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希恒
摘要:小學數學學科具備較強的邏輯性,教師應該重視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使其能夠掌握數學知識應用規律,學會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為此,教師應該明確課堂教學目標,意識到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作用,如提高學習效率、啟發學生智力、豐富教學內容等,通過構建問題教學模式、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等途徑健全小學數學邏輯思維培養體系,提高學習成績的基礎上提升綜合素質。同時,加強對信息科學技術的應用,增強與課堂教學的融合意識,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教學視頻,讓抽象化的數學知識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突顯小學數學的實際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邏輯思維能力;啟發;學生智力
雖然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涉及到的課程內容很簡單,但是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為了強化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公式等的深刻理解,教師需要站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角度進行分析,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挖掘學習資源,強化小學數學教學的多元化,進一步滿足教學改革過程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
1.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1.1加強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有助于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影響小學生數學學習質量、學習成效的因素較多,學習效率是關鍵因素之一。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依然處于邏輯思維養成時期,相對于初中生、高中生來說,思維邏輯性較弱,無法做到對數學知識內在邏輯的深刻理解,并且小學數學知識分散性強,部分學校和教師缺乏教學內容合理配置意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學生在數學學科中的學習效率。而采用邏輯思維培養的方式,不僅可以讓小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還有利于掌握邏輯思維規律,通過強化對數學知識內在邏輯的認知,有助于加強對數學公式、定理的記憶,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2加強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有利于啟發小學生智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除了邏輯思維能力不強外,智力也處于未成熟的時期,小學對于學生來說是重要的培養時期,應該提高對智力啟發的重視,達到提升學生智力水平的目的。而邏輯思維培養是啟發智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能夠為小學生創造更多自主思考的途徑,為構建良好的思維能力培養模式提供堅實基礎。因為小學生的智力水平不能僅依靠先天條件進行判斷,還應該融合后天培養成效進行分析,通過專業化、科學化的培養,能夠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積極思考,進而擁有更加活躍的思維,尤其在解答數學難題時,良好的思維能力不僅可以提高解題效率,還有利于實現對智力的提升,有效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1.3加強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可以豐富數學教學內容
通過分析小學數學教材內容,體現出較強的豐富性,能夠讓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并且依據教育部門對小學生數學知識掌握程度的調查,很多學生除了了解教學內容以外,還學會了課堂之外的解題方法,有利于提升綜合素質。在小學數學教學模式中引入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理念,能夠強化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全面性,有效拓展小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渠道,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進而給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積極影響,在此基礎上提升小學生的解題水平。
2.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路徑分析
2.1積極構建問題教學模式,幫助學生養成邏輯思維習慣
為了強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成效,應該增強問題式教學模式應用意識。教師在采用此種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該立足于全面性的角度進行分析,不能局限在數學定理、公式及知識點層面,讓學生經過認真思考后得出答案,需保證解題過程的邏輯性,從而達到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上冊中有“長方形和正方形”一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判斷物品的類型,與傳統的單向灌輸式教學相比,此種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課堂學習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形成具有一定邏輯性的思考方式。因為學生在判斷物品形狀的過程中,會不斷回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概念,同時回顧教師課堂講授的內容,所以有利于鞏固記憶、強化對重點知識的理解,從而掌握數學邏輯關系,提高思考能力。
2.2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增強學生數學知識實踐應用意識
數學學科的實際作用是總結生活中的各類現象及事物發展規律,為了保證小學數學學習的實效性,教師應該積極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正確引導學生回歸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知識資源。從生活的角度出發進行思考。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下冊中有“兩位數乘以兩位數”一課,針對此堂課的教學內容而言,應該加強與實際生活的結合,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設置題目“學校為學生采購文具,其中包括20支11元的鋼筆,30本13元的筆記本,20瓶11元的墨水,計算本次文具采購共花費多少錢?”教師應認真觀察學生的計算方式,同時借此機會為學生講解“一位數乘以一位數”與“兩位數乘以兩位數”之間的區別和密切聯系,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此種算法的技巧,同時掌握數學計算規律,強化對邏輯思維的鍛煉。
2.3創新數學教學手段,加強與多媒體技術的深度融合
教學方法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質量,為了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同時獲得顯著的教學成效,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增強創新意識,結合對學生性格特點及學習能力的分析,合理選擇適用性較強的教學方法。為此,教師可以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利用,在實踐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讓抽象的數學知識更加形象、具體、生動的展現在學生面前,有利于學生理解,減少在學習中面臨的難題。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中有“多邊形的面積”一課,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多邊形面積計算是重點也是難點,只有保證學生的邏輯思維得到增強,才能實現對相關知識的熟練掌握,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與教學內容相融合的方式,將重點內容制作成Flash動畫,通過觀看動畫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讓圖形的分解更加清晰,幫助小學生了解多邊形面積計算的思維邏輯,同時熟練掌握計算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學習能力。
2.4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通過團結互助形成邏輯思維
教師需要明確自身的組織引導作用,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自由組成學習小組,有針對性的布置小組學習內容,需要保證學習內容具有思考性,以小組討論的形式總結出最佳答案。之后,每個小組指定代表進行講解,教師及時給予專業的評價,糾正解題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同時給予優秀解題思路更多鼓勵,進而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更準確的掌握。此外,學生在小組學習模式中,能夠意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交際能力,明確學習方向。
結語: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邏輯思維能力有著重要影響,且發揮著關鍵作用,不僅有利于解答難題,還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為了滿足小學數學教學課程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教師應該增強邏輯思維能力培養意識,從生活的角度出發,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資源、多媒體技術的融合,構建高效、可行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朱佑鳳.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J].課堂內外(小學教研),2021(9):1.
[2]余婷.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J].贏未來,2018(12):1.