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建國
摘 要: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教育部門高度關注小學數學教學體系的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時,不僅應運用高效的教學手段向學生傳遞數學知識,還應向學生滲透其學科素養理念,使學生通過教師的有效教學活動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本文首先對核心素養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加以概述,進而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同時針對性地從以教材內容為依據、依托于生活元素等方面提出了在新課程視域下,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核心素養;教學路徑
在小學數學教學體系中,教師應將核心素養理念貫穿到教學活動中,促使學生的多維能力能夠得到全面性的發展。與此同時,教師在實踐教學時,可以文本教學為依托,并聯合小組合作教學法、情境教學模式等新型教學形式使教學內容更具豐富性,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可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由此學生可有效地建構出豐富的知識體系,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
一、以教材內容為落腳點,有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從正面角度進行分析,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的研討方向而言,教師應致力于教材內容,讓教材內容成為課堂教學的核心點,由此可穩固創新教學理念的發展,為學生核心素養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創造了良好條件。除此之外,結合小學生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來講,學生在步入基礎教育階段之前并未對自己的作息時間進行規劃,作息時間都是由家長對其安排的,致使一部分學生的時間觀念尚未形成。因此,教師可借助教材中《認知鐘表》的相關知識,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養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首先,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前,應要求學生做好相關的預習工作,引導學生在課前以圖畫或手工制作鐘表的形式將鐘表模具帶到課堂上,使學生對本課的教學內容形成初步的了解。其次,教師在課中教學時可以多媒體課件、實物小鬧鐘為媒介,將知識點進行導入,進而可進一步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之后,教師可指導學生在小組中開展制作鐘表活動,并要求學生拿鐘面撥一撥,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及操作能力得以增強,隨后教師可在小組中隨機提問:你在觀察9時、12時、6時的鐘面時,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屆時,學生可發表自己的看法,從而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力。最后,學生在學完本課知識點后,教師可指導學生講一講自己每天的作息時間是怎樣安排的?使學生可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對優化學生的核心素養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構建生活化情境,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從側面角度進行分析,教師在設計教學策略時應注重核心素養理念的滲透,對教學內容中的核心要素進行深度地挖掘,對有價值且具有可行性的教育元素予以整合,并融合到生活化情境中,由此可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故而可保障高質量教學。因此,生活化情境的導入將顯得尤為重要,且情境的創設不應單一地停留在知識層面的引入上,還應引發學生進行深度思考,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發揮想象力和自身的優勢,激活學生的創造空間,為學生創建了施展才華的舞臺,由此可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以《搭配》一課為例。首先,教師可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呈現學生熱衷的《芭比娃娃》視頻動畫,使學生的視覺感得以提升,之后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視頻中芭比的3件上裝和4條裙子進行展示,隨后提問學生:你認為它們可怎樣搭配?有哪些搭配方案?屆時,教師可建議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方式來完成,學生在小組交流中可研討出不同的策略。然后,學生可結合教師發放的學習材料進行思考,并運用畫圖和連線的方式表達出自己的探究思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美學能夠輔助數學教學。如此一來,教師通過對教學模式的“深加工”,可幫助學生建立審美意識和探究意識,為健強學生的核心素養奠定了基礎。
三、以彈性教學為支點,培養學生的責任感
從宏觀角度分析,教師的設計理念應趨于彈性化,以全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導向,充分重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且學生在探究問題時,應適時地為學生擴充一定的學習交流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充分利用自身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發揮自己的才華。屆時,教師應允許及支持學生的表述觀點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在“師生、生生”之間在深度交流中使學生的語言組織及建構能力得以增強。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分組討論教學方案為依據,在某一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在小組中體會到了擔當及責任的重要性。例如:以人教版 小學數學《觀察物體》一課為例。教師在講述這一課內容時,可在課前設置好任務清單,將學生分成5組,4人組成一個學習團隊,并要求學生在小組中各司其職,明確自身的分工任務。如,學生A負責將若干小正方體擺放成長方體,學生B負責從不同角度觀察長方體所得到的視圖并記錄,學生C負責觀察并記錄長方體每個面的形狀是什么,學生D負責整合小組成員的探究成果并向教師進行匯報。同時,教師還應采取小組職責輪換制策略,讓每個學生在不同的崗位發揮自身的潛能,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可得到有效的鍛煉。其次,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后,教師可鼓勵學生在小組中自由討論及探究,將課堂交給學生,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探究空間,使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延伸。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深入實施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工作。各地小學教師應深度創設教學模式,利用各種途徑獲取有效的教育信息,并將其進行整合,由此可滿足教學之需,讓創新教學模式在數學教學體制中得以立足,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素養得以形成,由此可強化學生的專注度及課堂參與度。
參考文獻
[1] 馬增福. 小學數學"空間觀念"與"幾何直觀"中"核心素養"解讀——以人教版小學數學為例[J].? 2022(9).
[2] 崔佳佳, 李海東, 王丹妮. 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數學核心素養——以"正方形對角線上點的運動問題探究"為例[J].? 2022(7).
[3] 張會敏. 基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下的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反思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 讀與寫:上旬, 20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