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歡
摘要:在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工作開展期間,良好的教育教學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進一步實現對于生物學科綜合素養的合理培養,其對于我國高素質生物人才隊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基于此,在教育改革工作的輔助下,大批教育工作者針對我國高中生物教育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從而推動了創新教育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的合理應用。在本文中,作者不僅通過大量研究資料,并且還在本校開展了創新實驗,希望進一步促進新時期我國高中生物教學質量的合理改進。
關鍵詞:高中生物;創新實驗;創新技能;培養方法;優化建議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與滲透,大批教育工作者結合傳統教育教學工作內容進行了思考,希望全面促進新時期我國高中教育教學工作模式的多元化發展,以便引導學生群體更好地實現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在此期間,創新思維的重要性逐漸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密切關注,基于此,教育工作者結合大量教學內容對于新時期我國教育教學模式展開了思考與討論。
一、高中生物創新實驗與學生創新技能培養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拓展高中階段生物教學工作內容
總的來看,通過生物創新實驗與學生創新技能培養工作的開展,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效實現對于高中階段生物教育教學工作內容的充分拓展,有助于促進生物教學工作目標的合理實現,對于學生群體生物知識理解和掌握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推動價值,對于我國高素質生物人才隊伍的培養至關重要。
(二)有利于引導高中生養成良好的探索習慣
對于學生群體而言,在生物創新實驗和創新技能培養工作的輔助下,教育工作者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教學環節中進一步結合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實現對于生物知識的充分了解與有效認識。與此同時,相關工作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感悟生物知識的樂趣以及其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有助于促進學生良好探索習慣的培養調動,繼而為新時期我國高中生群體生物綜合能力的優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有利于促進新時期素質教育理念的滲透
從教學工作的角度分析,通過有效開展生物創新實驗與學生創新技能培養,教育工作人員可以在教學環節中進一步結合實驗內容引導學生實現對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充分參與,有助于幫助學生群體在參與教學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實現對于相關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群體綜合素養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進價值。基于此,教師可以更好地在全新歷史時期下做好對于素質教育理念的有效滲透與落實,對于新時期我國教育教學活動的科學調整與轉型具有積極意義。
二、優化高中生物創新實驗與學生創新技能培養的相關建議
(一)做好教師思想解放,積極推動生本化課堂構建
為了有效促進生物創新實驗與學生創新技能培養工作的合理開展,教育工作者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首先做好對于自身思想的合理解放,從而擺脫傳統教育教學理念對于自身造成的束縛,積極結合素質教育觀念做好教育教學模式的調整與變革,促進新時期生本化課堂的合理推動構建與完善。例如,在組織學生對于高中生物教材中《基因工程及其應用》一課進行學習時,通過積極做好對于教育思想的充分轉變,教育工作者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多種途徑對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基因工程及其應用情況進行梳理,從而幫助學生在尋找相關材料的同時合理結合自己找到的內容對于基因工程這一知識進行全面討論與分析。總的來看,通過良好師生溝通的全面開展,有利于實現師生角色的合理互換,對于學生群體課堂參與度的全面提升與其知識理解水平的優化至關重要。
(二)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大量實踐機會
對于教師而言,為了促進教育工作目標的達成,其在組織教學活動的同時應積極做好對于課堂教學模式的充分改革與創新,從而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參與機會,幫助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合理實現對于創新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群體思維意識水平的合理優化。例如,在組織學生對于高中生物教材中《DNA分子的結構》一課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結合網絡教學資源對于DNA分子的結構進行展示。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于相應的DNA分子結構進行繪制與制作。總的來看,通過動手實踐環節的充分開展,有利于幫助學生進一步實現對于DNA分子知識的充分理解,對于學生群體知識掌握水平的優化具有良好的促進意義。
(三)完善教學點評工作,合理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教學工作開展期間,教育工作者在組織學生進行生物創新實驗的同時應做好對于學生群體課堂表現的有效點評,從而根據學生的實際操作內容幫助其正確實現,對于創新意識的培養與樹立并正確了解自身在創新思維和技能掌握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以便推動學生群體綜合能力的進一步提升與優化。例如,在組織學生對于高中生物教材中《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一課進行學習時,教師在組織學生結合光合作用原理進行生物實驗設計的同時應及時對于學生提出的相關創新設想進行點評與分析并從專業的角度幫助學生在實踐期間實現對于創新意識的全面培養與優化。
結語:
總的來看,在高中生物教學工作開展期間,為了有效促進學生學習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生物教師應合理做好對于教育教學活動的全面探索與分析,從而結合傳統教育教學模式對于教學方法進行調整與變革,進而推動新時期我國高中生物創新實驗與學生創新技能培養工作的全面開展。在具體實施期間,教師應合理轉變自身教育教學思想,同時有效探索課堂教學工作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時間參與機會,以便引導學生在實踐的同時實現對于創新技能的有效養成與優化。此外,教師應做好對于教學工作的點評,繼而根據學生群體表現對其進行合理指導,促進學生群體創新意識的全面構建與完善。
參考文獻:
[1]陳浩.淺析高中生物實驗教學與創新能力的培養[J].魅力中國,2010(33):246.
[2]蕭樂.基于課堂變革下的高中生物學實驗創新案例研究——制作微生物藝術畫[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21,28(3):64-65.
[3]李露艷.高中生物自主實驗實施促進學生實驗探究技能形成的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1.
[4]李哲.淺析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2014(8):287-287,288.
[5]夏洪梅,李凡,原野,等.微生物學實驗"融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21,11(1):47-50.
項目編號是:2020LPS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