相關優秀作品的圖片,讓他們在享受一場視覺盛宴的同時,讓他們發現優秀作品中所包含的美,感受作品中為他們審美情趣的構建奠定基礎,引導他們從多個角度對相關雕塑進行欣賞,營造出濃厚的藝術氛圍,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美術的學習之中,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他們提升欣賞能力。
(三)開展實踐活動,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念
初中美術教師要加強學生對于美術學科的理解,讓他們感受到:美術學習的過程,是一個享受的過程,通過不斷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增加他們對于藝術的感悟,讓他們詳細體會到優秀作品中蘊含的人文氣息,從而提升他們的藝術修養。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性,在課程中主動引導學生去深刻地感知美術作品,為學生美術素養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讓學生設計文化衫,或者在班級內舉辦文化衫設計大賽,讓所有學生去構思設計,教師和學生一起評選,選出最優的設計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大家進行自由購買的方式,將文化衫作為班級服飾。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設計班級服飾,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能力,提升他們對于美的創造力,發揮出他們的想象力,幫助他們提升美術素養。
三、結語
隨著新課程轟轟烈烈地推進,對于初中美術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初中的美術教學過程中,需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和方式,運用高效的教學策略,有意識地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幫助他們形成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提升他們的美術素養。
參考文獻:
[1]丁長華:略談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J].考試周刊,2020(60):151-152.
[2]陳姣姣:淺析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J].當代家庭教育,2020(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